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中,一些地方的人们都会有着吃饺子的习俗。中国的北方地区在春节的时候就是有着吃饺子的风俗,而这些到底为什么在春节的时候吃饺子的呢,对此春节吃饺子的来历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吃饺子的来历
春节吃饺子来历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春节吃饺子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这与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了非常难受,就从冬至这天起架起大锅,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熬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娇耳”很管用,人们吃下它后血液通畅,治好了冻耳。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们感激张仲景施药的善举,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吃,并把这种食物称之为“饺子”。于是,饺子这种吃食就诞生了。推荐阅读:中国各地春节习俗
春节为什么吃饺子
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自从问世就深受百姓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而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民间过年吃饺子的习俗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明朝沈榜着《宛署杂记》载:“元旦拜年,作匾(扁)食。”清代,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得到延续并固定下来。清史有关资料记载:“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这说明过年吃饺子,在清时已成共俗。
那么,过年究竟为何非要吃饺子呢?说来其实简单,这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一天的时间,其每天的开始是子时(相当于今天半夜23点到1点这个时间)。除夕夜的子时,不是寻常的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间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对“界限”非常注重,年终岁尾辞旧迎新这个“界限”更是不能等闲对待,自然要搞些仪式纪念,以求来年吉祥如意。恰好饺子和“交子”谐音,于是中国人取“岁更交子”之意,就有了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推荐阅读:春节压岁钱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