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居工艺

瑶族民居特点

2016-02-15 14:05:47 作者:azg168 风水网

  瑶族人们一般都是居住在密林中,所以民居中的材料方面都是以竹子和树木为原料,而且瑶族人们也会把自己的民居起建成吊脚楼这样的方式,对此瑶族民居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瑶族民居特点

瑶族民居特点

  瑶族民居有哪些特点

  龙胜型红瑶木楼式民居

  瑶族民居大多以竹、木、土为材料。由于瑶族喜爱居住在山林中,瑶族的房舍都建成吊角楼的形式,即美观又舒适。瑶族房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木板代替瓦盖房顶,瑶族人把这种房屋称为“木瓦房”。瑶族房舍一般没有正门和后门,但有精制美观的楼梯供上下。瑶家的侧门前有一个四方形的,用竹条拼搭成的晒台,可以晒制各种物品。 推荐阅读:回族民居特点 

  瑶族民居特色在哪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这个古老的山地民族,有着悠久而生动的耕山民族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众多的学者专家对古老神秘的瑶族投来温情的目光,其部族依山而居,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山居文化。

  瑶族以其历史悠久、迁徙频繁和文化独特而为世人所瞩目。瑶族自古就有依陡岭而居的习惯,大部分散居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和密林之中,少部分居住石山或半石山地区,或丘陵、河谷地带。

  近代除部分瑶族(平地瑶)村落选在丘陵、河谷地带外,绝大部分瑶族仍居住在高山密林中。河池地区的瑶族则大多居住在石山或半石山地区。瑶族分布的区域较为广阔,东起广东南雄,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至湖南辰溪的山区,都是瑶族人民长期活动的地带。

  瑶族居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背靠大山建村立寨,一般是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与大分散的居住特点相应的就是瑶族与其他民族的大杂居。周围与汉、壮、傣、侗、哈尼、苗族的村落毗邻,也有不少的瑶族与其他民族同村寨居住。  推荐阅读:维吾尔族民居特点  

  瑶族传统民居特点

  瑶民居住房屋的样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砖瓦式的,二是泥瓦式的,三是干栏式的,四是围篱式的。屋顶均为“人”字型。房屋的坐向,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异,一般以坐西向东或坐北向南的居多,也有坐东向西或坐南向北的。

  砖瓦式的结构是下为砖,上为瓦。并有飞檐和无飞檐之别。飞檐式的结构,主要分布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瑶民村落。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富川县瑶族居民村发现有一些具有战略防御的建筑群。这些村落设有一道道重门、关卡,外来之敌难以入内。这种带有防御性的建筑群体,与兵荒马乱、人心不安的旧社会有关,也是原始部落的遗存。

  泥瓦式的结构,下以泥为墙,上为瓦(或杉皮)。

  干栏式的结构,一般在林区盛行。下围木板,上盖瓦(或杉皮)。分上、中、下三层:上一层放杂物,中一层住人,下一层畜牲口、家禽之类。在中一层檐下,设干栏和长板凳,供人乘凉及活动等。

  围篱式的结构,下围竹篱笆或小木条,上覆茅草(或杉皮)。其中,又有坐地式和楼房式两种。坐地式,是挨着地基建筑;楼房式,是四个柱子落地,楼板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前者比较普遍,后者见于广西西部布努瑶地区。居住这种围篱式房子的瑶民,一则经济困难,没有能力盖较为讲究的房子,二则因经常进得游耕,居无定处,所以也不需要盖造价高的房子。

  房屋内部的格局也多种多样,有厨房、膳厅、洗澡间、卧室、厅堂、神位、贮藏室等布局。它充分反映了瑶族人的生活习惯。

  瑶族民居善于因地制宜,有“半边楼”、“全楼”和“四合院”之分。

  “半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大门多在屋头上层屋场偏厦间。此种建筑多为红瑶所建。

  “全楼”相对“半边楼”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半边楼”同。花瑶、盘瑶多居“全楼”。

  “四合院”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全楼”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四合院”。这种建筑仅为沿河一带红瑶富裕人家所居。

  叉叉房:瑶族的“叉叉房”为竹木结构的草顶房。一般为三开间带前廊。前廊是歇息和家人团聚的场所。正房上方设有阁楼。阁楼下有火塘,用于起居和做饭。阁楼上为卧榻,有直爬梯供上下,虽然,这种房子受熏烟之苦,但很干燥。主要流行于我国云南的勐腊瑶区。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