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国地域文化藏文化

藏族的传统节日

2016-11-18 16:50:38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有什么藏族都有的传统节日呢?藏族的春节与我们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吗?藏族的历史文化是什么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藏族的传统节日的相关文章。

 藏族的传统节日  (多个请用","隔开) 外部链接:

藏族的传统节日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藏历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藏历年是一种节日习俗,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在藏历年中,其饮食风俗习惯,虽然吃的东西不同,但是过的习惯跟汉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饭,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年初一要预祝新的一年好运气,分别再拜年。初二回礼,相互送礼物,并且穿新衣服。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上九节(农历正月初九)

  流行于宝兴县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3、谢水节(农历三月初六)

  流行于冕宁县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4、 转山会(农历四月八日)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5、白马歌会(清明节前后)

  为白马藏人节日习俗。流行于平武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白马藏人能歌善舞,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汉区的春节期间举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入,他们萌生了创立自己节日的愿望。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82年举行办了首届山寨歌会。从此约定俗成每年举办一次。

  6、林卡节(藏历五月一日左右)

  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蓬,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树下支起白色的帐蓬,围上几块床单或塑料布,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打克朗球或聊天谈笑,还有的在绿草地上欢歌漫舞。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骞马、射箭等文体活动。

  7、采花节(历五月初五日)

  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 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8、赏花节(农历六月)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9、黄龙寺庙会(六月十五日)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黄色、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自然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渐形成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这里旅游。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围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形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10、观花节(农历六月十八)

  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11、赛马会(农历七月一日)

  流行于红原县等地。每年农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 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赛马不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 “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届时,该县及附近各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直到赛马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赛马活动。有集体比赛速度的,有分队进行接力比赛的,有表演跑马射箭的,有表演赛马技巧的,十分热闹。赛马结束后,人们就互相交换土特产品。

  12、沐浴节(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无

  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 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

  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13、望果节(秋收时期,历时一至三天)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 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 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

  

  最全藏族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表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藏语称“洛萨”,即“新年”之意。从每年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般持续一个星期。为隆重起见,人们从藏历十二月初便开始过年的准备工作。家家户户培育青稞苗,摆于佛龛茶几之上,预祝新年粮食丰收。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和两个彩色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以示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的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晚上全家吃象征团圆的面团吐巴(类似于饺子)。云南的藏族在个别面团吐巴里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每一样都有特定的含义,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吐巴,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大年初一,全家人早早起床,先精心梳洗打扮,然后点燃供灯祭祀神灵。接着大家按长幼次序排位坐定,长者端来五谷斗,每人抓几粒,向空中抛去,表示敬神,尔后每人再抓一点送入口中。长者依次祝大家“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祝“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大家吃麦片吐巴和酥油拌的人参果,互相敬酒祝贺。在有些藏区,初一早上一起床,人人都要喝一种放有红糖和奶汁的青稞酒,名为“关滇”。

  按藏族传统习惯,初一禁止扫地,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访做客。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才相互拜贺,共庆新年。藏历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林卡节

  林卡节,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篷,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树下支起白色的帐篷,围上几块床单或塑料布,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玩球或聊天谈笑,还有的在绿草地上欢歌漫舞。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赛马、射箭等民族体育娱乐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后来由于雪顿节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其为“藏戏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开始举行,节期约为一周(5-7天)。

  在17世纪以前,“雪顿”原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天有几十天禁止僧人出门,要行长净、安居之事,直到解禁。在开禁之日,僧人们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备酸奶进行施舍。喇嘛们除饱饮一顿酸奶外,还可尽情娱乐,此乃雪顿节之由来。到17世纪中叶,雪顿节里增加了藏戏演出,但宗教和文娱活动的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在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开始移至罗布林卡举行。市民及周围民众也被允许入园观戏,并进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模式。

  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等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客人于是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带着醉意和满意的心情,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

  如今的雪顿节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热烈。商业部门还在罗布林卡周围摆摊设点,进行商贸物资交流,使古老的雪顿节又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节日期间,在藏区的另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会同样热闹欢腾起来。

