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居工艺

畲族民居特点

2016-02-16 13:46:4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畲族的人们在居住的环境中,都是主要以山居为主,而且在民居的选址中都是选择山地为主比较多,对此畲族民居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畲族民居特点

畲族民居特点

  畲族民居有哪些特点

  平阳县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畲族有传统的山居习俗,村落选址皆在山地,呈散点状分布,规模小,结构松散,居屋亦是顺从自然,依山就势。如平阳青街畲族乡某宅,屋基背坐山坎,房前留出部分空地供做杂活用。房屋没有围墙,只在周围植树以示空间围合。

  畲族居屋主要是茅草房和木结构房,因长期与汉族混居,居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汉族已几无区别,但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亦有所反映。例如,平阳青街畲族乡某宅如干栏式建筑的居屋,基本特征是分上下两部分,悬山顶,维护结构为木板壁或竹篱,底层局部或全部架空,为辅助用房,作厨房、厕所,堆放农作物、柴草,放养家禽、牲畜及雨天做活等用,也有底层做起居用。楼层为卧室和起居室。这种居屋形式不仅满足了防潮、防水、通风、御寒、卫生等方面的需求,也是畲族传统居住习俗由崖居、巢居发展而来的写照。    

  畲族民居特色在哪

  畲族的古老民居都是深宅大院,堂屋高大、宽敞,也是装饰的重点,神龛、窗棂都有镂空木雕和浮雕装饰。堂屋依木柱用木板隔间,板壁上露出半圆的木柱,在对应的木柱上贴着红纸浓墨的对联——每逢新婚、祝寿、春节等重大节庆都要贴对联。

  大门、天井是石雕装饰,前有照墙,后有回照墙。大厅、台基、墙体为三合土筑成,两边高出屋面的山墙为空斗砖砌封火墙,即青砖立砌,灰口极小,里面塞满鸡蛋大小的鹅卵石。老人们说:“别小看这鹅卵石,它吸热好,冬天保暖,夏隔暑热。如果盗贼破墙,可用这鹅卵石砸他个头破血流。”

  近20多年来,畲族民居基本上是砖木、石木结构,用砖墙隔间。通常盖两层,楼上有出廊到平台。厨房多设在墙角,灶台的墙上是灶王、灶婆的神龛,灶台上串联3口小铁锅。两个灶膛可同时烧火,做饭、炒菜两不误。最里面的锅始终装着热水,木板锅盖中间再开一小圆锅盖,既方便取水又保温。灶台高至小腹,方便炊事,烧火的灶眼与灶台间有挡墙,既挡烟灰,又可放置调料。灶台左侧放置切菜板,下面是倒脏水的小池子,将脏水直排到外面,有的还摆着电炊具或液化气灶。一个两平米左右的三角区域规划得紧凑合理,主妇活动自如,有条不紊。在旁边摆着八仙桌和长条凳,吃饭、会客极为方便。

  福建永安县的畲族民居则极具闽南风格,村落相隔很近,民居分散,每幢民居就像一座小庄园。民居以木结构为主,瓜柱、托木、斗座都是精细的雕刻花饰,浮雕、透雕、立体雕的技法在不同的构件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整座民居独立完整,中轴对称式布局,正房建于台阶之上,其开间进深和屋高居全宅之首。因此,正房中间一间为敞开式厅堂,设佛龛祭祖、待客,两侧分别是两排长长的护厝,从正房往前逐间递落,与门廊成合院。里边一排护厝为卧室或贮藏间,外一排护厝一面是厨房、磨房、餐厅,另一面是畜圈,存草料、放烧柴。护厝之间以廊道相连,晴不晒,雨不淋,并有小门通院外,分布合里,既卫生又方便。有的在门廊前面再建围墙照壁,在一侧设门,又形成一个庭院,这种形制特别适合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 推荐阅读:蒙古族民居特点 

  畲族传统民居特点

  (一) 茅寮

  凤凰山区畲族同胞传统建筑是茅寮,也称为“畲寮”。茅寮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山棚,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的篷棚。通常以三、五根带丫的树枝或树干作为支柱,上面架上横条作为棚的主体架构,顶部成金字状,中间高而两边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树皮覆盖以避风雨;泥间,也称“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芦苇杆编成篱笆状,拐角处用木头固定,然后涂上泥巴,做成“墙”。上面以三根木头横架,中间高而两边低,同样用小竹等编成篱笆状物铺在上面,盖上茅草或树皮,再用藤条将其固定而成。

