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著名的文化特色是什么呢?怎么分析背景最大的文化呢?有关于背景历史文化是怎么样的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北京的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
北京的文化特色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历史文化
北京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金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圆明园是我国最有名的皇家园林,园中山青水绿,在中外园林史上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万园之园”。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寝墓群,内有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尤其是现代发掘的明定陵,规模浩大,极为壮观。
庙宇
北京的宗教寺庙遍布京城,现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八大处等。道教的白云观等。伊斯兰教的北京牛街礼拜寺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中国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
燕京八景
燕京八景指北京旧时的八个景观,包括蓟门烟树(西土城)、卢沟晓月(卢沟桥)、金台夕照(金台路)、琼岛春荫(北海公园)、居庸叠翠(八达岭)、太液秋风(中南海)、玉泉趵突(玉泉山)和西山晴雪(香山、八大处)。北京地区八景的说法最早见金代古籍《明昌遗事》,此后历代方志包括《宛署杂记》(明)、《宸垣志略》(清)等对燕京八景均有提及,早期的燕京八景与之后的燕京八景略有出入,至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亲自主持修订了燕京八景的说法并下旨建造御书燕京八景碑,燕京八景的景观和描述才固定下来。
京剧
京剧是地道的中国国粹,深受京城老百姓的喜爱,走在北京的街头,经常可以听到路边传来抑扬顿挫的京戏段子。京剧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色,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京剧集歌唱、舞蹈、武打、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与西方歌剧有类似之处,所以被西方人称为“peking opera”。除京剧外,北京还有双簧、相声、评书、京韵大鼓等,样样堪称国粹。
胡同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于元朝,“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经调查,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里;最短的胡同,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而位于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国外友人众多,胡同两旁明清风格的建筑和各式各样的酒吧为北京增色不少。
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东南西北四面建房,合围出一个院子,院子的外墙又组成了胡同的边墙。院内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为厢房,除大门外,没有窗户或通道与胡同相连。四合院里宁静、封闭,是老北京的传统民居。散落在市区的名人故居和王府一般都是比较正宗的四合院,如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近年来北京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四合院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只有在二环路里还有两片较完整的四合院区。
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永定门、中华门、地安门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毁,而近年来又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城池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皇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或七座)、内城城门九座、外城城门七座,在民间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清朝灭亡后,北京城池逐渐被拆毁,除宫城保留较好外,现皇城城门只有天安门被保留,内城仅存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外城则完全被毁,只有永定门被重建。
京味小吃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
旅游景点
北京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其中有6处世界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的主要景点有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长城(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央电视塔、王府井商业街、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等。