  朝山节

  佛教节日。传说藏历六月初四是释迦牟尼转四谛法轮之期。所以,为了纪念和庆祝这一天,人们提前一日穿戴一新,带着食物前往附近山寺巡礼朝供,求神念经,以求佛祖保佑。然后在野外草坪上开怀畅饮,尽情歌舞。藏语称朝山节为“珠巴泽西”,主要在前藏地区举行。

  传昭大法会

  传昭大法会藏语称“莫朗钦茂”,即“大愿法会”。每年的正月初三、初四日至十五日,拉萨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到市内,一切权力归哲蚌寺的铁棒僧人接管。公元1409年藏历正月,宗喀巴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在拉萨城内举行了一次宝物敬佛活动,即发愿祈祷大法会。宗喀巴圆寂后曾中断十九年,到二世达赖更敦嘉措时期开始恢复举行。

  达玛节

  达玛节是西藏江孜地区藏族独具风格的传统节目。据说第一个达玛节,是为庆祝江孜宗山的白居寺和八角塔落成而举行的跑马射箭比赛。沿袭至今,每年六月十日举行。届时,江孜藏族便聚集在宗山脚下,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表演和体育比赛,欢度达玛节。一般庆祝活动要持续一周时间。

  工布年

  工布地区的藏族,有着在藏历十月初一日过工布年的风俗。传说很早以前,有支外国军队入侵西藏,由于侵略军兵卒众多,当地人民无法抵抗,只好向各地求援。工布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组成了一支爱国军前去支援,他们踏上征途之时,正值九月,将士们惋惜没能喝上年节的青稞酒,没能吃上年节的点心,也没能烤上年节的青松之火。勇敢而智慧的工布人民便把藏历年提前到十月一日来过,将士们便义无反顾地出征了。为了纪念当年英勇应征的将士,每年的十月一日,工布人民都要献三牲,为将士们守夜。久而久之,十月一日过工布年的传统便形成了。

  赏花节

  赏花节是四川马尔康一带的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七月,这里的人民便带上青稞酒,来到山花烂漫、禾苗旺盛的野外,一边赏花,一边歌舞痛饮,欢度赏花节。赏花节除了赏花、品酒、歌舞这些传统节目外,还举行摔跤、赛马、打靶等活动。

  上九节

  上九节,是夹金山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夹金山下举行各种灯会,表演舞狮、舞龙等传统节目,在灯的海洋中,人们的欢声笑语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这时人们可以看到独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和令人忍俊不禁的高跷、“天鹅抱蛋”等杂耍。

  郎扎热甲节

  每年五月初四,四川阿坝地区的藏族牧民都要过郎扎热甲节。过节时,大家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到风和日丽、鲜花盛开的草原上游玩。他们在野外搭起帐篷,熬上砖茶,做好酸奶,然后尽情歌舞,人们盼望丰衣足食、永远吉祥。同时,借此节日在牧事间隙稍作休整。

  俄喜节

  “俄喜”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人民的古老节日。农历腊月初七举行。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西藏、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迁徙到木里一带富庶的地方。定居那天正是腊月初七,宁静的夜晚,明月当空。七姊星闪闪发亮,四周景色宜人,令人神往。大家聚集起来,唱歌跳舞,纵情欢乐,展望美好的未来。届时,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藏族人民,围着篝火对唱山歌,跳“锅庄”舞,歌声、踢踏声、乐器声交织在一起,别有情趣。正月十五,男女老少还有转山的习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时举行赛马、射击比赛,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罗让扎花

  罗让扎花(巴)是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原名,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他圆寂之日,所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白天请喇嘛念经,晚上家家户户点上许多酥油灯,摆上各种供品供佛。与此同时,各地寺院也要举行隆重的燃灯节,燃灯供佛。罗让扎花节盛行于青海一带。

