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尽涌的时代,但是魏蜀吴着三家却没有统一天下,最后却是司马的人而赚到了,而也有人说最后的赢家是司马炎,而为什么会于这样的说法的呢?而当时司马炎是属于魏国,他能够在魏国中隐忍,而且也得到了魏国大部分将领,大臣都支持他,所以就是有着力量来推翻皇帝,一起来看看三国最后的赢家是谁到底如何吧。
三国谁是最后的赢家
三国没有一个赢家。三国归晋,司马家是最大的赢家。
三国的结局各不相同,但都是失败者。
蜀汉最先结束,公元263年,曹魏(其实实权掌握在司马昭手中)派邓艾、钟会分兵入川,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迫使曹奂“禅让”,篡夺了魏国的天下,改称晋朝,魏国灭亡。
公元280年,司马炎派王睿、杜预灭亡了东吴。东吴灭亡。
至此,三国全部归于晋朝。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所统治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炎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晋朝时期。
司马炎成为最后的赢家的原因什么
1、三国后期,英雄凋零,古语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之说,这个现象不光出现在蜀国,其他两个也一样,翻看三国历史,后期都没拿得出手的人来了。当然这个政治需要有关,乱世的时候,领导都不拘一格求人才,政权稳固了,一般领导了都不会求大才,只要一些稳重的人,守江山,这个时候就没人能抗衡司马炎了
2、三国中,魏国最强,又是北方军队,多游牧民族,擅骑射,所以魏国统一中国,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纵观中国历史,几乎都是从北往南统一中国。那魏国的司马炎当然统一中国的机会比较大
3、中国古代皇家的通病,小皇帝,一点屁孩当皇帝,这样就给了权臣发挥的空间,司马炎就有了崛起的机会,当然司马炎的孙子也重蹈覆辙,成全了其他人
4、司马炎并不是一无所有,司马家本来就是大族,在三国时期,士族的力量是很大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见了大族,都客客气气,别人还不待见他。没办法,那时候当官的都是士族,你查下九品中正制就知道了,而司马炎的家族的影响很大,得到了魏国大部分将领,大臣都支持。所以他是有力量推翻皇帝的
所以说司马炎成为最后的赢家,还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三国最后是哪一国统一起来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向荆州进攻,而刘表也在此时病死,其次子刘琮接位并向操投降,刘备见此,决定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到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向荆南施压,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用了很长时间,最终攻克南郡。孙权为向刘备示好,将其妹嫁给刘备。而孙权为拓展势力,占据了交州。其后,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鲁肃接替其位,并将南郡借给刘备。而曹操在南方战争失败,转移向西发展,曹操欲进攻汉中张鲁,西凉诸军阀疑其将攻击自己,在211年起兵,共推马超、韩遂为首领,操率军镇压,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不久曹操自封魏王。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
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222年,汉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猇亭之战以后不久, 蜀、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将领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及后钟会、姜维在蜀发生叛变,被司马昭快速平定。
265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并开始筹备伐吴。
279年,司马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向东吴进发,吴主孙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统治下,士兵毫无战意,晋军势如破竹。280年,晋军成功攻克建业,孙皓投降,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