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俗礼仪

京族的民族风俗

2016-01-29 13:38:22 作者:azg168 风水网

  京族的人们对于在结婚上,都是需要和本族的人们通婚的,和汉族或者是壮族人们通婚的情况比较少,对此京族的民族风俗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京族的民族风俗

京族的民族风俗

  京族传统民族风俗

  京族的婚恋习俗1.择偶

  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京族的传统婚姻绝大多数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与邻近的汉、壮民族通婚的很少。一般同姓不婚,严禁姑表婚,若有违反,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青年男女的婚姻,大都是由父母包办,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家庭为了劳动力的需要,或招婿上门,或买童养媳(长大后“圆房”)当然,男女自由恋爱也是有的,由于平时经常集体“做海”,特别是在“哈节”这种盛大的传统节日里,青年男女欢聚游乐,相互酬唱,从而彼此间增进了解,建立感情,以至谈情说爱,但是,不论男女恋情有多深,最后还是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并通过“蓝梅”(京语,即媒人)出面,按一定的礼仪程序行事方能结合。

  2.订亲

  在京族人看来,订亲就是订下终身大事。一门亲事一订下来,一般不会轻易反悔。因此人们对订亲十分慎重,其礼仪也相当复杂,大致过程是:(1)合“年生”。取男女双方的年庚去给算命先生占卜,看命是否相合可以婚配。若相合者,就把女方的年庚留下来;若不相合者,则交媒人退还女方家。(2)定彩头。将留下来的女方的年庚置于祖宗的神案上,以验其征兆,期限有三天七天不等。在此期间,若家里有人患病、家畜死亡或碗碟碰烂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便认为不吉,得把年庚退还女方;若平安无事,则认为吉祥,得到了祖宗默许,便可婚配。(3)报命好。定彩头获吉利后,就请媒人向女方家报讯并议聘礼。所议的一般是酒、米、猪肉、鸡和身价钱的多少。然后男方家把聘礼送给女方家,从而确定了这门亲事。

  京族的这种订亲方式及其过程,显然,是受汉族封建婚姻礼俗的影响而形成的。按其本民族民间所流传的订亲方式,倒是另一种极其简便而有趣的做法,即“蓝海”传歌对花屐。“蓝梅”作为桥梁或引线,为男方和女方两家传歌送屐(每方一只),若双方相互递送的彩色本屐合起来正好是左右配对,就认为是有缘分,是天意的,可以结合;若不配对,就认为命相不合,相聚无缘。这种做法,完全听从神灵的裁定,相信命运的安排。

  3.迎亲

  迎亲是京族婚姻最隆重的仪式,其过程如下:(1)送日子。男家在迎娶前一月或数月,择定“开容”和接亲的日期,用红纸列单,由媒人送至女家。若女家认为婚期过于急迫,便退回日子单,由男家另择日再送;若女家同意,则将日子单留下,准备完婚。(2)哭朝。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或七天就开始哭嫁。一哭叹父母,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二哭叹叔婶兄嫂,诉说他们平日给予的教育帮助;三哭叹同伴姐妹,诉说友情和惜别。(3)开容。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由一位夫妇双全、有子有女的妇女,在堂屋用红线为她夹去面部的汗毛,并涂上脂粉,意为从此要以新的面容为人妻做人媳了。(4)认亲。接亲的前一天(或当天),新郎前往女家正式“认亲”,拜见岳父母,拜见时要取半跪式,头向左侧,不能正视,以示孝敬。礼毕即返回。(5)接亲。新郎认亲回来后,男家即组织接亲队伍,并带上两三对预先挑好的男女歌手。女家关上大门,在路口设下三道彩门,每道门都用彩带或红绳来阻拦接亲队伍,并派歌手把守,这称为“歌卡”。接亲队伍必须通过对歌,而且要对得让对方满意,才能通过“歌卡”。三道“歌卡”全通过后,女家的大门才敞开。接着进行欢宴。宴毕,新娘由最亲的兄北背出门,由接亲和送亲的队伍陪同步行到男家,不坐花轿。一路上,走走停停,歌声不绝。(6)拜堂。新郎和新娘,男左女右双双先跪拜祖宗,再跪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并唱《结义歌》。最后,新郎和新娘用托盘把槟榔敬献给父母、长辈们及众宾客。礼毕,新郎新娘共入洞房。洞房里,由一位上有公婆下有儿女丈夫健在的妇女来铺床,边铺边说彩话,以图吉利。(7)回朝。新娘过门后第三天,和新郎一起,携带鸡鸭和糯米饭回娘家拜见父母,住一晚后返回家来。

  4.离婚

  京族离婚时,只要双方同意,就由男方写一张离婚书交给女方收执为凭即可。写离婚书不能在屋里写,要到屋外草坪上写,写完后把笔砚一起扔掉,认为留着它是不吉利的,怕以后还会再离婚。若是女方提出离婚,则由女方将男方“过礼”所花的费用或全部或部分退还男方;若是男方提出,女方就无须退还,但要男方出具离婚书,这样她既可回娘家住,也可再嫁。寡妇改嫁时,要退一些身价钱给公婆或夫家叔伯,否则,人家不敢和她结婚。改嫁不能从家中出门,必须到圩场或树林中等候迎娶,以免家中再发生什么不祥之事。到了五十年代,因为有了《婚姻法》,京族传统婚姻中的许多清规戒律都逐渐被废除了,许多习俗礼仪也随着社会的变革,或消失,或发生了改变。 