北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演出、国际性的展会等一应俱全。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华丽的戏服、动听的唱腔、百变的脸谱,令人印象深刻。著名的长安大戏院、湖广会馆、老舍茶馆、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都常有传统的京剧演出。北京的夜生活同样丰富多彩,后海、三里屯、南锣鼓巷酒吧一条街就是很好的去处。
四合院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一座座青瓦灰砖的四合院之间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北京最具特色的是什刹海的胡同游,坐上风铃叮当的三轮车,穿过蜿蜒曲折的胡同,走进迷人的四合院,会让人真正领略到老北京的风韵。
北京文化十大特色你知道多少
1、地理环境特色:沟通与交流、雄踞北国,四通八达
北京地处燕山南麓,西拥太行,东临渤海,南压华夏,雄踞我国北方;同时还有历代建造的万里长城,重关峻口,“东西千里,山峻相连”。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接点上,“东西贡道,来万国以朝宗”,成为沟通三大地理单元的中间站,也是几千年来中原农耕文明与欧亚草原文明碰撞、融合的最前沿。从而导致了中原农耕民族与蒙古草原民族以及东北民族的冲突与交流、统一与融合,使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民族环境特色:从冲突、交融走向统一
从你死我活到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界处,是华夏族、汉族和北方少数部族共同生活的地区。自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北京地区居住着多个族群,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周朝时,北京地区得到一定的开发,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但多民族和平共居,则是这一地区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蓟为广阳郡治所。为防御北方匈奴人南侵,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蓟成为北方的军事重镇。自汉至隋,此地或为燕王、广阳王封地,或为幽州。隋朝时曾改名为涿郡,隋炀帝修通大运河,涿郡成为运河的北端,从此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隋炀帝三侵高丽,蓟成为兵马粮饷集结之地。唐太宗东征,也是在蓟城南郊誓师。后来安禄山出任范阳(即幽州)节度使,正是依靠这一地区的经济、军事实力发动了安史之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北京地区的历史进程。此后,这一地区成为汉族、突厥、契丹、奚、末曷、室韦、高丽、回纥、吐谷浑等各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
自五代、宋朝时起,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中原王朝势力衰弱。与此相反,北方、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却相继发展壮大起来。辽南京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发展程度、繁华富庶居辽五京之首。而以南京为代表的燕云农耕区,不仅是契丹“番汉分治”的统治中心和贸易中心,也是契丹人汲取汉族文化,南下逐鹿中原的基地。辽南京传统的生活方式渗入契丹草原文化的因素,产生了面貌一新的城市文化。随着南京在契丹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与影响也由地区性的行政首府逐步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过渡。
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改称中都。女真人分批迁入中都和中原汉地,与原辽、宋各族杂处错居,逐步汉化,接受了农耕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海陵王迁都中都促进了当时的改革,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从而为北京成为全国的首都奠定了基础。
元朝与清朝也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要想有效地统治全国,必须与汉族的统治阶级结成联盟,并且不能以他们的龙兴之地作为全国性的首都,无论是东北的会宁府、沈阳,还是漠北、漠南的和林、开平,都不足以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多民族国家之都;甚至河南的开封,江苏的南京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勾通南北、团结各族、统一全国的任务。850余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北京才是最合适的“民族融合,祖国统一的中华之都”。
3、城市建筑特色:汉制为主,联合共建、中轴布局,象天法地
董家林古城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城址。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燕国统辖疆域达到极盛,商贸经济遍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蓟城是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中国的名都。从蓟城到广阳郡再到幽州,其城市建筑主要受中原的影响,基本上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城市,它为辽代南京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38年,契丹(辽)升幽州为南京,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1151年,海陵王下诏迁都,令张浩等在燕京故城的基础上,参照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改造、扩建新都城。