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居工艺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

2016-01-09 14:05:22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在土家族中人们的艺术上都是来自于民间,而土家族的人们中很多有着好玩的艺术上,对此土家族的文化艺术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

  土家族传承工艺艺术

  竹编

  宣恩花背篓篓底嵌有本板底,从而使之耐磨经用。为防晒防腐和增强器皿的光泽亮度,艺人们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为花背篓刷上一层青漆。制作竹编工艺的工具有篾刀、锯、匀刀、刮刀、度篾锥、引撬以及竹质推片、竹质衬圈等。制品有:除花背篓外,扁篾类产品有席、皮篓、箱、簸等;丝篾类有箩、篓、篮之类;并合类产品有桌、椅、床、凳等。

  头庄坪村人花背篓编织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其形体结构充分表现出了造型美,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极具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还具有欣赏和收藏的审美价值。

  竹编宣恩花背篓工艺历史悠久,特别是创作的各类花纹图案不仅表现出造型美、色彩美和装饰美,还有着一定的民俗文化寓意,是创作者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的智慧的结晶,虽然这些作品为实用而作,却具有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价值。

  竹编工艺既能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更为重要的是能给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发展和繁荣了农村经济。因此,竹编工艺还具有不可小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宣恩竹编工艺传承靠师传、家传及自学,以家传为主、师传和自学为辅。随着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迅速改善,许多生产类竹编器皿已逐渐淡出,如晒席、挡席、睡席、箩筐、背篓、提篮、饭篓、斗笠等,竹编工艺品种随之减少,加上竹编艺人收入微薄,年轻人不愿学,长此下去,竹编工艺有消亡危险。

  竹编器皿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工艺美术的历史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活动足迹后便开始产生了。

  宣恩县李家河乡头庄坪村可谓竹编工艺之乡。头庄坪村的竹编工艺生产,据调查已有100多年历史,自清末民初开始,这一带的农民就有做篾货的习惯,不少人专业从事竹编工艺,或受人之请出门做“上门工”,或在自家编织背篓之类的篾货,逢场挑上街出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鼎盛时期,全村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竹编,“宣恩花背篓”远销四川、重庆等地。进入21世纪,该村的中青年大批外出打工,从事竹编花背篓的手艺人愈来愈少,产品长期供不应求。

  以宣恩花背篓为例,编织的主要材料是金竹和南竹劈成的篾片(俗称扁篾)、篾条(俗称丝篾)等。其材料制作程序一般为:先钳掉两头刀砍斜剖部分,用篾刀横削去竹节凸起部分,刮去竹子外部青皮,再劈(破)竹、起黄(劈掉竹条质地较脆的部分),最后扁篾,劈为丝篾。不管是扁篾还是劈为丝篾,都需用匀刀匀成厚薄一致、粗细均匀的篾片或篾丝才能使用,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起码条件。而编织花纹图案则要加工花篾,即红绿黑等各种颜色的篾。一般加工黑色篾条的方法就是在竹子刮节去青后,用松树油或橡胶烧烟,制而成,红色多用巴巴红(化学品)加酒后煮制。

  花背篓的编织程序是:用扁篾编底,青篾当框架,丝篾配搭适当花篾编织,然后锁口,插签上背篓系。在编织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并充分交叉利用疏、偏、插、穿、锁、扎、套等多种编织技法,从而编织出色彩鲜明、质朴美观、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来。  

  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

  土家族舞蹈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一种祭祀仪式舞。土家人向祖先“解钱”,便要请土老师来主持祭祀礼,土老师身穿八幅罗裙,头裹红丝帕,腰系短刀,手持八宝铜铃,边唱边舞。歌颂祖先的创业和迁徙,祷告先人安宁,乞求后生幸运。

  玩耍耍又称花鼓子,是土家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舞时,多以一丑一旦出场,均持小扇(或手帕),动作比较简单。用大小步法,两手在身旁摆动,身体随脚手自然地向两边摆,男动作较大而粗犷,女动作较小而柔和,边歌边舞,轻松愉快,深受土家青年喜爱。

  土家族传统舞蹈有跳丧鼓、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梅山舞、跳马舞、操旗舞、八幅罗裙舞、玩耍耍等。

  跳丧鼓上土家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凡老人正常死亡后,必须跳丧,死者年岁愈高,前往跳丧者愈多,不仅其族亲戚往吊,邻里乡人也要参加,称为“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跳丧多在葬前一夕进行,在死者灵前,先由歌师击鼓叫歌,成队的二歌郎、四歌郎、八歌郎相应接歌,随鼓节起舞,按曲牌进行,边饮宴,边歌舞,多达数百人时,就在灵柩前场坝上应歌接舞以兴哀。

  摆手舞是土家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舞蹈。土家语称“舍巴”,汉语称“玩摆手”。跳摆手舞时,由一人在圈中司鼓兼鸣锣,男女舞众在一善舞者领头下,围圈舞蹈,随鼓点进退,变换舞姿。每舞一周或数周换一套程式,把许多动作连贯起来,构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段落,套套相连。摆手舞内容丰富,主要有表现古代打仗的“马前舞”,在宫衙朝拜土王的“饮宴舞”,表现狩猎生活的“打猎舞”、表现劳动生活的“生产舞”、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水牛打架”等。