  京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京族的饮食习俗过去京族人一般以杂粮为主食。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芋头、狗尾粟、鸭脚粟等。把玉米磨成粉状或碎粒(红薯、芋头则切成碎块),再掺进少量大米熬成一大锅稀粥,一日两餐或三餐,很少能吃到大米干饭,生活是极为困苦的。然而,他们却在饮食习俗方面有许多独具风味的传统食品,而且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

  1.糯米糖粥

  京族人普遍喜欢甜食,特别喜欢糯米糖粥。其煮法很简单:将糯米淘净水煮,至将熟时,加糖再熬,至米烂水有胶质即成。若煮得好,那糖粥亮晶晶、甜润润、香喷喷,很是诱人。逢年过节,京族人都要吃糯米糖粥;祭神祀祖最不可少的祭品也是糯米糖粥;平时家中来客,主人免不了要捧出糯米糖粥来招待,要是一时拿不出,也会将就一下,来一碗红薯糖汤、粉丝糖汤或绿豆糖水。

  2.“风吹糕”和“白糍糕”

  这是京族颇有风味的一种传统的粮食制品。“风吹糕”是用糯米浸泡使其发胀后,水磨成稀粉,然后用勺子舀到直径40厘米左右的篾托(现已多用薄铝制成)里,大火蒸熟成一面一面的薄粉膜,再撒上一些熟芝麻,晾干后置于炭火上烘烤而成。因经过烘烤,它变得又薄又轻,几乎像透明的薄膜,风吹即飘起,故名。其味香脆爽口,是待客和探亲访友的上好风味食品。“白糍糕”也是先把糯米浸泡,水磨成稀粉,用布滤成半干,然后搓捏成一个个如鸡蛋大小的汤圆,内包糖馅,用水煮至它浮上水面不久即熟。这大多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全家边守岁边做好煮熟,待新春到来时,先用以供神祭祖,后拿来和糯米糖粥一起吃,以示祝福:生活甜蜜人长寿,偕老白头如“白糍糕”。

  3.鲇汁

  又称“鱼露”,是一种味道鲜美的上等鱼汁调味品,每年农历3—6月进行生产。其制法是:用一只洁净的大瓦缸,缸底凿一小孔,嵌入一根装有塞子的导汁管,缸内垫一层稻草或沙包作为过滤层,然后把洗净的鲇鱼(其他小鱼次之)和盐巴,按3:2的比例,一层鱼一层盐地叠入缸内,装满后压平缸面,并加盖密封。经一星期后,将导汁管的塞子拔开,缸里的鲇汁就涌流出来了,每缸可分三次采汁。推荐阅读:独龙族的民族风俗   

  京族民族风俗有哪些

  京族的丧葬习俗京族人对葬礼是非常重视而谨慎从事的。因为他们认为,阴间和阳世是相通的;阴间的亡灵和阳世亲眷仍有某种联系,搞好葬礼,彼此可平安无事;若搞不好,就会让亡灵受苦,又给亲眷遗患无穷。在京族习俗中,5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称为“正寿”,当按正常的礼仪办丧。其过程大体是:

  1.报丧。老人断气后,孝子要在旁边守护,待法师查阅历书确定无“重丧”之后,方可哭丧举哀。倘有“重丧”,法师要另作法事杀鸡代命以“解犯”。然后报知族内众兄弟,并派人往舅家报丧。待舅家来人验看后(尤其是对娶来的女性)才能入殓。这是远古母系制舅权意识的残余表现。

  2.入殓。入殓前要用浸着柚子叶的热水给死者净身并更衣。洗后的水不能随便乱倒,要罐装起来,待出殡后,夜里拿到野外丛林去掩埋。入棺要选择时辰,先由法师念咒,用火把驱赶棺中的鬼邪。然后由孝子孝女们抬尸入棺,在死者嘴里放两三枚钱币和几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盖一块红布,以示阴阳两绝。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还要将原来共用的被单撕下一半盖在死者身上,表示从此鸳鸯情断,人鬼分途。最后把棺盖钉牢。

  3.做斋。法师立坛念经,超度亡灵,使亡灵得到净化和安乐。法师用本民族语念诵的经书,大都是译过来的“佛”、“道”经卷。若是做“大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的,还要举行上刀山、过火炼之类的仪式。“做斋”期间,子女们都要披麻带孝,席地坐卧,日夜守灵,不得随便离开,吃饭不能用筷,不能吃荤腥食物。

  4.殡葬。殡葬的时间和地点均由法师择定。时间一般选在潮落的时候。出殡时,在法师的导引下,一路上,由一人撤纸钱开路先行,意为向野鬼买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灵柩抬到墓地后,法师挥动法刀,进行法事毕后就掩埋。

  葬后三天,孝主备三牲和香烛纸钱前往祭坟,给新坟培土,俗称“复坟”。这种“复坟”之俗,在古骆越后裔的诸民族中几乎都还在流行。这原来是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的产物,它要使坟墓显得庄严肃穆,以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但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是,京族复坟时所建的茔墓卑下低矮。推荐阅读:保安族的民族风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