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砭”——我国青岛岳氏砭石流派专用代表词。一指用于保健养生和医疗疾病的砭石砭具;一指对病人进行砭疗的方式方法。“九砭”临床治疗胆囊炎,效果较好。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易为患者、医家所接受。这里介绍笔者近年来以“九砭”为主治疗胆囊炎20例的一点临床经验,仅供同道参考。
一、临床资料
笔者近年以“九砭”(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20例,疗效较为满意,又易为患者接受。报告如下。
性别:男6例,女14例。
年龄:最大73岁,最小36岁。
病程:最长30年,最短1年。
症状:上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右上腹紧张,压痛,放射到右肩;或右下腹持续灼痛,压痛,便秘;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痛经,或少腹肿块,压痛。
诊断:气滞血淤型9例,血虚肝淤型7例,肝脾不和型4例;西医诊断,均为慢性胆囊炎,B超检查,除外胆石症、胆囊壁肥厚。
二、治疗方法
“九砭”为主,少数病例辅以砭、针、药、导。
选具:砭镰,砭锥、砭砧。
选位:后背、右腹、夹脊。
选穴:胆俞、胆囊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
砭法:点、压、摩、擦。
疗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天1疗程。
三、疗效
标准:“显效”,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B超检查:胆囊壁变薄,一切正常。“良效”,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胆囊壁变薄,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疗效只是一过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改善。
疗效:“显效”16例,占80%,远期(4年)追访6例,一切正常。“良效”1例,占5%。“无效”3例,占15%。
四、典型病例
孙XX,女,38岁,青岛
主诉:患胆囊炎7年,上腹胀满、疼痛,恶心,不思饮食。遇不顺心事,胀满更甚:2-3日不能进食。右肋下针刺样疼痛,右肩背部自觉如板块。又胸闷,叹息,乏力,想睡。常服消炎、利胆药,每年秋季还静脉注射抗菌素一周,但屡治屡犯不见好转。
现症:脉弦,苔白腻,舌边有淤点。诊断:气滞血淤型。慢性胆囊炎,西医B超检查,胆囊壁薄厚不均。
砭疗:选具用砭镰、砭锥。
选位:上腹、后背、夹脊。
选穴:胆俞、肝俞、胆囊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
砭法:先以砭镰点、压、摩、擦;后以砭锥划、击、压、拔。
疗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次1疗程。
疗效:砭疗1个疗程,疼痛减轻,胸闷消失,想吃东西。2个疗程,上腹胀满消失,背部板结松弛。饮食正常,活动增加。3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胆囊B超检查,胆囊壁变薄基本恢复正常。
栾XX,男,73岁,青岛
主诉:患慢性胆囊炎27年,不断反复发作。曾于1986年、1991年两次手术,摘除胆囊。手术后又觉上腹不适,经常呕吐,不能进食。大便秘结,几天1次。靠输液维持生命。(由他人搀扶来就诊)
现症:面色黎黑,双目无神;瘦骨嶙峋,少气无力;腹壁凹陷呈板状。脉弦、涩。舌瘦小。
诊断:胆囊手术后遗症;血虚血淤型。治宜补血生津,通络活血。
砭疗:选具用砭镰、砭锥、砭砧。
选位:后背、夹脊。
选穴:胆囊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砭法:砭砧、砭镰——摩、擦、揉、按;再以砭锥点、压、滚、摇。
疗程: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7日1疗程。
疗效:砭疗3日,排矢气;5日,排出黑色大便;饮食逐步恢复正常。2个疗程,显著好转,可以自己走着来治疗。3个疗程,症状消失,继续巩固疗效。4年后追访,精神很好,一切正常。
五、讨论
“九砭”临床治疗胆囊炎及手术后遗症,简便、有效、经济,患者易于接受。青岛地区肝胆疾病较多,也许就是“九砭”疗法在这里复兴的原因。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消失,当与其地域环境、生活习惯有关。《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黄帝问曰: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本组病例显效达80%,说明砭疗治胆囊炎是很好的疗法。其中“显效”与年龄、情志有关;孙XX忧思气结,故气滞血淤,是基本。经络不通,中焦阻塞,胀满疼痛,为其标。不是急症,缓则治其本。故先用砭镰疏肝胆、泄郁气、化血淤、通脉络、釜底抽薪;然后以砭锥通经络、清阻塞、标本兼治,水到渠成。“无效”与年龄、体质、环境、尤其与饮食、嗜好有关;3例中,嗜酒无度者2例;年迈任性、自暴自弃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