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藏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2015-09-28 11:47:5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藏族结婚当天或者前后有什么习俗吗?藏族婚礼特色是什么呢?藏族人们的婚俗有什么特别的传统吗?下面是有关藏族婚礼习俗有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藏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藏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藏族婚礼习俗

  中国木雅藏式传统婚礼

  康巴木雅藏式传统婚礼

  木雅藏族作为康巴地区一个部落,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海内外历史学家和民俗家、摄影者、旅游爱好者的猎奇和极大关注。在众多旅游者和摄影师的关爱和要求下,这里将展示和举办一次独具特色、古老而多彩文化的木雅藏式传统婚礼。木雅藏式传统婚礼以服饰远古朴实,说唱词长达6小时之久而被藏区视为第二部格萨尔史诗,它的婚礼仪式多彩而风趣,各种说唱词从天地形成,历代藏王功绩、部落文化、哈达文化、茶叶、酒和盐文化一直讲到新娘的故乡山川河流、房屋田地、高山牧场。婚礼仪式多达30多项,时间持续到3天3夜,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婚礼。

  作为木雅藏寨普布·四郎多吉的康巴之鹰民居经过半年的精心策划和筹备,将展示藏区最有特色和最长的木雅藏式传统婚礼。举办此次婚礼的地点在距离雅江县城18公里处,地处318国道旁,水、电、路、信息畅通方便,民居内设施齐全,热情好客的藏族朋友盛情邀请您在藏历新年期间,走进中国雅江木雅藏寨观看世界上最长的婚礼——木雅藏式传统婚礼。

  阿坝藏族婚礼习俗

  新娘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

  结婚那天的清晨,新娘在最亲近的几位亲戚陪同下,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这时,阵阵莽筒声、唢呐声响起,新娘和她平时要好的姐妹们忍不住哭了,新娘要走向新的生活,是激动也是对娘家的留恋。新娘的乡邻们在路边唱起了山歌:“我们送出了姑娘,你们要很好照顾,愿你们吉祥如意、一路平安。”来拉亲的队伍也以山歌对答:“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善待新娘,一切都会美满如意”。

  新娘来到新郎的村寨时,寨口已有许多乡邻在翘首盼望。新娘的舅舅用柏树枝蘸着净水(称圣水)敬天、敬地、敬山神。

  到了夫家,一道难题摆在新郎面前,因为新娘和伴娘的装束完全一样,红头巾盖着她俩的脸,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伴娘,要由新郎自己来认。新郎颇费思索,从自己送给新娘的信物手镯、戒指认出了真正的新娘,于是红头巾揭开,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乡亲们见面。

  嘉绒藏族的婚礼由新娘的舅父主持

  阿坝藏族婚礼习俗

  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显示出这种婚礼折射着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人类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却沿袭至今。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让他们钻过红绸。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

  安多藏民草原婚礼,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

  阿坝州草原上的安多藏族的婚礼则是另外一种情景。从前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根据季节的变化一年要搬迁三四次。随着现代文明生活的逼近,牧民有了居民点,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然而他们的婚礼依然与帐篷分不开。婚礼那天,分别来自男方和女方亲友的两支队伍,带着一个草原家庭最起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带着各自为新郎、新娘准备的半张帐篷,随着一声口令,新郎的伙伴们飞快地打桩牵绳,撑起一半帐篷,新娘一方也不示弱,以同样熟悉的技术撑起了另一半帐篷。当两半帐篷天衣无缝地合成了一顶帐篷时,草原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爱情之巢。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祝新郎、新娘吉祥如意。

  藏族的独特婚礼习俗

  求婚

  藏族青年男女择偶求婚,各地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说都是在相互结识、经过恋爱而结为夫妻。不过,他们的恋爱方式却颇具特色。在青海藏区抢帽子就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男方求于女方。如果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他不是先去向姑娘求婚,颂吐白己的爱慕之心,而是设法抢走姑娘头上的帽子。抢到帽子后,过若干天又将帽子还回去。假如姑娘对这个小伙子有情,她就会高兴地收回自己的帽子。如果姑娘并不喜欢,那么她连帽子也不要了。

