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人们在音乐上有着最有能力的少数民族,而瑶族是一个比较能歌的少数民族之一,对此瑶族民间艺术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瑶族的文化艺术
瑶族民间艺术音乐
瑶族的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瑶族是一个能歌的民族。清代诗人屈大均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踏,一唱百和”的诗句。
从曲调上看,瑶族音乐的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据初步了解,全国瑶族的音乐曲调不下20种。例如,勉瑶《盘王大歌》中的八支曲,即“三逢闲曲”、“三更深曲”、“荷叶杯曲”、“南花曲”、“飞江南曲”、“亚六曲”、“牛角尖曲”、“家先曲”等;拉珈瑶的《香哩歌》、《师公调》;平地瑶的《呦嗨歌》、《啊波咧歌》;布努瑶的《酒歌》、《散旺歌》和坳瑶的《大声歌》等,不胜枚举。这些曲调都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色彩。许多歌谣都以其衬词而得名。其中以《酒歌》、《蝴蝶歌》、《拉发歌》、《香哩歌》最为著名。
《酒歌》,曲调粗犷、高亢、浑厚、短小精悍有力,给人带来精神振奋。
《蝴蝶歌》,是一种女声二重唱歌曲,衬词丰富,节奏高低强弱,富有节奏。1949年后,瑶族民间演唱者还常常以之进行舞台演出,受听众的喜欢,得到音乐专家的高度评价。
《拉发歌》,是二声部歌曲。曲调以优美、抒情、柔和、婉转为特征。让听众有串串珍珠落玉盘之感。
《香嘲歌》,有唱调和喊调之分。唱调柔和婉转、甜美;喊调高亢、奔放,常常与瑶山的回音遥相呼应。
《大声歌》,曲调庄严、沉重,是一种集体祭祀的歌曲。有时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大合唱,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瑶族器乐,在瑶族民间文献《过山榜》中曾有“长鼓”、“长笛”、“笙”、“琴”、“瑟”、“铜鼓”等器乐记载。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中,曾有“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笙和竹笛”等器乐记载。现在尚存的有如下几种:
吹管乐,如箫、拉篥、芦笙、唢呐、牛角、长号等曲调;
拉弦乐,如独弦胡琴、双弦胡琴等曲调;
弹拨乐,如独弦琴等曲;
击弦乐,如竹筒琴等曲调;
打击乐,如长鼓、陶鼓、铜鼓、皮鼓、锣、钹等曲调。
瑶族民间艺术神奇的反面绣
昔
千年“女红”面临失传
瑶民喜欢用精美的刺绣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独特古老的刺绣技法,象形、写意融于一体的精美图案,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令“过山瑶反面刺绣”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千百年来鲜为大山之外的人们所知。
但在崇山峻岭环绕的粤北瑶山深处,“反面绣”却曾经是每一位瑶家姑娘自小便必须掌握的技能。按照瑶家习俗,年轻女孩恋爱时送给心上人的最珍贵礼物就是一条亲手绣的手帕或者头巾,所以有“女孩子不学刺绣,长大后难嫁人”的说法。
“瑶绣手艺最好的被称为‘绣娘’,她们不需要任何模板,就可以用一针一线绣出几乎任何图案”,民族实验学校负责教授刺绣课的赵晓芳老师说,“但是现在‘绣娘’在目前60岁以下的瑶族女子中已近绝迹。一般瑶族少女忙于功课,没时间也没兴趣去学习刺绣。”由于反面绣技法口耳相传的特征,瑶家千年秘传“女红”目前已处于失传的边缘。
今
瑶族少女针不离手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反面绣,作为乳源唯一一所大量招收少数民族孩子就读的乳源民族实验学校,近年来尝试开设了“瑶族文化传承”课堂。老师们精心挑选了反面绣、瑶族山歌、高脚竞技、陀螺、押伽、瑶族花鼓舞、竹杠舞等11个传统文化项目作为传承课程。学校安排上述课程每周3节,要求全校4~9年级(包括初中)的所有学生至少要选择其中一个项目进行学习。这些古老的技艺没有教材、没有专职教师,学校便专门挑选了“身怀绝技”的中青年教师们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言传身教。
这些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带有浓郁的瑶族色彩,融文化、娱乐、传说、互动、竞技于一身,一下子就赢得了几乎所有孩子的喜爱。老师说,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是反面绣、高脚竞技等。每到上课时间,孩子们便早早地守候在上课场地周围伸长着脖子等着老师来传授这些好玩的“绝技”。
