相信大家也会知道,或者从其他书籍也会见到,苗族是我们古老的民族,关于苗族大家也会知道三次迁移的事情,那么三次迁移的苗族人民,在饮食方面上会有哪些不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苗族的 饮食文化特色
苗族独特的酸文化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爱吃火锅。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有用牛角盛酒迎贵宾的习俗。
苗族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浅谈苗族春节的食俗——吃年夜饭
苗族同胞与汉族一样大年三十晚饭,称“年饭”,置备丰盛的酒菜合家聚餐。年饭开席前,摆好饭菜和碗筷,一切食物祭过祖先后才能享用。
首先敬请祖宗和巳故的长辈先“吃”,由家中辈份最高、且年长者跪在堂屋香火台前,点香烧纸瞌头,一边口念祭词和呼唤列祖列宗和巳故长辈的名字,一边倒酒敬诸位祖人及长辈回来过年,一同享用。
值得注意的是,长者需将各位祖先的名字记清,尽量一一请到,若记不清或是漏请的,请其他祖人转告。接着,按辈份顺序由儿、儿媳、孙等后人相继到香火台前瞌头,瞌完头后,此刻,才开始燃放鞭炮,全家入席就餐。饭桌上,由小辈子向老辈子敬酒,按辈份顺序,逐一向长辈们轮流敬酒,受敬者用传统最好的语言,对敬酒者以表示新年的祝福。
大年三十,对苗族而言,是一个神圣的节日,巳有大年三十“守岁”而不睡觉的习俗。
苗族同胞有用年饭来喂牛和狗的习俗,初一早晨,吃过新年早饭后,主人会舀年饭分别喂牛喂狗。以此感谢牛辛勤耕耘和狗带来谷种的功劳。
牛是农家耕地的劳力,传说是狗最初带来谷种,两者对苗族农户来说都十分重要,大年初一,用年饭喂牛喂狗已成苗族独特的的习俗。 推荐阅读:蒙古族的饮食
苗族的饮食文化的调料
苗族喜爱用盐和茶油。贵州一带苗民多吃酸辣汤菜。烹调方法多为煮或烤。因历史上受缺盐之苦,好腿酸菜。坛腿酸菜就有2O多种,例如盐酸、糟辣、酸辣等。以各种蔬菜、辣椒、糯米为主料胸制的酸菜,可生吃,也可熟食。酸场煮鱼是苗家风味名菜,就是用酸汤煮制鲜鲤鱼。云南一带喜欢用嫩玉米或竹笋壳加米汤放坛中捂酸成酸汤,用酸汤煮鱼伞肉,或与辣椒、盐一起泡饭吃,开胃助消化。贵州南人善将鱼或肉腊制或掩制。喜欢做酸鱼或酸肉。据说苗家常以膨酸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家庭的富足情况。胸鱼是将鲜鱼剖洗净,揉进盐、辣椒粉,烘烤至半干,密封坛中发酵,食用时清蒸。香茅草烤鱼也很有名,将巴掌大的鲜鱼剖洗净,用葱、姜、蒜、辣椒、花椒、油、盐等调成酱状物,塞入鱼腹,外裹香茅草,文火烘烤而成,皮黄骨酥,别有风味。湖南苗家年节吃肉食品多分部位烹任,例如头、爪做一碗,肝、舌、肥肉、瘦肉各做一碗等等。云南一带苗家吃狗时,先将狗用棒敲死,用火烧掉毛。用狗胆拌狗肝吃,狗肚子、肺、肠子煮制后剁细与狗血一起炒,拌入薄荷吃。狗肉要先在土里埋1个小时去掉腥味再煮制。杀了羊后,吃法与狗的相似。鲜羊血往往拌入熟肝、肚、肠及作料生吃。苗族大多会制做辣椒骨,既可佐餐,也可做调料。其做法是以猪骨头、辣椒、姜、盐、米酒等青烂发酵而成。鲜辣甜酥,香味趋郁。推荐阅读;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