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谜案追踪

杨广是怎么死的?杨广是昏君吗?

2016-12-22 16:39:1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有人评价说他是暴君,就有人说他是明君,有人说他是良将,就有人说他是昏君。一直以来后人对他的褒贬不一,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那么杨广究竟是不是昏君呢?杨广又是怎么死的呢? 下面祥安阁就为你介绍有关杨广的相关文章。

杨广是怎么死的?杨广是昏君吗?

杨广是怎么死的?杨广是昏君吗?

  杨广是昏君吗

  一千多年以来,隋炀帝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一直是以一个昏庸无道,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无能君王,暂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评价肯定不够全面。再定他有功还是有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政绩都有哪些。

  首先,西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这时的杨广能战善战,不可否认是沙场的大将是良将。

  其次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

  另外西元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西元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扬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杨广还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

  不过他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可是我们不能被这些蒙住了眼,可以说隋炀帝是因为一条运河而断送江山的。也就是这条运河,被好多人拿来做文章。可是我想问一句,当大唐及后世的的统治者在享用着运河带来的好处时,是否会想起还有一位帝王因为这运河而亡了帝国,成为了千古罪人。也就是这位人们口中的千古罪人,开辟了这一创举,使得华夏子孙受益其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对于那样拥有整个天下的帝王来说,有着比寻常人的尊贵。自然身上有恶习,可是,只能说隋炀帝不得天时人和。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亡国一君词中一帝杨广

  千古名篇《饮马长城窟行》就是出自杨广之手,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另一首隋炀帝写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足以显示他的文采。“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隋炀诗文远宗潘、陆,一洗浮荡之言。惟录事研词,尚近南方之体。”隋炀帝的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杨广武能安邦,文采可佩,可谓文武双全。如果他不是生不逢时,错成了一代帝王,如果他只是个自命不凡的文人,那他也应该是一代词人。后人有人称南唐后主李煜是亡国之君词中之帝,我想这句话形容杨广一样合适,他何尝不是被命运开了玩笑的亡国之君词中之帝呐。除此之外若他只是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呐,以他的文才武略也不知道是多少佳人额春闺梦里人呐,可惜,可怨,可叹,造化弄人,他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代帝王。

  杨广怎么死的

  隋炀帝的结局,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据史书所载,隋炀帝杨广死于兵变,被叛军所杀。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炀帝幸江都(今扬州)。北方混乱,李密在洛口起兵,炀帝不敢北归,似乎想久驻扬州。而随隋炀帝南下的禁军都是关中人。"久客羁旅,见帝无西意,谋欲叛归"。这时管领禁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恐难驾驭,索性乘机煽动禁军叛乱。司马德戡先与另一位武贲郎将拓跋礼及直阁裴虔通密谋,很可能宇文化及之弟宇文智及也是同谋,这些人密谋之后,才将这件事告知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当时是屯卫将军,比这些人级别高,宇文化及听后非常害怕。从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至第二年三月这些人一直驻扎在扬州。十月李渊攻入长安,奉代王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至第二年三月禁军军士全副武装迎宇文化及,引入朝堂号为承相并以令狐行达为凶手,弑帝于宫中。

  据说杨广死前,宇文化及就煽动叛军将之包围,杨广闻变慌忙换装逃人西阁。不久被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人搜出来,杨广对他们说:"我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宇文化及命令封德彝宣布杨广罪状,杨广对封德彝说:"卿乃士人,何为亦尔?"

  封德彝满脸羞愧,转身离开,杨广爱子杨呆才刚刚十二岁,在杨广身边,大声哭号裴虔通将他杀死。杨广要求喝毒酒自杀,文举等不许,他们命令狐行达让杨广坐下,杨广自解练巾给行达,最后令狐行达将其勒死。隋江都太守陈棱找到炀帝灵柩。草草地准备天子仪卫,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当时被杀的王公,都埋葬在炀帝坟茔的两侧。

  事件的起因原来是关中军士离家时间过久,思乡心切。禁军将领看大军要乱,就跟着一齐起哄。本来是想抢一批财物西归。宇文智及看谋反者众多,机会难得,一定要拉其兄一齐造反,就造成了这场兵变。看起来原因很简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疑问。当时参与杀杨广的,不只是士兵和武将,还有文臣。

  杨广斥责文臣封德彝,封德彝就羞愧的走开了,这明显是个集体阴谋,不单单是禁军的事。难道就因为杨广不肯北返,就杀他么?不肯北返应该仅仅是个诱因,那么深层原因是什么?还有,杨广是对不起百姓。但对上层鲜卑人很好的,这些鲜卑贵族不可能为了百姓而杀他。

  宇文化及并非是北周皇室人员,宇文化及篡位后先是拥立杨广的侄子,而不是北周皇室人员。因此,宇文化及等杀杨广,不大可能是为了回复北周江山。为什么这些人杀死杨广?有人认为,杨广是被李渊害死的。有关史书有过这样的记载,当时李渊欲起兵谋反,他对突厥说:"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当时李渊在太原留守,身为国家重臣,他不但不忠心捍卫隋朝,还和突厥勾结,"遣刘文静使突厥,约连和。"

  这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明确记载,有了突厥这个强援,李渊自然所向无敌,很快攻入隋都长安。在这危急时刻,隋炀帝怎么办呢?他想在南方稳扎稳打,东山再起。因为李渊勾结突厥造反时,他向突厥承诺,要把国都长安的女人、孩子献给突厥人。杨广禁军的家属都在长安,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儿女被突厥人掠走?可是杨广又不愿回长安。禁军们能不急吗?在这种情况下,禁军哗变,当然这个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测。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