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国地域文化河洛文化

洛阳习俗有哪些

2016-11-14 16:52:31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有关于洛阳的习俗你们了解多少呢?洛阳独有的风俗习惯一般都有哪些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洛阳习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

洛阳习俗有哪些

洛阳习俗有哪些

  洛阳习俗:须发

  洛阳自古至今,男人蓄须有几条不成文的规矩:娶过儿媳,有了孙子辈和父母均已过世,三条缺一不可。若具备了条件不蓄须会为外人讥笑。须式有“山羊胡”,即下巴处一捋长髯,状似山羊之须。也有留络腮胡的,俗称“连边胡”,有长约1尺的长髯、八字胡等。农村留须主要体现家长的地位,显得老成持重。

  清代,男人皆按满族习俗剃去额上头发,形成前额半圆形,将余发后梳成独辫垂于身后,讲究者以“松三馈”辫子为美。也有的人因头发稀少,便把成绺的假发掺和编成辫子,民间俗称“续帘子”。民国时期,倡导剪发辫,大多数剃成光头。有剪成齐肩短发者,俗称“两道毛”。也有剪成分头和背头的,民间称之为“洋头”。年轻人有剪为平头的,俗称“娃娃头”。70年代以后,又有学生头、运动头。80年代后青年人留披肩发、梳把子,已不稀罕,人们把新潮发式中的轻松式、休闲式、波浪式戏称为“母鸡窝”,把飘逸式、俊逸式呼为“重檐歇山式”。

  古今女性发式非常多,早在周代洛阳已出现两股发辫。汉代的高髻、椎髻、堕马髻、四方髻等发式,至唐不衰。民国时期,已婚女性多挽髻。将辫子盘于脑后,呈圆形或椭圆形,俗称“元宝头”、“纂儿”。中老年妇女多用黑丝线织成的网套在纂上。少妇或姑娘大多梳独辫或双辫。

  民国初期,城中始有剪齐肩、齐耳短发式者,名曰“短发头”。年轻女性又喜将前额头发梳至眉上,剪作弧状,俗称“做花尖儿”、“刘海儿”,鬓角还喜欢插花。小儿发式多为在脑后留一小撮发,名曰“拽住”、“脖脐”。仅留头顶头发并扎成小把子的称为“橛撅儿”。这都属娇宠的孩子发式,大多数儿童为光头,或在前额上留发至囱门上方,下沿前齐,俗称“茶壶盖”。在囱门处剪留为半圆形者,称为“宝盖”。今儿童及少年发式以平头、运动头或一边倒者居多。橛撅儿、宝盖等发式在乡村仍就流行,拽住发式偶能见到。

  

  洛阳习俗:饮食规矩

  洛阳民间有诸多饮食礼仪规矩,至今仍为人们普遍遵守。平时家中盛饭时,先给长辈盛饭,然后按辈分依次盛用。给长辈端饭时要双手捧上,一只手视为不恭。全家聚餐时,最长者坐上席,先由老人动筷,老人续饭时由晚辈代盛。也有专门为老人做饭并端到老人住处,以免孩子“争食”。家中盛饭时不准把筷子插在饭中,有“丧幡”之忌,也不准用筷子敲击碗盆,有“穷叮当”之嫌。俗称“酒不言,饭不语”,吃饭时不能多说话。家中平时招待客人,先请客人动筷,妇女和孩子不能人席。为客人斟酒要满,倒茶要半。若客人用饭时筷子不慎落地,主人即打圆场道“快乐”(筷落之谐音)。若打碎了食具,则称“岁岁平安”(岁谐碎音),为长辈敬酒要站立双手端起,向同辈端酒时用右手端起,左手贴于杯边,以示尊重。平常到他人处做客,要先向长辈让莱,饮酒碰杯时用自已的杯沿碰长辈杯子中间,以示敬重。平时女性不可端着饭碗出门,也不允许倚门就食。农村男人有与邻里于村头、空地上用餐的习惯,各人端着稀饭、腌菜,拿着饼或窝头,蹲成一圈,边吃边唠,形成了乡村特定的“饭场儿,农村俗称“挤堆儿”。  洛阳有吃泡馍的习惯,但正月初一禁吃泡馍,认为“浓浓唧唧吃一顿,离家远行受雨淋”。破五“送穷日”则要吃面条,俗语“初一元宝盖,破五榆钱串”,祈盼生财得福。