1153年三月,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并更名为中都。为对新都起到固本培根的作用,1154年又将金祖宗陵寝迁于中都。海陵王迁都不仅是北京建都之始,客观上也适应了经略中原和民族融合的需要,对金的发展和燕京地区的开辟具有积极意义。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至元八年(1271),正式建国号为大元,次年,改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城就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大都的总体布局,采取了传统的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机构形式。在规划格调上,则因据太液池和积水潭确立宫及主体市的规划位置,形成了宫南市北的格局。元大都的规划与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把儒家政治理想蓝图付诸实现,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背市。北京旧城的城建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经典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并为世界所少见。它突出反映了如下几大原则:
辨方正位,为天下本;中轴布局,左右对称;象天法地,敬天法祖;阴阳八卦,天地相合;龙的世界,君权神授;阴阳五行,象形化生;城门宫殿,取意乾坤;九坛八庙,阴阳相交。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从此,中国的中央王朝数百年来定都于此,北京的都城文化日益走向成熟与繁荣。为营造帝都北京,明朝疏浚了连接江南的大运河,水陆交通更加通畅,各地的商品和物资川流不息地运到北京,北京成为全国物资交流的中心。京城逐步形成独具东方神韵、富丽繁华的大都市。满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空前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北京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康雍干时期的北京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富庶、繁华、壮美的大都市。
4、宗教文化特色:海纳百川,众教并存,和谐共居,取长补短
应有尽有、和谐共存,是北京地区宗教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佛、道、儒三教合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含天主教)、萨满教、摩尼教乃至民间信仰的小宗教等,在北京地区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建筑或一定的遗迹。
魏晋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蓟城地区,蓟城成为佛教重要的聚兴地。契丹族原来信奉原始的萨满教,随着王权的确立和统治的需要,佛教在辽地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从元朝成吉思汗、忽必烈起,就尊重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允许各种宗教在元朝的首都自由收徒传教,自行建筑庙堂、宫观、礼拜堂和清真寺等,它们是北京地区民族交融及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兼容并包的中华帝都文化的文物遗存。它促进了宗教文化的繁荣。比如邱处机倍受成吉思汗赏识,雪山归后,赐居燕京太极宫,即今白云观内的邱祖殿。
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的第一座大型道观。后来,忽必烈尊八思巴为帝师,将藏传佛教萨迦教奉为国教,在北京建造了白塔寺等藏传佛教寺庙。而居庸关券洞、券面及券顶刻有佛教题材的浮雕,券内壁上刻有6种文字的宗教经文。护国寺金刚殿、香山卧佛寺铜卧佛、双塔庆寿寺出土的海云碑则反映了元代佛教的兴盛。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元代称其教徒为“也里可温”。房山十字寺遗址是目前中国现存的唯一景教寺院遗址。牛街礼拜寺为元代伊斯兰教在大都活动的中心,也是北京目前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
明朝的北京,一如前代,多种宗教盛行。清代统治者对宗教的政策也是兼容并蓄,寺庙宫观遍布京城内外。对藏传佛教尤为尊崇,兴建了许多喇嘛庙。其中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庙宇,是蒙、藏地区活佛僧众在京礼佛的主要寺院。伊斯兰教建筑则有东四清真寺,马甸清真寺。天主教建筑有南堂、东堂、北堂、西堂等。在北京的历史上,虽然也曾经出现过佛、道之争,但北京地区的各教各派基本上是相安无事,互相尊重,互不干预。宗教与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交流、融合,应该是解决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建立和谐社会的比较理想的办法,北京地区宗教与民族的和谐相处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5、民俗风情特色:多元化、多层次,四方会同,垂范九州
从语言文字到生活方式,从日常礼仪到婚葬嫁娶,从民俗信仰到年节礼俗,北京地区一直经历着矛盾与冲突,交融与改变。进入北京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面临的是汉族长期生活和统治的***大海,一般都像女真人那样“浸忘旧风”,“惟习汉人风俗,不知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军事力量强大的征服者最后被农业文化、儒家文化所征服。但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使汉文化发生变异。