  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劳动的田边或山地旁边,作为劳动中间的休息场所,或临时过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为畲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凤凰山区畲族同胞长期居住中“寮”中,因而“寮”也就成了畲家居住处的特称。即使今天许多畲胞盖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他们还是将这样的住所称为“寮”。

  (二)瓦厝

  瓦厝也称为“瓦寮”, 顾名思义就是上面用瓦片覆盖的房子。“瓦寮”的建筑通常是用泥巴夯实成墙。泥巴是用黄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复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后加入稻草制成土砖,由于有稻草的牵引,土砖的硬度更高。将土砖按一定格式堆叠起来就成了墙。墙上面横架杉木,铺上木片,再盖上当地自制的土瓦,就成了屋顶,可档雨。只是在铺设土瓦时,瓦片之间不用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为阳作瓦槽,以小瓦为阴作瓦瓴,这样就把可能漏雨缝隙给封闭了,这就是建筑上所说的“阴阳盖”了。

  由于屋顶的瓦片没有灰浆粘接,瓦片之间没有牵引力,虽然瓦片做得很厚重,还是容易脱落,造成房屋漏雨。凤凰山区经常受台风袭击,强劲的风力会将屋顶的瓦片吹走。为防台风的袭击,畲民都将房屋建得很低、很矮,也很狭窄,以减少台风对屋顶瓦片的破坏。我们走访过的畲族村,见到的房屋都比较矮小。我们知道,建得小一点的房屋可节省材料和劳务,这对于生活在山区,生活艰苦的畲族同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见畲村中把房子建得矮小一点主要还是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凤凰山区畲族同胞瓦厝的屋楝高一般只是市尺1.05—1.35丈,一般房间的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为节省开支,窗户都做得很小,没有用灰浆做瓦瓴,而无法设置天窗。因而室内采光少,光线差。室内墙体没有用贝灰批档或粉刷,地埕也只用原土夯实,没有铺上其它材料,显得十分简陋。

  有的房子底部用石头砌成基础,再架上横木,铺上木板,上面再用土砖堆叠,架上横木,铺好瓦片,成为“二层楼”。“楼”下可养禽畜,“楼”上可住人。村中不同形态的瓦厝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如凤南的山犁畲族村,该村现有畲民60余户,近300人,他们的民居就很有特色: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参观该村时,对传统的瓦厝建筑称赞不已。

  (三)祠堂

  大凡畲族村创村之时都会集中建一座房子,这座最早建设的房子就是他们的“祖厝”。早期一般畲村议事、祭祀等族内活动都在“祖厝”的公厅内举行。“祖厝”是创村的第一批建筑物,虽然年代久远,陈旧不堪,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宗族的权威性。此类建筑物与民居毗邻,建筑风格也与民居相类似,但规模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时间之后,生活稳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时祖厝的规模可能与各种活动的开展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村中畲族同胞会建设更大规模的祠堂。由于祠堂是在村民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之后,集全族同胞的经济与智慧于一身,因而建设的规模更大,装饰也更为庄严、华丽。有的村子只把部分的活动转移到新建的祠堂中进行,部分还保留在“祖厝”进行。有的村子建起祠堂之后,原来在“祖厝”开展的各项活动便全部转移到新建的祠堂中进行。原来的“祖厝”空置。由于年久失修,许多“祖厝”倒塌,现在各畲村中很少能见到他们原来的祖厝了。

  对于凤凰山区的畲族同胞而言,祠堂既是宗族的组织实体,又是宗族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族人进行文化交流与教化的场所。修建祠堂在畲族同胞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应该指出的是以前建设的祖厝也好,祠堂也好,基本上都是泥砖作墙,上面用瓦片覆盖,即前面所述的“阴阳瓦”。到后来,特别是解放以来这段时间,畲村中建设的祠堂,基本上改进为砂砖墙加瓦瓴屋顶,外表更为美观。如近年李工坑村、碗窑村所建的祠堂便是这样。

  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民的居住条件也随之改善,相当部分人已把土木结构的瓦房改建为水泥结构的楼房。今天的畲族村也和其它汉族聚居点一样,新建的住房基本上都是二层以上的楼房,有的还施加了现代化的装修。这些新建的楼房为畲乡增添了浓厚的现代气息。推荐阅读:苗族民居特点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