  

  洛阳春节习俗漫谈

  (一)春节的来历

  古代春节即夏历的元旦,是每年岁首的第一天。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是公历,也就是阳历。而在西汉以前,我国使用过六种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为最古。夏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或阴历,它与其他古代历法的区别是以阴历正月为岁首。一般的看法,春节是夏历年终岁首的庆典,又称“年节“或”“过年”。民间对过年风俗的起源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当寒冬将尽,春回大地之时,就出来残害人畜。人们摸准“年”的活动时间和习性特点后,每到此时就聚集在一起,祭供祖灵祈求保佑;又抓住“年”怕响声、红光的特点,利用燃火、放爆竹等方法吓跑它,最后相互道喜,庆幸未受“年”的伤害,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以示祝贺,久而久之形成“过年”的传统。但这并不是春节的真正起源。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关专家经过研究,主要认为有两个起源。

  1.一说源于原始社会的“蜡祭”

  古代“蜡”通“腊”,西晋著名学者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祭典,故也称“腊祭”,夏历十二月称腊月。“腊祭”最初是在冬至(公历12月21日,农历11月中)后第三个戌日,后演变为夏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古代每逢腊八,要举行家庭祭祀,主要敬五神: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同时要祭祀祖先。过年还是庆贺丰收的喜庆日子。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后来佛教传人中国,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的“成道节”,佛寺里于该日举行诵经活动,并取香谷和果实造粥供佛。民间吃腊八粥的习俗由此而来。

  2.一说尧舜时已有过春节的习俗,但春节的名称不尽相同

  《尔雅?释天》中说:“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古时,岁首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夏代与今相同,商朝把四季大祀中的冬祀视为新年节日(十二月初一),周朝民间有喝春酒庆丰收之俗(十一月初一)。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并定为夏历新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用公元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规定放假一天,而以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是民间惯以旧习,仍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公元纪年法”,将公历元月一日正式定为“元旦”。同年12月23日,政务院第1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度假办法”,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之一,规定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放假三天。从此,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并逐渐为民间百姓所接受。

  (二)洛阳春节习俗

  春节在洛阳民间俗称为“年下”或“阴历年”。春节期间习俗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年事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阶段:

  1.节前准备阶段

  春节前的准备阶段,要从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吃“腊八粥”说起。“腊八节”后,新年临近,人们开始购置年货、缝制新衣、洒扫除尘、祭拜灶神、烹调食品、张贴春联(门神)、守岁迎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和守岁两项活动。

  祭灶节: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神日,俗称“二十三,祭灶官”。当日下午,家庭主妇带领姑娘、媳妇烙灶饼,并打扫厨房。晚上,在灶君像前摆上灶糖和烙好的灶饼与一只杀好的去毛公鸡(吉利区则是放上一碗清水)行祭把礼。糖是为了封灶神嘴的,意思是让灶君上天宫不要乱讲,尤其是家庭丑事;灶饼则为灶神来回天宫路上吃的;而公鸡则是送给灶神的“天马”,鸡血放在鸡背上作为马鞍。祭灶仪式均由男主人主持,俗称“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祭灶时在男主人带领下,全家跪在灶神像前叩头烧香、烧黄表和金银纸帛,把一段灶糖放入火中烧成稀,糊住灶神的嘴。礼毕,把准备好的一篮草料撒到厨房顶上,意为灶神喂马,然后将灶神像揭下在院内焚烧,边烧边说:“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通天灶神,多降吉祥”,为灶神鸣放鞭炮送行上路。