  姑娘向小伙子表达爱情的方式,则是赠予自己随身佩戴的耳环、或者项珠一类的饰物。若是小伙子中意,就会接受姑娘送来的信物,否则就不得收取姑娘的东西。

  在青海果洛藏区,不善唱山歌的男女,则用其它巧竹的方式来沟通情感。如果男方对女方有意,便投一块牛粪于女子环中,当地藏语谓牛粪为“欧瓦”,与藏语“来”音相近,即暗示要求与女约会。女方如果无反应,则表示不同意;若以纸团或者木棍回投于男方,即表示同意与他约会,因为“纸”和“请”在藏语的发音也相近。

  抢婚

  康巴美女

  许多藏区流传着一种抢婚习俗。抢婚在失去了原来掠夺婚的性质,成为婚礼习俗的形式时,就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藏区的风貌,显示着在藏族婚礼习俗中最为典型也最有情趣的特点。

  白色神座珠穆朗玛峰下,生活着被称为夏尔巴人的强悍山民,他们以坚韧不拔和善于爬越冰峰雪岭驰名整个世界。

  夏尔巴,意为东方人。他们声称自己的祖先是东方金沙江畔藏民的一支,大约7世纪之前,为避免连年不断的战乱,整个部落向西长途跋涉数千公里,最后定居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珠穆朗玛峰下,在白雪红松掩映的翠色狭谷繁衍生息。他们的言语习俗,还带有中世纪康巴人的某些特点。抢婚,便是一种从古老年代传袭下来的婚姻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抢婚的形式也在改变。近代夏尔巴人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双方父母商定了一门亲事,但是瞒着姑娘一人,或者跟她讲了,她不愿意,于是采取“抢婚”的办法达到目的。当婚礼的筹备工作在隐密的情况下准备就绪之后,姑娘的父母找个比较寻常的借口,例如让她到山上砍柴、河边背水、寺院进香,或者到未来公婆家借火、借盐,她未来的丈夫,带着亲戚朋友,埋伏在某个地方。姑娘过来时,大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她抓住,由新郎用大披巾包裹,背进屋强行举行婚礼。这种“抢婚”,常常以一场悲剧告终。

  还有一种形式,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感情,情投意合,私定终身,但双方或一方的父母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使他们的结合无法实现;或者虽然签定了婚约,女家为了得到更多的身价和彩礼,迟迟不把女儿嫁出去,姑娘小伙子的心都拖凉了。他们忍无可忍,只好用“抢婚”解决问题,小伙子邀集自己的知心朋友,预先隐藏在道路旁边的森林或岩石背后,姑娘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方案,故意从他们隐藏的地方经过。这时,小伙子像一群强盗,蹿出来挡住去路,经过一些装模作样的“搏斗”,姑娘束手被擒,被“劫持”到深山老林中某个最秘密的山洞。那里早已贮存好了相当丰富的食物,小俩口在那里过着甜蜜而带点刺激的夫妻生活。

  闹婚

  藏区的婚俗仍保留着古老的民风,完全没有什么繁文缛节,却又富有诗情画意。婚礼的仪式十分奇特,然而在奇特中包含着深邃的情趣,充满淳朴而又浪漫的色彩,洋溢着民族的性格和特征,是反映藏族绚丽多彩的生活的一面明镜。如果说,婚礼习俗是窥视社会的一个窗口,那么,透过这个窗口,在我们分享喜庆欢乐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去观察藏族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

  根据青海藏区的社会习惯,妇女不为青年男女结合穿针引线,媒人应有德高望重的男子汉来担任。这个男子汉必须具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是;他必须深晓礼仪,善于言词,巧舌如簧,通达传统的谚语和格言,在他的语言中带有音乐的节奏。对于这样的善言者,安多藏语称为“雪堪”。具有“雪堪”称号的男子汉,大名鼎鼎,不论走到哪里都备受人们的尊敬。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女家设“女儿席”,招待为姑娘送亲的亲朋。在临时安下的喜帐里,女眷们精心地为姑娘梳妆打扮,孩子们站在高岗上向远处引颈了望,他们等待着新女婿前来迎亲。