在学校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孩子们回到山村里,便会得意地和老一辈的瑶民们“切磋切磋”,常令大人们大吃一惊。如有一位女生便对瑶绣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突破了原有的瑶绣传统图案,灵活地绣出了她所喜欢的小猪小狗等卡通图案,让年迈的“绣娘”奶奶赞誉有加。
据统计,几年来已有4000多人次的瑶族女生基本掌握了“反面绣”。赵晓芳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刺绣班还有100多名小绣女在学习,其中仅小学生就有60多名,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有些痴迷于古老刺绣艺术的瑶族少女,将刺绣材料用帕包之系于腰间,无论在家中闲暇时分,学校课余时间,还是野外放牛之时,一有空就将材料取出席地而绣,“针不离手”。推荐阅读:藏族的文化艺术
独特的瑶族民族器乐艺术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乐器。
牛角:瑶族吹奏乐器。庆史久远,与原始狩猎等活动有关。多用水牛角制作,亦有用黄牛角的。广西南丹白裤瑶所用大牛角最富特色,瑶话称“纠”,长60—70厘米。以泡桐木管为吹嘴,插入牛角尖端,角口与用“那膏”树胶制成的管口相粘连。演奏时,左手托抱角底置胸前。音色浑厚悠扬。除独奏外,常与铜鼓、皮鼓合奏。广西融江流域瑶族的牛角以天然水牛角制作,瑶语称“姜”,用于丧乐。
竹筒琴:竹筒琴,瑶族、壮族打击弦鸣乐器。瑶语因地区不同而称谓有异,南丹一带称其为扎绒或扎文筒;田林一带称为当奴。因其用一节竹筒制成,故又称竹筒琴。
竹筒琴历史悠久,形制古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地 ,历史极为久远。竹筒琴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打击弦鸣乐器,它与我国古代流传的“竹铜鼓”、东南亚各国古代流传的“竹管形琴”十分相像。但因流传于僻壤山乡,史籍无载,直到明代才有记录。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器用三卷》载有:“竹铜鼓,截大竹为之,长可三四尺,即剜其体为两弦,欲鼓之,则以柱支其弦,叩作铜鼓之声,疑,即筑之遗制也”。所述形制与今之竹筒琴极为相似,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流传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可以说竹筒琴是我国古代 击弦乐器——筑的早期形态之遗存,其年代可上溯至春秋之初,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造型古朴,琴体用一节毛竹筒制作,全长50厘米左右,直径6厘米—10厘米,最大者粗细以奏者手能持握为宜。琴筒一端或两端留有竹节,田林、都安两地多一端留竹节;南丹则两端都留有竹节。在竹筒中段的二或三个不同侧面上,剜起竹皮细丝若干条为琴弦。每条竹丝弦长30厘米、宽0.1厘米—0.2厘米,两弦间距为2.5厘米。弦的两端仍与竹筒相连,并用竹篾圈或细铅丝箍紧,以使不易剥离筒体。同一侧面的两弦构成一组,一支琴通常设有二至三组弦。将每组弦下的筒体弧面均削成平面,两头支以竹马,马长3.5厘米、高0.8厘米。两弦的中段嵌入一小块木板条为“桥”,使两弦相连,以便击奏时互相引起共振。“桥”下管体上分别开有一个圆形小音孔,孔径1厘米。在琴体留节的一头距顶端10厘米处,还开有一个稍大的椭圆形按音孔。
演奏竹筒琴时,采取坐姿或立姿均可,也可边走、边跳、边奏。左手持握琴头,右手执小竹棍、小木棒或竹筷打击琴弦发音,以琴尾击地使整个竹筒振动也可发音。竹筒琴的每组两弦定为同音,移动支弦的竹马可改变弦长、调节定弦的高低,各弦组间音程通常为大二度或小三度关系,音域六度左右。左手拇指开闭琴头按音孔,改变筒内气柱振动,使竹筒琴成为气鸣乐器,音色也相应变化。竹筒琴的发音与铜鼓维肖。琴尾击地时开孔,可发出与敲击铜鼓的鼓心相似的声音;击地时闭孔,发出与敲击铜鼓的鼓边近似的音响;单击琴弦,发音则与敲击铜鼓的鼓腰声相同;若同时击弦击地并配合开闭按音孔,则犹如敲击铜鼓的鼓边、鼓心、鼓腰等不同部位,音色变化丰富,既柔美又铿锵。竹筒琴是集弦鸣、气鸣、体鸣为一体的乐器,运用音高、音色和节奏的变化,可表现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各种气氛。竹筒琴可用于独奏或合奏,演奏形式因地而异。在南丹一带,竹筒琴击弦击地并用,多与铜鼓一起合奏,常用于丧事悼念活动;在田林、都安等地,竹筒琴惯用击弦奏法,多用于独奏,每逢农历除夕、正月新春佳节或喜庆娱乐场合都要演奏,有时也与铜鼓合奏。民间艺人有田林的陆亚乃等。 推荐阅读:蒙古族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