有的学者认为,北京民俗是多民族长期融合、凝聚的结果,它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其二是民族、信仰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风俗民情;其三是,北京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政治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充实和更新;其四是北京民俗文化,大多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其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影响比较突出;其五,北京是我国近千年来的首都,是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文荟萃,故而民俗风情也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
6、文物遗存特色:多元一体,集珍荟萃,东方明珠、世界之最
北京地区的地下遗存无比丰富,从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到四、五万年前的新洞人,两万七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再到两万年前的王府井人,一万年前的东胡林人,以及代表新石器时代的上宅文化、镇江营一期文化、雪山一期文化等,它说明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北京地区不仅地面文物古迹众多,而且地下的文物埋藏也十分丰富多样,贯穿了从远古到近代的文化遗存层面,这在世界城市考古中也是很少见的。
北京地区的文物古迹已有一千余项被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5项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0余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0余项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又确定了40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7、经贸文化特色:保证供应,服务宫廷,老字商号,名满京城
北京地区的经济与商贸文化也具有明显的特色:以崇尚“仁、德、礼、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作为立身之本,从贾之源,在经商中坚持诚信为本、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冲破了儒家言义不言利的道德樊篱,建立起了重利尚义的价值观,恪守商业道德,不以利害义。此外悠久的历史和京韵文化也打造了京商文化鲜明和独特的异质性:“和”文化造就了京商的平和和稳重,恬淡和安闲。
礼仪之都的繁缛礼节被京城的商人们所发扬,使北京商人以热情周到,有礼有节而著称;北京的商人们重视规则,大多数店铺都逐渐形成了较为严格且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些基本商业行为规范;老北京商人在经营中还处处体现着浓浓的人情味,把友情的相互渗透、彼此交流作为维系良好生意的最佳方式;作为著名的文化古都,北京浓浓的文化氛围自然造就了京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北京这座以官员贵族为本的消费城市中,保证供应,服务宫廷是经贸事业的主要任务,其经营范围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如药店茶庄、饭店小吃、食品百货、文化娱乐等各行各业。其中有些店铺商号世代相传,名声越来越大,被人们称为“老字号”。应运而生,与时俱进,济世养生,满足官民之需,是它们创业和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名牌意识,绝技绝活,一招鲜吃遍天,是它们成功的主要诀窍;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合股或独资经营,世代相传,是它们主要的经营模式。
以质量求生存,以技艺超群求发展,“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座右铭和职业道德。它们是老北京帝都文化的缩影,其经营观念、商业道德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如今,这些老字商号不仅在服务首都、带动全国乃至影响海内外方面大显身手,而且成为北京文物古迹旅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游客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8、皇家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皇家文化的缩影
皇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封建文化的发展方向。天人合一、敬天法祖,唯我独尊、专制独裁,典雅豪华、奢侈腐化等,可以看作是皇家文化的几个基本特征。北京的文物古迹可以说是中国皇家文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独一无二的皇家宫殿坛庙,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帝王陵墓等,更是国内外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或望尘莫及的。它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皇家文化的缩影。
9、文学艺术特色:百花齐放,名传天下-京味、京腔与京剧