  迎亲的队伍到来了。新郎由和他年龄相仿的表兄弟们陪同。在媒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快马奔驰、威风凛凛地到来了。孩子们忙着拴马,男人们前去问候,妇女们则排成两行,夹道欢迎。

  媒人昂首阔步地走过去了,年轻的陪客们走过去了……。正当按照规矩走在最后的新郎刚刚步入人丛的时刻,妇女们突然“啊一召,啊一召”地呼叫起来,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水桶,朝着新郎泼去。小伙子哪里抵得住这劈头盖脸的水战呢?别忘了。这是滴水成冰的数九寒天呀!顿时,他失魂落魄,丢掉了威风,忘却了礼仪,抱头蹿入姑娘家的帐房,他的窘态,惹得围观的亲朋们跳跃欢笑。

  清水是由山间的洁白积雪融化而成的,象征着吉祥如意。向新女婿泼水的寓意是祝愿新婚夫妇互敬互爱,让他们的爱情像河水一样深,像河水一样长,像雪峰一样永远圣洁无瑕。不过,这种美好祝愿的圣典,应由新婚夫妇一起领受才对,为何要由小伙子一个人独享呢?这就发人深思了:这岂不是古代母系家族的妇女们,对于那种推行父系家族制度,敢于劫持姑娘的男子汉所实施的惩罚,在近代藏族婚仪中象征性的再现吗?由此看来,从远古至今,为了奠定男权父系世族的基础,男人们经受了棒打,水泼的一系列曲折艰难的历程,才使人们看到了这种从惩罚到戏谑的民俗变异。

  婚俗

  藏族舞蹈

  热闹非凡的婚礼结束了。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进人喜帐——一座临时设下的缀有各式吉祥图案的白布帐房。

  男方的执事们忙着摆设喜筵。用最丰盛的喜筵来招待尊贵的来宾。“喜筵”过后,晚会就要开始了。执事们手捧酒碗,唱着酒歌向来宾一一敬酒。此时、朴素无华的帐房婚礼,达到了欢乐的高潮。在这狂欢的夜晚,唯有新娘最寂寞。她必须不吃、不喝、继续绝食。任何人都不准隔帐向她窥望,更不准进入她的圣洁领地,只有伴娘同她一起安寝。这是一个奇异的没有新郎的花烛夜呀!人们不禁要问,新郎在哪里?

  根据青海藏区的习俗在这婚礼盛典中,新郎没有任何义务。他无须拜天地,无须拜高堂,更无须夫妻交拜,也不允许穿华丽的衣服,他只好“靠边站”。有的新郎乐得在空帐房里休息;有的则帮助执事们端盘跑腿;有的甚至干脆赶上羊群去放牧。

  青海藏区还保留着“不落夫家”的古风。“不落夫家”是指新娘在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住在娘家的习俗。新娘住在娘家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住几个月的,也有住一、两年甚至数年的。在此期间,新婚伉俪、两地鸳鸯,恩爱夫妻,山河阻挡新娘和新郎仍象是热恋中的“日花”,为了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为了打发那怅惘寂寞的岁月,他们只有像婚前的日子一样、去到草原中央倾吐衷肠。推荐阅读:傈僳族的禁忌有哪些

  

  藏族新人结婚当天有哪些习俗

  藏族当天结婚习俗: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起程,领队的应是属相最好的(一般都请星相师),他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拿着九宫八卦图,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娘家随侍新娘出嫁的随从。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3次酒如果路上遇到抬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认为是不吉利,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青"(大歌),新娘则要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成"卐"符号。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新娘到夫家门前,先喝3口酥油茶再下马,脚要踩在撒有青稞和茶叶的地上。新郎母亲提着一桶牛奶欢迎新娘。新娘用左手中指浸奶水,向天弹洒几点,表示感谢神灵后,由新郎给新娘献上哈达,方能迎新娘进门。