  “腊月二十三儿,发面火烧胶糖锅儿”。是日要烤发面饼,还要烙个“满鳌子饼”,日“全粮饼”,家庭成员每人一份,也给不在家的人留一份,以示祭灶之仪的庄重。俗话说:“二十三,祭罢灶,大人小孩哈哈笑。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项手帕帽。”

  祭灶之后,人们基本停止各种生产或商业活动,准备过年的必需品,所以就形成这样的歌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洛阳老城是二十五打面糊,发面蒸馍);二十六,蒸馒头(孟津为去割肉,伊川等地是剪柏枝);二十七,扳柏枝,也说剃精精(也有的是杀只鸡);二十八,去挖沙(吉利是炸油花);二十九,装香炉(有的是去打酒);年三十,贴花门儿;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除夕:为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夕风俗源于先秦的“逐除”,也称岁除,除旧布新、迎喜接福是它的原始意义。

  上午各家贴春联(据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我国最早的对联)、门神。门神为木板年画,大多是秦叔宝、尉迟敬德,也有贴连年有余、金玉满堂、五谷丰登、万事亨通于门上的。在老人住室则贴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祥语和福神、喜神、禄神、财神像。对联在城镇中较为讲究,有朱丹、黄丹、泥金和墨书写的,纸面上又有碎金、块金之分。内容有颂德的,有劝善的,有抒怀的。其中节俭持家的内容较多。一些县乡则在下午贴门神、对联,但当年守丧之家则用蓝纸或绿纸写“守制”二字贴在门角上,守丧第二年者可用蓝或绿纸书写对联,内容多为“守制难回周公礼,思亲常望白云飞”等联语贴于门。贴时要挂上堂轴或摆上神位,并贴上灶君神像。灶君像的对联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额为“一家之主”。

  贴过春联,要打扫厅堂和庭院。晚饭是饺子加面条混煮的“宝盖”,也称“钱串”。饭后,男主人提着烧红的犁铧到各屋用醋熏,是为了除疫防病。在整理屋内摆设时,要将挂神轴的祖先堂桌子和各神位的桌子饰以红围布,椅子上放红座垫和红椅搭。睡觉前要在各神位前点灯烛,烧香叩头,同时鸣炮,日“安神”。入夜各屋灯盏彻夜不熄,家人围坐,叙旧话新,彻夜不眠,谓之守岁、辞岁、熬年。各家按历书喜神的方向点燃“喜草”(干谷草)和喜码子神(喜神和喜神码子像也属于木版年画),然后烧香叩头,盼望喜神临门,事事如意,也有人家同时在院内点燃柏枝,防“九头鸟”血滴人家中,带来厄运灾难。洛阳郊区大屯一带点柏枝不让出火头,只准沤烟。

  除夕,百业封门,武将封操,文官封印,厨子封刀,戏子封箱,裁缝封剪,铁匠封锤等,商号的算盘、斗、秤、账册一概封存。亲邻之间平时有芥蒂者,此夜主动上门握手言欢,重归于好。春联贴好后,债主就不再讨账,所以春节前后“债主不讨账,欠主不还钱”,此俗体现了传统礼仪中的谦忍和同情。

  民国时期,除夕之夜,有步行10余里去北郊吕祖庵上香祷告者,一些妓女也前往抽签问命,祈求早日跳出苦海有个良好归宿。是夜求吕祖者络绎不绝,而路旁的乞讨者更多,所以上香祈求的人都给乞讨者钱物,比平时多一倍。嵩县、孟津、伊川诸县农村多在除夕之夜燃柏枝、鸣炮祭扫。

  进入80年代以来,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随着年夜钟声的敲响,迎来了带着人们美好愿望的新春。此时城乡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是夜多以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除夕之乐。

