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国地域文化河洛文化

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

2016-09-30 17:19:3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河洛地区的民族风情与民风民俗的特色分别有哪些呢?了解河洛文化从什么入手,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相关文章。

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

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

  旧貌换新颜展示河洛特色民俗文化

  本报讯近日,洛阳民俗博物馆展览提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这是1988年该博物馆对外开放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提升改造工程。昨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一览这座中原地区颇具特色的民俗专题博物馆,如何旧貌换新颜。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九都东路北侧的洛阳民俗博物馆,始建于清代的古建筑在夕阳下颇具沧桑感,整个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后殿的婚俗厅。

  婚俗厅以实物、塑像等形式展示了洛阳民间的婚姻礼仪,在大厅的一侧,是由13个不同的人物塑像组成的清末洛阳中等家庭结婚时拜堂的场面,人物服装颇具清末河洛特色。

  该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展览提升改造工程的主要

  内容之一,就是将这些人物塑像的服装全部换掉,均为重新定制。”在此之前,由于经过长时间展览,不少塑像的着装均出现褪色现象,这次请专人按照原来的样式重新定制,所有人物均“焕然一新”。

  “不仅仅是婚俗厅,此次提升改造工程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陈设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开放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提升改造工程。”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介绍说,洛阳民俗博物馆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泽会馆”的基础上组建的,“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九年,是晋商文化的产物。1988年改建为洛阳民俗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示更多具有洛阳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是我们此次改造的目的。”王馆长介绍说,此次改造还将整体陈展重新布置,增加展品数量、丰富展品内容,更换陈旧的装饰饰物,让人耳目一新。“目前整个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游客可以到博物馆领略焕然一新的民俗风情。”推荐阅读:河洛文化庙会介绍

  

  河洛文化:中华民族之根文化

  徐金星:男,1942年出生,偃师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现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洛阳理工学院教授,多年来从事河洛文化研究,独着或合着有《洛阳五千年》、《洛阳白马寺》、《河洛通览》、《河洛文化通论》。

  4月29日,记者采访了河洛文化研究专家徐金星先生,提起近年来形成的河洛文化热,徐先生很高兴。他说,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河洛文化之脉络理得越清晰越好,宣传得越普及越好。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

  河洛地区,是指黄河、洛河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

  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可界定为:以洛阳为中心,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个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或称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

  为了印证这一界定,徐先生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观点:所谓的河洛地区,即古河南地,又称河洛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司马迁提到的河南,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带。

  但是,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直到目前学术界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关中,向东可达到豫东。”

  如果再细致地划分,第一区内夹角洲,包括灵宝、卢氏、三门峡、陕县、渑池、新安、洛宁、栾川、嵩县、宜阳、伊川、孟津、洛阳、偃师、巩义等市县;第二区外夹角洲,包括伏牛山北麓的汝州、郏县、禹州及郑州市所辖的登封、荥阳、新密、新郑、中牟,甚至可达开封市辖区;第三区,应包括黄河北岸的晋南诸县以及河南省的济源、沁阳、温县、孟州、武陟等市县。也就是说,河洛地区东可到达开封,经郑州、洛阳、三门峡,向西可达西安。

  这样一划分,我们对河洛地区的界限就更清楚了。徐先生具体分解了“河”、“洛”二字。他说,河洛的“河”首指黄河,连带指黄河中游地区,即三河。三河指河南、河东、河内,三河地区就是天下之中。河洛的“洛”,指的是洛水,也就是在我们身边流淌的洛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但现在看来,当年司马迁所说的河洛,绝不仅指洛水与黄河交汇形成的这个夹角地带,而是泛指以嵩山、洛阳为中心的河南、河内、河东诸地区,包括北及晋南、冀中,西至关中,南达汉水,东到鲁西、江淮这样一个范围更广的地域——这是广义的河洛。还有狭义的河洛,地域面积则小一些。有的学者下笔果断,干脆认定河洛就是中原。

  以上这些说法,对河洛地盘的大小和范围界定虽有不同,但对“洛阳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核心地区”的看法则完全一致,这说明洛阳在河洛文化中处于中心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国都、京畿之地,古代洛阳的范围要比今日的洛阳市大得多。尽管在不同时期,古代洛阳的地盘大小不完全一样,但一般说来,至少可以涵盖整个洛阳平原及周边地区。

  古代所称的中国,本指洛阳一带。河南绝不同于如今河南省的概念,而是指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及周边一带地方。总之,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并率先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这是洛阳赐给我们的福。

