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五输穴除治疗局部病症以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于五输穴主病,《黄帝内经》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如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总结得更全面的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即“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六十八难》根据《黄帝内经》的经旨,又结合经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一步总结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主病范围。现将五输穴列表如下:
阴经经脉五输穴表
经脉 |
五输穴 |
||||
井(木) |
荥(火) |
输(土) |
经(金) |
合(水) |
|
手太阴肺经 |
少商 |
鱼际 |
太渊 |
经渠 |
尺泽 |
手厥阴心包经 |
中冲 |
劳宫 |
大陵 |
间使 |
曲泽 |
手少阴心经 |
少冲 |
少府 |
神门 |
灵道 |
少海 |
足太阴脾经 |
隐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阴陵泉 |
足厥阴肝经 |
大敦 |
行间 |
太冲 |
中封 |
曲泉 |
足少阴肾经 |
涌泉 |
然谷 |
太溪 |
复溜 |
阴谷 |
阳经经脉五输穴表
经脉 |
五输穴 |
||||
井(金) |
荥(水) |
输(木) |
经(火) |
合(土) |
|
手阳明大肠经 |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阳溪 |
曲池 |
手少阳三焦经 |
关冲 |
液门 |
中渚 |
支沟 |
天井 |
手太阳小肠经 |
少泽 |
前谷 |
后溪 |
阳谷 |
小海 |
足阳明胃经 |
厉兑 |
内庭 |
陷谷 |
解溪 |
足三里 |
足少阳胆经 |
足窍阴 |
侠溪 |
足临泣 |
阳辅 |
阳陵泉 |
足太阳膀胱经 |
至阴 |
足通谷 |
束骨 |
昆仑 |
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