  2.节中庆贺活动

  从初一早上开始,洛阳春节期间的各项活动陆续展开,主要有祀祖追远、叩拜长辈、燃放鞭炮、接年贺岁、家族拜年、走访亲戚、宴请宾客、破五送穷、朝拜关冢、欢度元宵。

  祭祖追远:初一五更,老少即起,都穿新衣帽,无新衣者,也要干净整齐。家家先在屋门外挂灯,洛阳老城多挂宫灯,县乡有挂马灯、玻璃罩灯或煤油灯者,边远山村也有点松明者,名为天灯、神灯,取天地同辉之意。家中长者率子孙拜祭祖先,讲究的人家专设“追远堂”,一般农家称为“家堂”。正堂明间置八仙桌或条几,桌几上摆设祖先牌位,或在墙上悬挂轴子(即把平时卷起的家堂轴子放开),设五谷、肉食和果品、面供,也有人家于墙壁正中挂先人像,并配有“祖宗功德大,子孙孝思长”的颂联,横额是“慎终追远”,地上铺有红毡或苇席。家人沐手燃香焚帛之后,由长辈致“吾祖贤德,润泽子孙”之类的颂词,然后按长幼之序向先人行香叩拜。孟津农村,除在家中祭祖之外,天亮后还要到祖祠或宗族长者处再行叩拜祖先牌位。

  祭祖之后燃放鞭炮,全家喝“头脑汤”,或称“头脑”,是由切成方块的凉粉做成的汤,也叫粉汤。洛阳郊区农村,初一五更家庭主妇不起床,男主人早起。一是怕女人五更说不吉利的话,二是婆母之意:媳妇辛勤劳作一年,初一早上应该休息。所以初一早饭由男性掌灶,把除夕或初一五更包好的水饺煮熟后,首先敬祖先、老天爷、灶王爷诸神,然后再依家中辈次盛用。包水饺时大多在个别饺子中放置铜钱或流通硬币,谁若吃到说明谁有“福”气;有的包成元宝状,煮熟时有意盛给老人和孩子,意为敬老和祈愿孩子富足得福,这也是尊老爱幼美德的体现。宜阳乡村则于天微明时在院内点燃柏枝,俗称“烤旺火”,洛阳郊区民众则是从点燃的柏枝上迈过去,称“跨旺火”。

  接年贺岁:天亮后,让家童开门,一边开门一边唱“大年初一把门开,门神富鬼都进来,驴驮金,马驮银,狮子驮着聚宝盆”,这叫“开门扫春”或“接年”,寄托着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然后先在家中拜年,晚辈向长辈行叩头礼,长辈则向未成年的晚辈发“压岁钱”,栾川县则称之为“压腰钱”,名日“添岁”,最幼者和新媳妇得压岁钱最多。

  俗话说“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上午拜过家中长辈后,家中男性到族长家拜年。下午,家中女性去族长处贺岁。新妇则于上午由中妇或婆母带领到宗族家拜年,各家也预设食品供新妇食用。是日,凡乡邻见面,男子均拱手作揖贺年,或从门缝中投入一张红色名片,算是拜年。今人多以“新年好”、“新年快乐”等问候为拜年语,以示新春祝福和关怀。即便是不熟之人,见面也要招呼一声。

  中午,各家均以传统形式做丰盛菜肴聚餐,名为团圆饭、团圆席、团圆宴,举家老少,济济一堂,亲情融融。初一午后,村寨唱戏、踩高跷、舞狮子、跑竹马等,直至深夜。

  探亲拜节:初二,年轻夫妻都要到女方家拜年,这是每年春节期间出嫁闺女必须回娘家看望父母的日子。新婚夫妻拜年时,女方近族象征性地轮流请新女婿“吃年饭”。与新婿同龄、同辈或年少者则借机向其索烟要糖,不答应即脱其衣帽,名为“耍新女婿”。嵩县、孟津等县农村无新婚的家庭要先探望舅爷。偃师亲族之间于此日以面食、大肉相馈,作为“拜年”,以示同门之亲。新婚夫妻要探望娘舅,先男方后女方,这叫“认亲”、“走外婆家”,按岳父母、姑、姨的顺序依次行走,亲戚给新人钱物,俗称“见面礼儿”。

