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褒姒的一生中到最后的下场,有人说褒姒的结局,也是因为“烽火戏诸侯”,也同样是罪魁祸首,而对于褒姒的结局命运上,所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对此褒姒结局的命运如何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褒姒结局的命运如何
褒姒的故事
褒姒,西周亡第二个王后,是当时宠爱集齐一身的宠妃。她是古褒国人。褒国就是今汉中平川中。有记载说褒姒是龙沫在王庭逗留,变作玄鼋,后令女童怀孕生下了的女婴。被弃于道路旁,被一对做小生意的夫妇所收养。
有相关书籍记载:夏朝末年的时候,有褒国人,其灵魂化作两条龙在夏朝庭内交配。夏王见此状,尤为惊恐,便占卜询问神灵,是应该杀掉这两条龙呢?还是将它们赶走,或是阻止它们进行交配?问神的结果是“不可以”。于是夏王便继续询问,可否将龙的龙精收藏起来?神灵觉得这个做法得当,于是对夏王说:“可以”。然后夏王命令左右拿来上好的锦缎,给神灵打了个报告。两条龙即刻消失了,庭上只剩下一摊黏巴巴的龙精。夏王命人把这珍贵的宝物妥善保管好,放在匣子里,保护周全。
从夏末到西周,王室贵族都把它拿出来祭奠。直到宝物传到了周厉王,厉王忍不住好奇之心,便悄悄打开观看,可是一不小心,却把龙精撒到外面去了,而且无论怎么清洗都无法抹去。周厉王心里非常慌张应用巫术欲除之,他命令宫女全身赤裸,大声喊叫,迫使龙精化作大鳖。后来这只鳖爬到了外面被一个七岁的女童撞见。后来,很神奇的是,这个女童在十五岁的时候竟然未婚却怀孕生育,最终生下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便是褒姒。
褒姒怎么死的
褒姒是西周周幽王的宠妃,因为其美貌出众,使周幽王神魂颠倒。周幽王在褒姒为他生下儿子伯服后,废除王后申氏及太子宜臼。册立她为王后,伯服为太子。此事令原太子宜臼心生怨恨,为褒姒的死埋下了伏笔。褒姒的死与周幽王也脱不了干系,有人说褒姒是烽火戏诸侯的罪魁祸首,而周幽王是导致褒姒死亡的罪魁祸首。
褒姒
褒姒与周幽王的爱情,周幽王一直处于主动状态。褒姒并不像其他妃子那般搔首弄姿,而是生性忧郁,不善微笑,她也不屑于在后宫你争我夺,她也不会为了获得君王的宠幸,明争暗斗。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千金一笑,不惜花费各种物力财力请人出主意。每日命人在殿堂内撕毁帛锦也换不来褒姒一笑。人力财力物资浪费严重也不惜。千金笑实属不易啊。
然而周幽王仍旧不死心,听取奸臣小人的意见,在烽火台上大动干戈。烽火台之事已属军政之事,为了一个女人的一个微笑,竟把军事牵动进来。国破山河亡指日可待。所以才有周太公的国即将亡之言。烽火戏诸侯使褒姒开口大笑,但是诸侯再也不相信周幽王了。如此昏君想必没有人想要尽忠与他。上面说到原太子宜臼心生怨恨,没错,他求助外公申候,申候却勾结西夷犬戎,进攻镐京。周幽王再次登上烽火台,击鼓染火,诸侯见此状,以为幽王仍在戏弄他们,于是不再派兵前来援救。犬戎攻破了镐京,幽王被杀,而褒姒的下场便是被犬戎抓取成了俘虏。
褒姒的结局
历史书上对褒姒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史记》没有详细说明褒姒的结局,《东周列国志》中说到由于申侯勾结犬戎,以致西周灭亡,周幽王与伯服也死于战乱,褒姒被犬戎俘虏而去,被士兵们取乐把玩。之后申侯与各大诸侯联合赶走犬戎,而褒姒未能顺利出逃,最终死于战乱。其下场也算是可悲。
褒姒的命运有多悲惨
关于褒姒人们却并不陌生。“千金一笑”身价无比,然而烽火台上一场闹剧,立马使西周的统治灰飞烟灭。诸侯救国舍生忘死,君王焉能拿烽火当作笑料?就象喊“狼来了”的孩子,不是最终被狼吃掉了吗?小聪明反误大决断。百姓因此丢了性命,君王却因此断送了国家。然而究其史实,真正令西周灭亡的,还不止只有“千金一笑”,更重要的是宫廷内斗,以及周幽王亲近奸人,好色误国,不务正业所致。周幽王即位后,好色荒淫,不问政事,整天只知饮酒作乐。申侯系申王后娘家人,也力谏周幽王不止。然而周幽王哪里肯听?自此申候一气之下回到了申国。这时候西周的老臣也渐渐离世而去,周幽王的身边却多了三个佞臣,号称朝中“三公”。即虢国公、祭公及尹球。这三人都是谄媚溜须的小人,是贪慕名利富贵的庸碌之辈。
周幽王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褒姒虽然美丽却只知道勾结权奸,却不知道得罪了诸侯,也得罪了申后的娘家。申侯听说申后被废便上书谏言周幽王:“我听说夏桀宠爱妹喜导致亡国,商纣宠信妲终被周王推翻,现在幽王你宠信褒姒,破坏周律废长立幼,断了夫妻情义也伤了父子之情,现在夏商的灾祸又来到眼前了!请君王收回乱命,才能避免亡国之患!”
然而周幽王看后大怒,拍案而起道:“这个贼人怎敢胡说八道呢!”在虢石父的谄惑下,周幽王又削去了申侯的爵位,并派虢石父带兵伐申。申侯勃然大怒,实在忍无可忍,但又无奈自己国小兵劣,便听从了大臣的意见,给犬戎王写了一封书信,约好共同讨伐镐京。由于烽火戏诸侯惹得诸侯反感,犬戎攻打镐京时赶紧点燃烽火,却再也无人救援,镐京沦陷。周幽王在城破后丧命,褒姒被劫入军中,军士们见其漂亮,人人都想以之为妻,便沦为军人们的慰安妇。伯服被杀,“三公”也在乱军中丧命。
真是无法无天乱国臣,荒淫无度误国君,千金买得美人笑,到头还作他人妇!如果不是周幽王好色误国、太子宜臼忍不得一时之怒、褒姒不自作聪明,加上三奸合伙乱国,怎会落得如下场呢?小人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君子常思长久治国之策,周幽王的教训流传了两千多年,然而又有多少君王能够做到以史为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