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二:匡正母亲造成的弊病,不可占问。
初九爻辞既称“父”又称“考”,而九二爻辞只称“母”而不称“妣”,可见是父已亡而母尚存。古时社会分工,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母亲所管辖的事局限在一家门户之内,本来不是男子应该干预的;况且母亲尚且健在主事,即便母亲有什么差错,做儿子的也不宜干预,因此说“干母之蛊,不可贞”;即使干预也要把握一定的分寸、限度,适可而止,卑顺委曲以求全,正如《象》说:“‘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九三: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有小的悔恨,没有大的过错。
这一条与初六爻辞的意思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四: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行动中出现麻烦。
本卦的主题在于“干蛊”——匡正弊病。如果没有能力和魄力匡正父辈遗留下来的弊病,反而对弊病采取宽容的态度,势必使弊病进一步蔓延、扩大,局面越来越不可收拾,更谈不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父辈的事业,因此说“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六五: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因此获得赞誉。
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继承父辈好的思想品德,发扬光大父辈的事业而获得赞誉,因此说“干父之蛊,用誉”。《象》说“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上九:不为王侯做事,以自己的事业为高尚。
本爻中的两个“事”,前一个用作动词,为……做事的意思;后一个是名词,指事业。高尚,也用做动词,以……为高尚。
匡正、发扬光大前人的事业,非一人几人之力可为,需要广致天下人材,尤其是对于家天下的封建帝王家族来说更是如此。但总有一些人因各种原因、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不愿意为王侯做事而退隐山林。如上所说,本卦所记述和反映的有可能就是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子承父业伐纣前后的历史。结合这一历史背景,本爻所述与伯夷、叔齐之事非常相像。
伯夷、叔齐原为孤竹国的王子,生性淡于名利权位,因为逃避王位而前往依附有贤德之名的周文王。可是,就在他们还在前往的路上,周文王死了。继位的周武王姬发,连父亲的葬礼还没有举行,就出兵伐纣。伯夷、叔齐之所以要投奔周,本来是想远离名利权位之争,找一个清净之地躲起来。一看这种情形,他们感到非常失望,对周武王的行为进行劝阻。《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周武王东进伐纣,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进谏说:“父亲死亡还没有下葬,就大动干戈,这称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讨伐国君,这称得上是仁吗?”伯夷、叔齐这话很尖锐,丝毫没给周武王留情面。武王的左右侍卫想杀了他们,姜太公加以阻拦说:“这是仁义之人呀!”把伯夷、叔齐他们劝扶到一边去了。周武王灭了商殷以后,天下都归顺了周人,但伯夷、叔齐对此感到羞耻,不接受周人供给的粮食,跑到首阳山隐居,靠采食野菜为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对于这件事情,孔子曾有过评价。《论语•微子》篇中载孔子语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其中的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与“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意思基本是一样的。这样的话,“不事王侯”就是说伯夷、叔齐不侍奉周武王,“高尚其事”就是指伯夷、叔齐 “隐于首阳山”之事。
《蛊》卦虽然是谈子承父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麻烦,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集团、一个国家中的新任领导同样也存在,相信本卦对于新任领导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和麻烦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