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到底是谁?季文子在生平中的事迹都是有着怎样的影响的呢,那么季文子是谁 关于季文子的生平事迹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季文子是谁 关于季文子的生平事迹
季文子
(?—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
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
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季友辅佐鲁僖公执政多年,谥成,史称“成季”。成季有子无佚,无佚生行父。季孙行父为人谨小慎微,克俭持家,执掌鲁国朝政三十多年,厉行节俭,开一代俭朴风气;开初税亩,促进鲁国的改革发展。
季孙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遗风,下启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政治。正因为他的努力,鲁国三桓才得以顺利成长,从而成为日后凌驾于鲁君之上的强势卿家。
季文子的生平简介
季文子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鲁国执国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为稳定鲁国政局,曾驱逐公孙归父出境。他执掌着鲁国朝政和财富,大权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史记·鲁世家》记载: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此来收揽人心,并招纳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国语·鲁语》说:季文子身居位高权重的鲁国上卿大夫,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国中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
季文子的三思而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说的是季文子要三次考虑后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听到这事,说:"考虑两次就够了."一个人做一件事的之前进行考虑是必要的,因为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做好准备才能达到做一件事的最高效率,最好的效果.做事之前进行准备,可以使你增加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会使自己更有动力去做一件事,使自己在做这件事的路上更加顺利,即使是遇到困难也会因为自己有了准备而有信心去解决困难。但是做事之前进行准备,对事情进行思考并不是说过多的去思考,过多的思考有时会影响自己对于的整件事情的思路,使自己犹豫不决,尤其是一些重大的事情,紧急的事情的时候,这种思考会浪费太多时间,影响自己对事情处理的正确性。不是有这样一句老话吗?"快刀斩乱麻."其实有时做事也是要这样的.而且过多的思考有时会打消自己做事的积极性,磨灭自己的动力,这样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有了积极性与动力就不肯能达到做一件事的最好效果,所以过多的思考也会影响自己做事效果。的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做事需要进行准备与思考,但这种准备与思考需要有个度来衡量,只有当我们把握住这个度的时候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