  什么是河洛文化?就是孕育、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

  徐金星说,关于河洛文化的定义,史学界有以下界定。

  其一,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狭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伊洛地区的文化,广义指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其二,河洛文化的概念,即中原文化的泛称,狭义指中原腹地伊、洛、河三川平原的远古文化。

  其三,河洛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是产生、发展于河洛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

  关于河洛文化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已有基本认定:这一区域文化时间跨度长,其上限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其下限则一直到今天。

  河洛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河洛文化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属起始期;第二阶段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属成长期;第三阶段是繁盛阶段,主要是隋、唐、宋时期,属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落期,也就是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洛文化进入复兴时期。

  总而言之,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延续于其后的历朝历代,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她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还是延续千年的帝都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河洛文化树大根深,内涵极为丰富

  河洛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河洛地区的文明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其文化枝干起码有十几个。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从这一地区发掘的遗址看,主要有石器和陶器,说明河洛地区史前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从事渔猎和采集。劳动工具有石镰、石铲等,距今七八千年,说明河洛文化起始很早。

  二是三皇五帝文化。譬如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再如黄帝也在这一带活动,新安县的青要山即黄帝密都之所在。还有帝喾也曾生活在洛阳偃师境内。

  三是河图洛书传说,就发生在河洛地区。相传伏羲氏时,有一匹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一只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此“图”和“书”,画作八卦,就是后来《周易》一书的来源。孟津县原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当地称图河,全长约20公里,流经该县朝阳镇卦沟村,送庄乡负图村,白合乡上河图村、下河图村,至会盟镇雷河村附近注入黄河。从以上的河名、村名当中,可以看出河图洛书传说的深刻影响。

  四是制度文化。河洛地区长期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都城所在地,古代的国家制度和都城制度,基本都在河洛地区发轫和完成。古代两次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奴隶制的确立和封建制取代奴隶制,都与都城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五是五大学说流派的建立,河洛地区是平台和发源地。    

  六是史官文化及史学的建立,河洛地区也是平台和载体。司马迁在洛阳受命写《史记》,班氏兄妹在洛阳着《汉书》,陈寿在洛阳撰《三国志》,司马光在洛阳完成《资治通鉴》。

  七是文学艺术的发展,河洛地区是发祥地。《尚书》开中国散文作品之先河;《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洛阳人虞初着《周说》,被誉为小说的开山之作;汉代词赋、建安文学、汉魏文章、唐诗宋词,都成就了河洛文学的辉煌。

  八是科学技术发明荟萃河洛地区。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是迄今最早的一批青铜器;夏代杜康在洛阳发明酿酒;东汉张衡创制了浑天仪、地动仪;东汉蔡伦创制了“蔡侯纸”;魏晋发明家马均发明了龙骨水车、水转百戏。

  九是河洛教育向称发达。偃师二里头夏都,有最早的“庙堂式大学”;东汉著名的洛阳太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大学和研究生院;东汉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专科艺术学校;隋代炀帝于洛阳创科举取士之制;唐代武则天首创殿试并设武举。

  十是名人文化,群星璀璨。河洛地区产生的对社会历史有影响的名人有伏羲、黄帝、帝喾、大禹、商汤、伊尹、周公、老子、苏秦、白圭、贾谊、刘秀、班超、班昭、张衡、蔡伦、王充、华佗、马钧、曹操、曹丕、曹植、司马懿、陈寿、裴秀、左思、孝文帝、隋炀帝、韩擒虎、宇文凯、唐太宗、武则天、狄仁杰、韩愈、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贺、吴道子、李龟年、玄奘、神秀、一行、赵匡胤、赵普、吕蒙正、欧阳修、司马光、邵雍、二程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

  另外,河洛民俗文化、河洛姓氏文化、河洛园林文化、洛阳牡丹文化等都是河洛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结出的硕果。

  河洛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分量重,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河洛文化虽然也是地域文化,但她明显不同于山东齐鲁文化、河北燕赵文化,也不同于山西晋文化、陕西秦文化,更不同于两湖荆楚文化、川渝巴蜀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中央文化,是国都文化,具有正统性、先导性、开放性、兼容性、稳定性。简言之,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母体文化。

  河洛文化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辉煌大气、厚重深沉、谦淳和谐、兼容并蓄、刻苦耐劳、明达智慧、崇文重教、尊祖睦亲、爱国爱乡、团结御侮、经世致用、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些精神气质,实乃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近年来,我们通过宣传河洛文化,使得国内外研究者给予河洛文化以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河洛文化在文明起源中是源头,中国古代文明根在河洛。

  河洛文化个性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国都文化连绵不断;第二是有多个文明源头集中于此;第三是大统一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传统的民族基因。一路走来,一路看来,中华文化是从河洛文化走向繁荣昌盛的。河洛地区是各地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形成中华文化的基石,是凝聚华夏民族的力量之源。