  传统的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首先要给家族护法神祈拜。尔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双方亲属围坐一起会餐、互送礼物。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也献哈达、送礼品,以表示祝福。然后把一对新人引上房屋顶层,由喇嘛诵经,祈求家神庇护新娘。当屋顶竖立起一杆经幡时,新娘家的代表即庄严地宣布:从此,新娘同新郎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婚礼一般都要举行5至15天,这要根据家族经济状况来决定。在举行婚礼的几天里,也有特别亲近的亲戚或朋友包下婚礼中某一天的全部支出。婚礼的几天里都请有专人跳藏戏唱歌助兴。

  藏族婚俗

  藏族结婚习俗:

  求婚

  这是必须经过的第一道手续。求婚之前先卜合属相,再送哈达给对方家庭正式提出求婚。

  订婚

  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

  婚约证书一般请有才华能诗文的人起草,内容是写男女结合、互敬互爱、互相体谅、孝敬长辈,品德应当高尚,等等。也有的婚约书上写上今后财产继承事宜。这种婚约,是用诗歌形式写的,可以朗诵。

  订婚这一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并要送给对方父母养育女儿时"奶钱"。对方准备好茶酒招待来人。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以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

  求婚的人家献上礼物,也送还这一天所花的费用,还要进一块"帮典"(围裙)。送这一天的费用是因为男家求婚,本来一切费用自当男家负担,如今女方代办、,应当用钱补偿为谢。送"帮典"的意思是:姑娘自小不知磨破母亲多少块"帮典",送来这一块赔偿损失。敬完茶酒以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书放在高脚盘内,由一家证人高声朗诵,另一家证人认真校对。念完订婚书,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接着,两家父母对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订婚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尽情欢乐一天。离开时,女方家庭将哈达和回礼送给对方。

  藏族结婚习俗

  结婚

  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得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以及巴珠、嘎乌、手镯等装饰品,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明天过门打扮用。

  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这匹马的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这匹马必须是怀孕的母马。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达之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属于男方家的人了。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头顶上,这块璁玉藏族习惯称为灵魂玉,这样做,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

  女家送新娘时,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要出门时,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出门起程,领队是一个属相最好、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举着九宫八卦图的人;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新娘和伴女;最后是随同前来的人。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背水、背柴禾的,认为最吉利,应下马向过路者敬献哈达。要是碰到抬病人、倒垃圾、或背空筐子的人,这是不吉利,结婚后再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音"(大歌),新娘则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上吉祥的符号。男方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

  传统的进门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唱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和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佛像、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参加婚礼的人唱谐青,以示祝贺。主人献哈达,感谢众人。做完这些,新郎送新娘入洞房,其他人便尽情吃喝玩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三天。三天中,亲朋都可陆续来献哈达和礼物,主人款待酒茶,新娘不出房周旋。

  结婚前,女方家人选择一个吉利日子,全家前来祝贺,并正式移交嫁妆。移交仪式由男女两方代表主办,一人高声朗诵嫁妆清单,每念一种,女方代表便当场把物品交给男方代表。

  

  藏族婚礼习俗

  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的家庭形式。藏传佛教中的黄教严禁僧人取妻,而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

  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鸡刚叫头遍,新郎家的舅舅带上亲友便至新娘家迎亲,新娘由至亲及女伴陪送。新郎的村邻每家都会赠送一桶清水,从新郎家门前依次排成长龙,在进门的那只水桶旁。

  新郎会放置若干茶包,供新娘下马踏用,新娘下马后,送亲人会在每个水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谢意。新娘进门前,亲友还会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青稞粒,据说可祛魔除邪。

  新娘进门以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们生活美满富足,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祈求吉祥并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庆贺嬉闹,劲歌酣舞。推荐阅读:水族的禁忌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