北京的文学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最早的文学记录《燕丹子》,唐人《玉集》中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山海经》中的文学描写,《史记》中关于幽州、长城沿线的文学描写包括“李将军射虎”等,建安文学时期关于蓟城的文学艺术如曹操的《苦寒行》、《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陆云的《北游幽朔城》,唐代的幽州文学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高适的《蓟门行》等,无不体现了祖国的北国风光,反映了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发展到辽、金、元时期,这种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因素就进一步明显和加强了。比如辽代的幽州文学,苏辙的《游桑干》、《眉山集》;金代的诗词、诸宫调、著名诗人元好问的诗词以及书法、绘画、歌舞、佛道诗文等;元代的名诗《黄金台》、著名诗人刘因、王冕、萨都剌、虞集等人的作品,元大都绘画、小说、讲史以及宗教作品等。明清则形成了带有北京地方特色和民族融合特色的京味文学,包括《金瓶梅》中的北京语、《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的京味、京腔,子弟书,京味小说《镜花缘》以及说唱艺术等。
北京的戏剧从元杂剧的辉煌、明清传奇的鼎盛、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地方戏的五彩缤纷,分别代表着中国戏剧史上三个黄金时期。北京地区戏剧的发展则与这三个黄金时期息息相关。比如宏大壮美的元杂剧,从元曲第一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到《西厢记》,马致远、纪君祥等人的剧作,昆曲艺术扎根北京,盛世元音,南洪北孔,花部的地方戏,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等,无不反映北京地区戏剧的特色,同时在各地又起到了引领潮流的作用。
10、育才选才特色:“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校与书院是中国古代到近代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京师文化与地方文化传播与交汇,古老文化与近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沟通的场所。古代的北京官学发达,辽、金时期的官学即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元明清的国子监成为全国的最高学府;而地方官学、八旗子弟学校等也很有影响。学校为科举服务,“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北京地区育才选士的主要特点。
但自古以来,北京地区书院很少,它反映了天子脚下文化上的专制主义,不允许异己思想和民主思想传播。但在近代,在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北京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却迅猛发展,很快就成为全国的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和学校最集中的地方,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则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的学校教育既是全国学校教育的中心,又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北京有哪些有文化特色的景点
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燕国开始修长城起,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今天见到的是明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城墙高平均7.8米,顶宽7.8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在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居住过24个皇帝。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被称为“殿宇之海”,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一条从午门、三大殿、后三宫直达御花园的钦安殿和神武门的中路,构成了整个故宫的中轴。这个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在紫禁城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紫禁城4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
故宫博物院内陈列我国各个朝代的艺术珍品,是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
天坛位于正阳门南。它始建于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春季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祈天的地方。遵循“天圆地方”的说法,这里的建筑多呈圆形,唯两重坛墙北圆南方,园丘坛和祈年殿的外沿围墙呈方形。
天坛占地260多公顷,比故宫要大两倍。布局严谨精美,艺术高超奇特,色彩调和瑰丽,是古建筑中出类拨萃的代表。主要建筑分两组:一组是祈年殿、祈年门和皇干殿,另一组是皇穹宇和圆丘。
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和它前面的两座华表的典雅形象,组成了国徽的主要部分,天安门已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红色的天安门座落在北京城正中,通高33.7米,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建于明永乐18年(公元1420年),明朝叫承天门,清顺治8年(公元1651年)重新改建,定名为天安门。封建帝王外出举行重大典礼、亲征、迎娶皇后都从此门出入;城楼上是颁发诏令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新中国诞生了。