  徐先生最后说,河洛文化是中国最原始、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对世界现代文化有着巨大影响。在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教育、科技、宗教等方面,表现出了原创性、核心性、正统性、稳定性、扩散性,是独一无二的富有生命力的根文化……

  河洛文化中的民俗风情

  如果将河洛文化比作一条大河的干流,民俗文化就犹如其支流。

  干流好比书面语言,讲的是正统文化;而支流则好比口头语言,说的是民俗风情。

  绕不开的民俗就如同那隔不断的支流,你看它穿山越岭,浪花飞溅,滋润着华夏文化的根须,展示着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自从人类在河洛地区繁衍生息,河洛先民便在衣着方式、饮食习惯、民居建筑、生产工具、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腾崇拜等方面,创造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闻名中外的河洛文化的根基和柱石。

  河洛民俗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民俗文化无处不在,人类初始时可能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民俗。人类社会可谓民俗之海洋,人从一生下来就浸泡在民俗之中,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在民俗这张大网中,与普通人贴得最近的是礼仪民俗,而华夏礼仪民俗的源头就在河洛大地。河南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洛阳河洛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百灵说,洛阳礼仪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时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我国开始有了一套规范的礼乐制度。春秋末年,孔子从当时的鲁国来到洛阳,向老子学习周朝的礼制,经其整理,周公制定的礼乐宗法制度趋于完善。作为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传统礼仪习俗的发源地,数千年来洛阳人一直崇尚“以礼为本”。因而,河洛民俗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人生礼仪”。洛阳人历来重视民间礼仪。一个人从生到死经历着许多“人生通过礼仪”,由此形成了河洛地区民俗中最富有特色的人生礼仪规程。

  生儿育女关系到传宗接代及家道兴衰,所以从古至今倍受重视。在洛阳民间,一个人从孕育到出生及接受教养的漫长过程,经过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

  新娘子一过门,家里人就盼其“早生贵子”。为了早日实现这一愿望,家人便求助神灵。民间流行的是婆母、小姑或媳妇们亲自到奶奶庙求观音送子或“拴娃娃”。洛阳人求子有两个热闹的去处:龙门山庙会和宜阳灵山寺庙会。求子者通常是烧一炷香并磕头祷告,诉说盼子愿望,并许诺如何还愿。奶奶庙里放着泥塑的娃娃,求子者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抱回家,一路上不许回头,默念着事先给孩子取好的名字,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子了。如愿后,家里人要到奶奶庙还愿。还愿时除了带上求子时许诺的物品外,还要送去100个泥娃娃,以便其他人家求子时“拴娃娃”用。“拴娃娃”的习俗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李楼乡凉洛寨就因捏制泥娃娃而远近闻名,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有喜”并“拾娃子”后,“月子婆娘”要在屋里坐卧一个月。一个月后,亲戚朋友要来“吃满月酒”。“生日年年有,百岁只一遭”。孩子出生100天后要“过百天”。小孩子12岁时,洛阳老城有带孩子到火神庙“脱红”的习俗,意思是孩子成人了,所以民间有在孩子12岁时举行隆重的生日仪式的习俗。

  洛阳民间的婚姻成规,到周代“六礼之仪始备”。所谓“六礼”,是指婚姻程式中的六个阶段。时至今日,洛阳民间婚姻程序虽有变化,但“六礼”的内容无一缺少。今日民间所行婚礼程序,仍遵循着说亲、合婚、定亲、下聘、送好、迎娶等六个程序。

  洛阳民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在其中的民俗之一是给老人祝寿。老人到了高龄,习惯以虚岁过生日。因此,59周岁过的是60岁生日。祝寿一般从老人60岁生日开始,此后每年生日的庆祝活动不能间断,以示老人长寿。逢十则要大庆,尤其是老人的80岁生日,届时要隆重庆祝。

  葬礼是民间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丧葬礼俗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直到近代基本上是内容的变化与演进。新中国成立后,丧葬习俗的形式逐渐简约,着重是寄托哀思,这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画卷

  因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岁时节日,数千年来一直伴随着民众的生活和起居。洛阳民间的传统节日很多,其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这些传统节日,有的表现了人们与大自然积极抗争、祈求丰收的美好追求;有的表现了尊老敬老、不忘祖先的传统;有的表现了家庭幸福、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这些节日有不少源自河洛大地。

  洛阳人俗称春节为“年下”,活动非常多,包括祭祖追远、守岁接年、走亲访友、娱乐休闲等,展现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

