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八字推命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开国功臣宋濂曾写《禄命辩》一文,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命理学的历史渊源,一时关于命理的著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比较有名的而且质量较高的有托名刘基写得《滴天髓》,沈孝瞻的《子平真铨(quan)》,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等,其中又以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影响最大,口碑最好。
《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甚高:"自明以来二百余年,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汇总,几于家有其书。中间所载仕宦八字,往往及明季之人……特以其阐发子平之遗法,于官印、财禄、食伤之名义,用神之轻重,诸神煞所系之吉凶,皆能采撮群言,得其精要,故为术家所恒用。"
有了深刻的社会基础及芸芸众生的深信不疑,八字算命术才得以广泛的传播和深入人心。八字算命术以传统文化观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因此,我们要了解八字推命术的文化背景,正好要从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入手。
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解释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代哲人关心的课题。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就提出"究天人之际"这一问题。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解释世界万物关系及其变化的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思想逐渐扩充、演变,最后发展成包罗万象的表述自然和社会演变法则的思想体系,影响遍及各个领域。既然天地间事物的发生,发展与阴阳五行有关,那么作为作为一个小天地的人身,假如有可能推知他与生俱来的五行秉赋,不就可以测知他一生的发展前途了吗?古人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将人置于阴阳五行变化无穷的物质世界中,试图这样来推断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安慰对命运敬畏不安的心灵。因此,阴阳五行便自然成了八字推命术的主要依据了。万民英说:"五行化生,以成万物,可谓无穷而莫测者也。圣人立法以推命者,盖不能逃其数。" 五行化生还需阴阳配合才行,所谓"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化生也。" 五行与干支相配,才能由八字构成命局,命局中的五行生克相关,人的吉凶可由此而定,五行之气又分阴阳,阴阳配合,构成命局中的许多变化。干支里其实也分阴阳,可见阴阳五行说在命理中是深扎根基的。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五行相生相克,是推动世界变化不已的动力。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其生死旺相自然就纳入这个相生相克的系统中。我们看到命局中此生彼克,此克彼生,无不显示出生命的旺盛力量。
命理学同样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阴阳五行与四时四方相结合,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与春、夏、季夏、秋、冬相配置,与东、南、中、西、北相对应,由此结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生态系统。由于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天、人、社会)分别具有阴阳五行,故可以类相感,"同类相动",天人在由于五行框架内得以"合一"。可见这种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通过由于五行四时的相合而构成体系的,是以事物类的相似和数的相同为感应基础。由于天人感应论的影响,八字推命术中随处可见天人彼此相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换,人的吉凶祸福,社会的平安动荡都离不开天的运行和意志的约束。譬如算命家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的生长规律,人也只能在自然的相互生息中生长以致老死。春天万物葱荣竟秀,一派生机勃勃,人在这个季节出生,由于适应了自然规律,其生命力也特别旺盛,如是木命人逢春而生,更是妙不可言。也就是说,人的吉凶祸福与他出生的时间季节是密切相关的。
春月之木,犹有余寒,得火温之,始无盘曲之患,得水澜之,乃有舒畅之美,然水多则不温,水缺则木枯,必须水火既济方佳。至于土多则损力堪虞,土剥则财存可许,如逢金重,见火无伤; 假使木强,得金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