  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相传很早以前的一个秋天,高原上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为了救黎民于苦海,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溪水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一条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变成了非常美丽健康的姑娘。从此,每年初秋季节,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高山上的雪水潺瀑流经长满雪莲等名贵药草的山坡,然后汇入条条江河中。此时的水最洁净,最能去污。届时。藏族人民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驱鬼节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古”即九(表示二十九日),“突”即面糊的意思。这一天,不但各地寺庙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跳神活动,而且家家户户扫净尘灰,将房屋布置一新。人们认为新年将到,一些妖魔赃物必须清除,以求新年风调雨顺、人寿粮丰。

  响浪节

  “响浪”是藏语安多方言的译音,“响”是“柴”或“薪”,“浪”是“采”。最初的意思是“采薪和打柴”。响浪节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民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六月四日至十七日,正当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夏季。届时,广大藏族人民云集在如茵的草滩和高山密林中,扎帐篷,宰牛羊,备香茶,设美酒,迎来送往,彼此祝贺节日愉快.英俊的骑手们骑着披红挂绿的骏马、牦牛接踵而至,参加赛马、赛牦牛、射箭和“大象拔河”等活动。青年男女在钹、锣、唢呐乐曲声中唱着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跳起欢乐的“锅庄”舞,演出藏戏,颇具民族特色。

  酥油花灯节

  每年正月十五,各寺庙的僧人及民间艺人,用酥油捏成各式各样的灯花挂在街道上。夜幕降临,街道上花灯闪烁,宛若群星降落。花灯上有五彩油塑的花卉,还有惟肖惟妙的飞禽走兽及人物。人们徜徉于灯海之中,狂欢起舞,彻夜不眠。灯会上还有木偶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塔尔寺灯节

  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相传他的胎衣就埋在此地,后来在上面长起一棵菩提树。宗喀巴圆寂后,人们在此建寺纪念他。经过400多年的经营,今日塔尔寺已形成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30余处建筑的古建筑群。大金瓦殿,是塔尔寺主要建筑,金碧辉煌,屋脊装有金轮、金鹿等饰物,殿内矗立着一座高达12.5米、裹满洁白哈达的银塔,供奉着高约丈余的宗喀巴神座。

  塔尔寺,藏语叫“拱本”,是十万佛像之意。塔尔寺灯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与中原的元宵佳节同时。届时,寺院举行法事。入夜,点起酥油灯,彻夜不熄。塔尔寺的能工巧匠,依靠灵巧的双手和新颖构思,用晶莹洁白、细腻松软的酥油和各种颜料,塑成各种争奇斗妍的花朵、千奇百态的珍禽异兽、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形态逼真的佛经传说和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精湛艺术,吸引着从各地汇集的数以万计的藏族百姓和中外游客。这些五彩缤纷的酥油塑品,在灯火照耀下,与金碧辉煌的殿堂交相辉映,可与城市元宵花灯相媲美。灯节期间塔尔寺讲经院还举行"跳神"等文艺活动,还在如意塔前举行“高跷会”。

  望果节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教主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届时,身穿各色藏袍、腰系彩绸带的藏胞打着彩旗,毕恭毕敬地抬着青稞穗、麦穗扎成的丰收塔,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敲锣打鼓,带着美好的祝愿,唱着颂歌,绕地头转圈,祈求丰收。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

  转山会

  四川康定地区的藏族人民将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定为有名的转山会。传说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有九龙吐水,为佛祖沐浴。每年转山会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康定,带着美酒佳肴,帐篷炊具,上跑马山拜佛,载歌载舞,祈年祷岁,预祝丰收。各地转山会时间有异,但内容大致相同。

  萨噶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是藏传佛教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圆寂、成佛的日子。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雄伟的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畔举行。后逐渐演变成游园和预祝农牧业丰收的群众性节日。届时,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朝拜过神佛后,纷纷来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龙王潭畔。春夏之交,潭水清澈见底,微风轻拂,碧波粼粼的湖面上荡漾着西藏特有的牛皮船。登上湖心亭阁,眺望青藏高原明珠——拉萨,别有情趣。湖边树荫下、草坪上藏族同胞搭起五彩缤纷的帐篷,铺上花毡,摆上烟酒茶糖,全家小憩。青年们聚在如茵的草地上,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尽情地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无穷乐趣。

  

  藏族的最传统节日是什么

  藏历年: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

  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

  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

  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