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饮食服饰

鼎与中国饮食文化渊源

2009-07-09 21:28:24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前几天在参与97层口罩兄《中国文明为啥避免将牲畜乳汁供人消费?》一帖的讨论中,列举了中国固有的两种饮料:酒和茶。回头想想,其实还漏了一种:汤(或者叫“羹”),这更是中国独有的吧?进而对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炊具:鼎及其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很感兴趣。现在勉强作一分析,由于资料太少,考证不足,意想的成分要多一些,但还是尽量客观,合乎史实。不妥处请大家指正。

  一、 夏商:鼎的产生与辉煌

  鼎最初的产生是在什么时候?个人认为应当在夏代初期,不知道考古方面有没有证据,但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其根据是:第一,关于大禹铸九鼎的记载。这在先秦古籍中被普遍承认,而且没什么疑问的。最集中的是在《左传》里,楚庄王北略中原,向周王朝问“鼎之轻重”,王孙满用不卑不亢的一篇著名说辞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涉及九鼎的由来、意义、形状、花纹、流传历史、与政权的关系等等,可见当时关于九鼎的存在及其历史基本是公认的。周王朝的文献应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第二,从商代中后期出土的鼎(如司母戊大方鼎等等),其规模、工艺、技术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没有上千年的发展与进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夏商贵族的饮食方式:一个大家族的全部成员(或者一个宴会的宾主)围坐在一个大鼎周围,把所有的食品、调料先丢进鼎里煮熟,大家说着弄着,将里面已熟的食物捞出来弄到自己的小餐具里,或者相互布菜。鼎越大,聚餐的人越多,标志着这个家族的地位和实力就越是高贵。吃饭比天大,尤其是社会尚不发达的时代,因此,鼎又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成了地位和力量的象征了。同时,大家聚在一起享用食物,确实是探讨问题和交流感情、加强凝聚力的最好方式,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习惯于通过“吃饭”的方式融通感情、探讨问题,我觉得与我们祖先的这种古老的进餐习惯是大有联系的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平民、贫民甚至奴隶是用什么炊具来作饭的?用鼎应该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性是陶器,不知道陶器在经常烧饭的时候会不会容易破裂。大概不会的,因为淘气本身就是高温烧出来的。

  鼎在商代达到其最高的辉煌时期,但一个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是饮食的丰富多样化。首先,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适合丢在一个大鼎里面煮的;其次,这样的大锅菜,即使味道再鲜美,因为口味单一,总有吃厌的时候。于是,烹调技术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 周:烹调技术的产生与鼎的“专业化”

  中国的烹调技术历史悠久,但具体产生在什么时候,恐怕难以考证了。个人认为应该是在商周时代。根据是:第一,商纣王时期,贵族穷奢极欲,十分追求“生活质量”,商纣王有“肉山酒海”,口味的多样化是很可能出现的;第二,考古证明,周代出土的鼎,无论在规模还是工艺上都源源比不了商代了。学者多解释为周的落后以及厉行节俭政策,这实在是很难服人的,因为周王朝在疆域和实力上都胜于前,即使一开始实行节俭,但后来的奢侈群住也不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当时贵族的饮食方式已经变革,“炒菜”正在逐渐取代“”“大锅菜”,因此鼎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了。第三,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要吃刀功很细腻的鱼,没有姜就不吃饭。可见在东周时期,烹调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甚至饮食文化都已经产生,没有长时期的发展,这也是很难想象的。中国人的口舌从此大享其福,可以想想,一经产生,烹调技术就在贵族之间风靡起来了。

  但是鼎并没有被人们忘记,一是因为传统的悠久与顽固性,二是因为,在享受丰富多彩的菜肴同时,大家也很难舍弃鼎里那鲜美的羹汤的味道。到周代,鼎除了仍然承担一部分煮饭煮菜的功能,其“褒汤”的专业功能也进一步得到深入开发。从那时其,羹汤就成了人们的又一重要食物了。据《左传》记载,前605年,楚国赠给郑国一些特产:“鼋”。郑灵公很高兴,马上叫重臣子公(公子宋)和子家来一起享用。在路上,子公对子家说:今天咱们一定能吃到好吃的,因为早上起来我的食指一直在动,以往每次这样都有口福,屡试不爽的!到了宫中,就看见厨师在杀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你们笑什么,子公就很得意的说了。没想到灵公很生气,吃饭的时候让子公在旁边看,不许享用!子公羞愤不已,用手指在鼎里沾了点汤,吮了一下,恨恨去了,从此君臣关系破裂,灵公想杀子公,倒被子公先动了手,把灵公杀了。还有一个故事,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说不投降就煮了,刘邦居然要求分“一杯羹”给自己,可见秦汉时期,羹汤已经是人们十分喜爱和经常享用的食品了。
  
  三、 汉以后:隐去身形,留下文化

  汉以后,顶作为一种炊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的影子早已深深烙进中国文化深处,挥之不去,直到现在:

  1, 文物和艺术。鼎的造型庄重华美,直到今天,艺术家依然以她为题材,创造出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艺术品。而出土的商周铜鼎,则无一不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

  2, 语言方面。在汉语里。“鼎”是庄重、分量、权威、高贵的化身。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力相助、扛鼎之力,等等。

  3, 饮食文化。三千年来,羹汤几乎成为中国人离不开的宝贝了,而且简直成了一种文化。唐诗有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说的是新娘出嫁三天要亲手做羹汤孝敬婆婆。现在,褒汤最勤的应算广东的客家人。前两天,一个大学室友从深圳来,他就是客家人,说是现在每天都要褒汤、喝工夫茶~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