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饮食服饰

关于客家饮食文化的知识

2015-06-29 14:03:16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客家是汉民族中颇具血性的族群。大家都知道客家和我们一些现代人说的话有些不同,那么在饮食文化方面又有什么不同呢?关于客家饮食文化的知识大家又了解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有关客家饮食文化的知识到底有哪些吧。

 关于客家饮食文化的知识

 关于客家饮食文化的知识

  客家饮食文化形成的因素

  1、风俗习惯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是传统的中原文化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因此客家饮食文化既受传统中原风俗习惯的影响,又受迁移过程中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客家民系受中原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文明。传统的客家地区首重耕作,不重商业贸易,客家人都把农业耕作当作是生存的根本。另外,客家人很讲究吃饭的礼仪,这也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筵席中繁文缛节尤多,无论是座位的安排,菜肴摆放的位置,还是席间挟菜敬酒都极讲究规矩,处处体现出别万等级、明人伦、昭穆有序的伦理思想。客家饮食礼仪处处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2、自然地理环境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  

  1)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从而影响食物特色人们择食多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地取材,越是历史早期越是如此。  客家饮食文化地处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融合当地土著文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多元移民饮食文化,具有“山、汉、客”等特色。客家饮食的烹饪原料以牲畜、河鲜、山珍、蔬果为主,广取博采,这些与客家居住所在的地形地貌复杂、动植物种类多样有关。 

  2)气候的冷热干湿影响人们饮食习惯和口味  客家地区在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冷暖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的气候特征。潮湿多雨的气候造成了客家饮食口味“咸辣醇厚见长,清淡味重兼具”的特点。…客家菜善用辣椒、姜、糯米酒和酱油。在传统的客家人眼里,辣椒和生姜不仅具有除腥提鲜、祛风除湿的作用,而且和糯米酒一样有激发潜能、增强免疫等强身健体的功效。辣椒与姜配合使用,辣味显得更加纯正,再加以家酿米酒和酱油,菜肴的主味突出,口味醇厚。这种复杂气候还使客家饮食文化中有了另外一种特色,那就是对食物有“冷”和“热”之分。客家饮食理念中认为,食物的特性有偏“冷”和偏“热”之分,饮食中要注意冷热的调和。

  3)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  客家先民从中原干旱气候和平坦的地形等自然条件下南迁到亚热带湿润的山区环境中,在这过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中原传统的烹饪技巧,一方面结合土著居民的烹调经验,经过不断的积累、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烹饪方法。客家菜除了有其他菜系常用的水烹、油烹、汽烹、火烹外,还精于古老的石烹(如瓜子、栗子等)、竹烹(如竹筒饭、竹筒豆等),并首创了盐烹,享誉世界的客家盐煽鸡就是盐烹的典型例子。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地区相对闭塞,菜肴的原料受到一定的局限,这就使得客家菜在烹饪时必须靠烹调方法的变化来弥补菜肴原料的单一,使得菜肴具有多种变化。客家饮食经常是用同一种主原料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多种名菜。如鸡,就有盐煽鸡、三杯鸡、白斩鸡等;如鸭,就有姜油鸭、莲子鸭、腊板鸭等。一道菜也往往是多种烹调方法的组合,如客家名菜梅菜扣肉就使用了煮、煎、炸、蒸、炖等多种方法。

  4)特殊的自然环境对饮食文化具有保护作用  客家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较少,因此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扰,从而保留了客家饮食文化自有的特性。

  客家饮食文化——客家菜特色

  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现今保留于农家或饭店酒家的客家烹饪技艺,仍有许多奇妙的手工作法。如酒法:典型菜例是玫瑰酒双鸽。其法是,将双鸽宰净,抹干,覆摊于瓦钵内,鸽下横放竹筷两根,使鸽身与钵底有一点距离,以畅热力,取玫瑰酒一杯置于两杯之间,然后整钵放入铁锅,加瓦盆作盖,取中火烧锅,鸽熟时杯中还存清酒半杯,但其酒味已荡然无存,只是鸽肉酒香扑鼻而已。此法仅见于客家菜谱,现时农家为更省时简便,在此基础上创出“三杯鸡”作法。《礼记注流》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捣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读枚,脊侧肉)。每物与牛若,捶反侧之,去其饵(筋腱),熟出之,去其颤,揉其肉。”此法在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称为“跳丸炙”,是因其弹性能跳而名。可见,客家菜系的“捣珍”技法,出自古人,来自中原。如此种种,更是简单奇妙:取一杯酒、一杯酱油、一杯水,混置锅内,锅半腰用几支竹筷支起宰好的整鸡一只,加盖旺火烧半小时开锅,即可食其甜香滑软的美味鸡肉。另外,现今客家烹饪技艺中,有许多做法,溯本追源,极其古老,在现代菜谱中独具特色,如东江肉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都说明客家烹饪术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勘称古意浓厚,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结晶。 推荐阅读:香味十足的陕西面食文化

  客家饮食的文化内蕴

  1、客家饮食民俗古风浓厚。探究客家菜系和客家饮食习俗,就会发现,不论是其烹饪技艺诸如“捣珍”、“酒”之类古法的继承和演变。

  2、客家饮食民俗中的养生保健意识尤为鲜明。客家菜用料讲究鲜嫩,讲究野生、家养、粗种;加工讲究煮、煲、炖,讲究粗刀大块,不破坏食物营养与纤维;烹调讲究原汁原味,不使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膳食讲安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理阴阳,清降补泻,并根据时令增减食物品种。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勤于探索养生之道,善于总结保健经验,注重利用自然中潜藏的科学道理。

  3、奇巧的烹饪技术是客家人勤劳、聪慧的结晶。生活的动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客家人在与自然斗争中,磨练出了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客家菜讲究功与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于奇妙中穷其食物之美味。“民以食为天”,客家人注重烹饪之术,正是其生存观的体现。

  4、客家饮食习俗反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其一俭朴好客。客家人平素饮食节俭,不事奢华,而待客则十分大方,讲究“六碗八盆十样”,菜肴实惠量足,盛器多用盆、钵、大碗,有古民遗风;其二尊老知礼。客家人设筵用八仙方桌,依辈份排座次,席间礼规繁多,吃鸡以鸡头敬老,上座留空位于已故先祖,以示敬礼,席间小辈给长辈敬菜敬酒等等;其三追求吉祥。如客家人筵席第一道菜上鸡,有“无鸡不成筵”之说,既取“鸡、吉”谐音,又取鸡为掌管人间吉祥之鸟之意。过年吃“团圆饭”,元宵吃汤丸,都为取“团圆”的好兆头。 推荐阅读:有关中国面食文化知识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