天安门广场占地44万平方米,由旧时的皇宫广场扩展而成。广场中央凌空矗立着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鸟瞰天安门广场,可看到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自南而北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旧封建帝王政权中心的显示。紫禁城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殿(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都建筑在这条中轴线上。
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现在的颐和园是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总称,总面积290公顷。全区布局可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和风景浏览区三个部分。政治活动区以仁寿宫为主体,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的地方;风景浏览区是以万寿山为中心,分为前山、昆明湖、后山三部分;乐寿堂是其寝宫。
颐和园计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长廊728米,彩画8000余幅,是其它苑圃所不可及的特色和长处,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胜之一。
园明园?
“万园之园”园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
园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先后共构筑园林景区140多处,楼台、阁、殿、轩、廊等建筑16万多平方米,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占地约347公顷。园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图书。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雍和宫
雍和宫是全国除西藏地区以外,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喇嘛教寺庙。
雍和宫在北京市区东北安定门内。原为清世宗胤?府第,修建于康熙33年(公元1694年),当时名叫雍亲王府。雍正3年(公元1725年)改名为雍和宫。主要建筑物是五进大殿,一进天王殿,二进雍和宫正殿,三进永佑殿,四进法轮殿,五进万福阁。这五进大殿殿宇巍峨,乞势轩昂,还有着不同于一般寺院的行宫气势。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的13个皇帝的陵墓群。
?位于昌平县天寿山脚下。陵园面积40平方公里,外围筑有40公里的城垣。从1409年兴建第一座陵墓起,至1644年明朝灭亡,这项工程延续了200余年。十三陵墓群内有长陵(成祖朱棣)、献陵(仁宗朱高炽)、景陵(宣宗朱瞻基)、裕陵(英宗朱祈镇)、茂陵(宪宗朱见深)、泰陵(孝宗朱佑樘)、康陵(武宗朱厚照)、永陵(世宗朱厚?)、昭陵(穆宗朱载?)、定陵(神宗朱翊钧)、庆陵(光宗朱常洛)、德陵(熹宗朱由校)、恩陵(思宗朱由检)等。
十三陵墓中以长陵规模最大,建得最早,保存也最完整,距今也有500年历史了。献陵最朴,景陵次之,思陵最小。
北海公园
位于故宫西北。北海占地70余万平方米,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北海及其南面的中海和南海均为皇城内最重要的皇家园林,因位于紫禁城西,当时统称为西苑。琼华岛是北海景物的中心,也是历代帝王心目中的海上仙山。清顺治8年(公元1651年)在琼华岛山顶建喇嘛塔(白塔),山前建佛寺。北海北岸布置了几组宗教建筑,有:小西天、大西天、阐福寺,西天梵境等,还有五色琉璃镶砌的九龙壁,两面各有蟠龙9条,戏珠于波涛云际,造型生动,色彩明快。园内还保存有文物铁影壁、一座16面多角形塔式石幢、495方历代著名书法家真迹、万岁山团城和承光殿玉佛等。
国家博物馆
动物园
其中一种安排建议
以前也经常有外地的朋友问去北京都该游览那些地方,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故宫、长城、天坛等几个地方。可是这几个地方能够代表北京吗?今天我给了自己一个命题:如果一个带有中学生或者小学生的亲子之家来北京游览一周的时间,应该推荐那些游览内容呢?以下是我的答案。
首先,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著名古都,因此反映古都历史的景点必不可少。但是北京有历史的景点太多了,不能面面俱到,只选择有代表性的故宫、天坛和长城。
其次,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的杰作,颐和园、北海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
第三,北京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集中了全国的文化精英和精华,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国美术馆都代表了这一方面的最高水准,非看不可。
第四,北京长期形成的独特文化,胡同、四合院、京剧不容错过,现在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也应该体验一下,前门、什刹海和后海一带是体验北京文化的好地方。
最后,美食也是旅游的重要内容,古都北京融合东西,有很多美食可以享用。烤鸭、宫廷仿膳最具代表性。
如果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一个星期之内,以适度的经济条件作保证,我会这样筹划。
第一天
如果到达北京的时间不太晚,安顿妥当之后,傍晚时分到天安门广场,融入全国各族人民之中,看降旗仪式,华灯初上之际,在拂面的熏风之中回到驻地。建议住在前门附近,那样可以步行回去,早点休息。
第二天
早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国旗是在太阳初升的时刻升起的。日出之前赶到人民大会堂东北角,也许有机会领略到“东方红,太阳升”的景象呢。秋分之前,太阳是从东方偏北方向升起的,天安门背后的天空渐渐明亮,天气好的话就会看到朝霞或者曙光,运气好的话也许会是彩霞满天。太阳快升起的时候,找一个理想的位置看升旗。