  “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孩子们向长辈行叩头礼,长辈则要发“压岁钱”。初二闺女回娘家,有的地方还要“耍新女婿”。初三、初四串亲戚。初五俗称“破五”,民间流行“破五送穷”。初五夜,家家鸣炮焚香,把初一(或除夕)烧的柏枝灰送到田中,捧回新土放到老人床下,寓意“送穷灰挖富土”。

  元宵节起源于洛阳的传统节日。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大演百戏,终宵灯火不息,声闻数十里,这才有了“元宵行乐”的盛大节日。初唐时,洛阳元宵节燃灯仅限于正月十五夜,后由唐玄宗李隆基改为3日,即正月十四放灯至正月十六收灯。“三五月华夜,遨游逐上春”。唐玄宗曾在上阳宫张灯结彩闹元宵,引领了社会时尚,所以唐时洛阳的元宵节就已经热闹非凡了。

  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祭拜月亮,至今有些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习俗。祭拜月亮的物品除了月饼、点心外,农村还要蒸枣糕。祭拜月亮时有一个规矩,主祭的必须是家庭妇女,但在腊月二十三,老灶爷升天时主祭的却是男人。据说玉皇大帝派到每家一个老灶爷,要他了解每家的情况,到腊月二十三时上天汇报。老灶爷上天时,各家都要祭灶,祭灶仪式由男人主持。为了让老灶爷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家家都要供上“祭灶糖”,希望用甜甜的黏黏的蜜糖粘住老灶爷的嘴。普通老百姓当然拿不出大礼,只好用这点小小的“糖衣炮弹”来“公关”了。

  祭灶原是商周时代的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冬祭。《淮南子·祀论》中记载:“炎帝于火而死为灶。”后来,民间又把老灶爷演绎成传说故事中的泥匠张奎,说他生前锅台垒得好,所以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祭灶时主祭人都是男人。宋代诗人宋大成在诗中这样写道:“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追根溯源,这与民间传说故事有关。据说后羿把天上的10个太阳射下9个后,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不料被夫人偷吃,后来夫人飞上月亮,成了月宫中的嫦娥。诗人们经常在诗中提及嫦娥,并把月亮引申为女性之神,故民间祭拜月亮时就由家中女主人主持。

  民俗中有我们民族的根

  人类文化往往被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大体系,在专家眼里,这是“上位文化”和“下位文化”之分;在普通人眼里,这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别。其实,这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滔滔大河和涓涓细流的关系。正是一条又一条的涓涓细流,才汇聚成滔滔大河;正是民俗文化的积累与升华,才有了辉煌灿烂的河洛文化及中华文明。所以,有人这样说:“民俗中有我们民族的根。”

  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华游子,他们不管走多远,心中都深深地扎着中华民族的根。尽管身在异乡,他们仍然心系故土,甚至连房舍也保留着祖居的特色,从而形成了独具华夏文化特色的“唐人街”。尽管他们身在外族文化的“包围圈”内,但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他们遵奉的往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展现的是“龙的传人”的风采。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它是千百年来民众所创造的认知系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既为人类所创造,又供人类所享受,而且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形式也很多样。

  洛阳不少民宅的大门内,至今仍保留着影壁,这种居住习俗折射出中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念。旧时院落讲究坐向,以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为佳。以阴阳五行的观念来看,北方为水,南方为火,水火不容,一家人就难以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如何化相克为相生呢?有人想出了一个高招:在院内摆上木屏风作为障碍,也就是在水与火之间加上木,企盼能形成良性循环。试想,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如此生生不息,大吉大利,住在这个宅院里的人也就能吉祥如意了,所以这一风俗很快普及开来。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木屏风渐渐变成了一道墙,更加牢固和结实,迎合了人们的实用心理。随之而来的还有墙面上“松鹤延年”、“梅鹿望松”等吉祥图案,使平淡的宅院多了几分艺术情调。

  庙会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庙会也叫赛社,分官赛与村赛,即官办与民办之分。官赛又称祈赛,由巫师主持进行;村赛又称社赛,由会首或社首主持。官办的庙会毕竟没有民办的有群众基础,到宋代时,随着庙会文化的繁荣,巫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庙会也“名为娱神,实则娱人”,成为一种世俗文化、农民文化,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庙会文艺表演,产生了物资交流的农贸市场。对农村群众来说,举办庙会虽未必能换来“人丁兴旺,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效果,但“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庙会未尝不是艺术享受的最佳场所。最终,当庙会艺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时,就保证了戏曲生命的延续,并成为我国社会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河洛大地上最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画卷之一。推荐阅读:河洛文化的起源,河洛文化详解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