  初三、初四,既是串亲之日,也是乡邻之间相互宴请饮酒之日,称为“饮节酒”。80年代以来,此俗炽盛,沟通情感,相互帮助,是处理邻里关系的重要方法。

  初五为“破五节”,俗称“破五送穷”。洛阳老城这天中午饭是面条,民间俗谓“初一元宝盖儿(饺子),破五榆钱串儿(面条)。”旧时初一至初五为闹节,也有许多禁忌:不动刀剪、不扫地倒煤渣、不讲忌言秽语、不责打子女、不借债、不讨账、不动碾、不经营等等。初五开禁,故称破五。初五夜,家家鸣炮焚香,把初一(或除夕)烧的柏枝灰送到富家田中,捧回新土放到老人床下,意为“送穷灰挖富土”,俗称“送穷土”。伊川乡间在早上送穷,先将自家的柏枝灰倒在门外,再把富裕人家的土铲回家,一边铲一边念叨“送穷灰,富灰来,元宝疙瘩滚滚来”。洛阳老城居民是在初四晚上送穷,把自家的垃圾倒在街头,把条香插在上面点燃,再烧金银纸帛,面对香帛向“穷神”磕头,然后捡一砖瓦放在屋门后或床下,名日“送穷接富”。偃师于初四晚上,将一犁铧烧红,一边浇水,一边向门外走(也有的把麦草点燃后,送到门外),一边走一边念叨“送穷”语。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十五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有此名,也叫“上元节”或“元夕节”。现在人们习惯把“元宵节”看做一个单独的传统节日,但在旧时,“元宵节”是春节连续性、系列化庆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果将春节比喻成一部多幕民俗文化大戏的话,“元宵节”就是这部多幕大戏的最后一幕,而且是一场重头戏。因为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五,人们主要进行的是祭神祀祖、叩拜长辈、走亲访友、宴请宾客等礼仪活动。到了正月初五,各种礼仪活动基本结束,春节暂入低潮。到了正月初八,人们又开始忙于元宵节各项民间娱乐活动的准备工作。所以,民间传统认为春节前期(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五)“重于礼”,后期(初六至十五)“重在乐”。“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热闹快乐的时刻。”

  (一)元宵节的起源

  1.一说源于西汉,正月十五是古人祭祀天帝、祈求福祉的日子。汉武帝刘彻笃信鬼神,每逢这一天,都要在宫内遍燃灯烛献祀太一(天帝),由此形成正月十五张灯的礼俗。民间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传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有一个宫女叫元宵,因思亲过度悲伤,欲投井自尽,被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救下,他对元宵姑娘说:“你别寻短见,我设法让你和父母团圆!”东方朔是个幽默之人,他在长安街头设卦传谣:正月十五,火神要火烧长安城,玉帝要站在南天门观看。汉武帝闻讯大惊,急问东方朔有何法消灾。东方朔便对汉武帝说:“火神最喜欢吃汤圆,可敬火神。同时,可传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造成全城已经起火的假象。这样就可以骗过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了。”汉武帝连忙传旨按东方朔说的做。结果,元宵姑娘就趁着出宫观灯的机会,与父母团聚了。以后,人们就将汤圆称为元宵,正月十五闹花灯、吃元宵的习俗也就留传下来了。

  2.一说汉末盛行的五斗米道把天、地、水尊为三官,并有“三元”之说。即天官赐福,该神为正月十五生,是日为“上元”;地官赦罪,该神为七月十五生,是日为“中元”;水官解厄,该神十月十五日,是日为“下元”。所以五斗米道的信徒于上元之夜纵乐放灯,结群观看,以此媚神。后人称过上元节为“闹元宵”,就是这个原因。

  49.第49章 洛阳春节习俗漫谈(2)

  3.一说始于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节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百姓家家挂灯。此后相沿成俗,成为民间盛大节日。

  4.一说始于隋代,隋炀帝召集全国各种艺人,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外国使者。艺人回到各地照样效仿,很快形成全国性节日。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