升旗仪式后,广场上散散步,找个地方吃早饭,然后买三明治或者汉堡包和水,这是中午的午饭,今天一整天在故宫里度过。广场东侧和南侧有很多吃饭的地方,可以去广场东南角的“永和豆浆”。
然后,跨过天安门前金水桥,沿天安门、端门、午门到故宫,在故宫开门第一时间进入故宫,建议租用一个语音导游机,在午门租借到神武门出门后还回。还建议事先到网上故宫浏览一下,搜集一些关于故宫的资料,掌握开闭馆时间和展示活动的时间安排。这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两代皇宫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看了,中、东、西三路都仔细看看,累了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门票挺贵的,进来一趟不容易,我身边有许多人至少10年没有进过故宫了,还有20多岁的年轻人从来没去过故宫。我倒是经常想起来到故宫看看,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把一天的时光交给故宫不算多。
夏季,故宫下午5点闭馆。闭馆后从神武门出来,去景山公园。看看崇祯皇帝自缢的那棵槐树,然后登上万春亭,俯瞰金碧辉煌的故宫,如果天气晴朗,可以欣赏夕阳投给故宫的一抹金色余晖。
这一天比较辛苦,午饭也是凑合的,晚饭犒劳一下自己吧,去前门全聚德烤鸭店。虽然鲁菜馆里都会有烤鸭,但是全聚德烤鸭已经成为北京招牌,不应错过。
第三天
上午去国家博物馆,主要看中国通史陈列。书本上的历史往往是枯燥的,通过图片和实物看历史则生动的多。如果孩子刚好上中学,这个通史陈列一定要看。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都在这里展出,全国各地出土的文物中的珍品,许多原物收藏在国家博物馆,而在出土地点展出的往往是复制品。
下午去天坛公园吧。北京有很多皇家祭祀的场所,祭天的天坛、祭地的地坛、祭五谷丰登的社稷坛(中山公园),天坛比较有代表性。窥视一下帝王们的精神世界,站在圜丘上对天许个愿,在回音壁说说悄悄话,看看北京的标志之一--祈年殿。
晚上,如果住在前门一带,就在附近转转,那里的胡同是旧京的缩影,有很多老字号餐馆,还可以找个茶馆坐坐。
第四天
上午去北海公园。如果孩子是小学生,还应该划划船,唱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相信孩子一定会理解什么叫“幸福”,比说教100遍“生在福中不知福”效果强100倍。家长也能唤起童年的回忆和感慨,说不定悟出人生道理、迎来人生的新转机呢。
别只去琼岛,找找燕京八景的“琼岛春荫”碑,到北岸逛逛静心斋,看看九龙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午饭去琼岛上的仿膳饭庄。这里是宫廷料理,从前皇帝才吃得到的,尝尝慈禧太后喜欢的小窝头。这里唯一的缺点的价钱贵了点。
下午去什刹海一带逛逛。从北海公园后门出来,步行到北面的什刹海。体验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文化。参观一座名人故居,名人的故事和典型四合院就一块儿都看了。有时间、有体力的话可以去后海北岸的宋庆龄故居参观。不愿意去也没关系,随便晃荡到黄昏,后海一带将上演新北京文化的大戏。这一带是近年来北京小资们热衷的地方,酒吧、年轻人、动感、时尚。虽然有些浮躁,但看看总可以吧。
去烤肉季吃晚饭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五天
当然是去长城。虽然古老的长城绵延万里,不仅北京才有长城,但是北京周边的长城观赏性比较高,游览设施比较完备,交通比较方便。北京周边有好几处开放的长城,但是推荐去八达岭或慕田峪,理由是交通方便。
去八达岭,当然可以称作“游”字头的公交车,但最好的办法是到北京北站(西直门火车站)乘火车去,路上还路过詹天佑设计的我国自主建设最早的一段铁路。去慕田峪的话,就乘坐“游”字头的公交车。尽量不坐“一日游”的车。
有人把八达岭长城和明十三陵作为一个系列项目。十三陵是明朝的帝王陵,保护得比较好,长陵地宫已经开放。但是我个人认为,十三陵可去可不去,不如在长城多呆一会儿,爬一爬敌楼,让孩子知道什么叫壮观。
第六天
去动物园和颐和园。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北京动物园是中国最好的动物园,尤其要去熊猫馆。动物园是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了。动物园北面还有一座现代化的海洋馆,只是票价比较贵。
动物园一带有很多车去颐和园,还可以到北京展览馆去坐船,走水路去颐和园。颐和园是非常气派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
第七天
美术馆和王府井。如果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馆藏作品就再好不过了,那些都是中国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该吃得吃了,该玩得玩了,也该讲究一点文化享受了。如果是小学生,而美术馆又没什么像样的展览,就去中国科技馆。科技馆里有很多寓教于乐的科学技术知识展览,许多内容可以动手实践,孩子很定喜欢,大人也会学到不少知识。
下午逛逛王府井吧,我实在想不出北京有什么非买不可的东西,但号称金街的王府井毕竟是中国商业的一个缩影,随便逛逛呗。看见合适的纪念品就买一些,做个纪念。
二、很值得去的场所
国子监、中国美术馆、王府井、西单(西单文化广场及图书大厦)、军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炎黄艺术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山公园、历代帝王庙、恭王府、北京天文馆、中国科技馆、中央电视塔、中华世纪坛、香山、皇史宬、什刹海、毛主席纪念堂
三、有时间可以安排的地点
碧云寺、卧佛寺、香山公园、周口店、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宋庆龄故居、世界公园、大观园、北京游乐园、北京古观象台、保利艺术博物馆、白云观、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警察博物馆、中国邮政博物馆、大钟寺、朝阳公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如果有适合的展览)、国家图书馆、琉璃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