  土家族民歌

  民歌是土家族口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家人民爱唱歌,开口一唱一大箩”。从来源而论,土家民歌来自巴歌。唐代刘禹锡根据巴歌创造的《竹枝词》世代相沿,其特点一直保存在土家族民歌中。土家族至今传唱的“杨柳”即为《竹枝词》之一种。在土家与汉族长期文化交流中,土家民歌又受汉族诗歌的不小影响。由于土家人多会汉语,或既能讲汉语又会讲土家话,因此演唱土家民歌大部分都是用汉语唱的,也有用土家语唱的。

  土家地区宛如诗歌的海洋,土家族的歌唱和诗歌分不开。即席即兴而歌是多数,有的要用乐器伴奏,有的还是边唱边舞。不仅歌词优美,曲调也十分委婉动听。按歌曲的体裁才分,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等。薅草锣鼓歌是富有战斗性的劳动歌曲,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听起来振奋人心。在土家族中也和其他中南、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流行盘歌。两人对唱,互相盘答,如一方盘问:“什么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江湾?什么弯弯街前卖?什么弯弯姐面前?”对方答歌:“月牙弯弯弯上天,船儿弯弯在江面。梳子弯弯街前卖,眉毛弯弯姐面前。”还有盘天地、盘花草、盘鸟兽、盘生产等,其中男女互相盘答,以抒发爱情的较多,四句一首,对答如流,极为生动有趣。土家喜唱号子。如拖船号子、拖木号子、挑岩号子等。先唱“号儿”,再唱“歌儿”,一领众和,来回穿插,强调高亢,雄健有力。 推荐阅读:裕固族工艺品有哪些  

  土家族文学艺术文化

  与《梯玛神歌》不同的,是土家族群众在民间祭祀活动之余跳舞时所唱的"摆手歌",这类民歌是即兴抒情的短歌,具有浓重的山乡艺术风味。此外,"情歌"、"哭嫁歌"、"劳动号子"等,也都是土家族传统民歌中颇具特点的品类。《锦鸡》和《一根藤》,是土家族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两首作品都是以爱情故事为题材。土家族的神话,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张古老制天和李古老制地》、《卵玉射太阳》、《巴务相》等。民间传说,则以《吴着冲霸占上湖南》、《向老官人》、《田好汉》、《杯子岩》等为代表作。土家族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其中最具艺术光彩的,是那些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和妇女命运的故事,同时,反映下层劳动者与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故事也有不少。

  中国土家族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土家族约283万人(1982),主要居住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通用汉文。其文学源远流长,属巴蜀文化系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土家族神话,是土家族文学中很吸引人的一部分。流传至今的有《洪水淹天》、《太阳和月亮》、《张古老制天李古老制地》,以及有关家畜、家禽、粮食、火种等来源的神话。有的神话被编为摆手歌来唱。

  土家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有《梯玛神歌》、《将帅拔佩》、《向老官人》、《西朗卡布》、《哭嫁歌》、《薅草锣鼓歌》等。其中《哭嫁歌》与《薅草锣鼓歌》与土家族的婚嫁和劳动生活密切结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民间文学的宝库中,《梯玛神歌》(又名《社巴歌》)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一部由历代土家族的"梯玛"(即敬神的人)和民间歌手不断加工和填充而完成的神话古歌,多在祭祀祖先的活动中演唱。《梯玛神歌》由4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讲述了远古时代洪水滔天、人类再造、日月重光等重大事件的过程;第 2部分叙述了土家族先民所经历的大迁徙;第3部分记载着从前土家族人民劳动生产的种种情形;第4部分则由土家族的一系列古老的故事组成。

  土家族竹枝山歌质朴清新,别具一格。唐代顾况、刘禹锡、白居易等及其以后的一些诗人所作“竹枝词”,颇受这类竹枝山歌的影响。流传至今的土家族歌谣形式有七言四句、七言五句、八句等多种格式。既灵活自由,又音韵和谐,谐音双关,比喻起兴,富于形象联想。

  《锦鸡》 中国土家族的民间叙事诗。故事大意是:有个名叫春哥的孤儿,10岁时就卖身到土司家里当长工,受尽了欺凌和奴役。有一次,他进山打柴,从蟒蛇的嘴边救出了一只锦鸡。锦鸡于是变为一个姑娘来报答春哥。因为有了锦鸡姑娘的赠予,春哥为10位长工兄弟和自己都赎了身,有了自己的田园。随后,春哥又娶锦鸡姑娘为妻。新婚之夜,罪恶的土司要对锦鸡姑娘施行初夜权,反被锦鸡姑娘用法术把他变成了床下的踏板。整篇叙事诗共 720行,表达了"千本故事万本经,都是善恶两相争"的观念,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痛恨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推荐阅读:乌孜别克族工艺品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