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景颇族建筑特点

2015-12-05 14:38:07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景颇族的人们是中国云南省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景颇族中。其实源自于早在唐朝的时候一个部落所演变出来的,对此景颇族的建筑特点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景颇族建筑特点

景颇族建筑特点

  景颇族建筑有哪些

  景颇族居住多为竹木结构的茅屋和瓦房。茅屋呈长方形,屋顶为双斜面,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圈养家畜家禽。门从两头开,前门供客人进出、埋鬼桩、拴牛马;后门禁止外人出入,更不允许穿室而过。屋内每间设一火塘,四周铺篾席,晚间席地而寝。房屋通常七、八年重建一次,建房时全寨换工互助,数日即成,并举行隆重的新房落成仪式。

  景颇族一般二十、三十户聚族而居,民居多建于靠水源的山坡或山脊上,道路依山就势,房屋灵活布置,间距较大。如盈江县铜壁关乡小寨村,有二十余户,青山环抱,环境幽静,长脊短檐的草屋顶,在茂林修竹掩映下,呈现出景颇族山村的独特风貌。

  景颇族民居为平面矩形的干栏式建筑,按底层架空高度的不同,可分低楼式(底层高1米以内)和高楼式(底层高1.6~2.2米),楼上住人,正中堂屋设一火塘取暖做饭,楼下饲养禽畜。

  景颇族的低楼式传统民居为竹木结构,茅草顶,倒梯形屋面,纵向承重,木柱,木檩,竹椽,竹壁,竹楼面,不开窗,从山墙的一面登楼入室。山墙面屋脊挑出远于屋檐,以防雨淋门廊,从而形成长脊短檐的倒梯形屋面。这种民居空间曲折变化,风格古拙粗旷,保留着两千多年前古建筑的遗风,颇具原始美、自然美。

  景颇族低楼式外廊民居,如陇川县章凤镇广山寨某宅,前设外廊,山墙改用土坯砌筑,竹壁草顶,颇有乡土气息。又如盈江县铜壁关乡小寨村某宅,前设凹廊,五开间,木构架,竹席墙,瓦顶,四间底层架空,端间落地,空间富于变化,颇有乡村别墅之美感。有的民居外廊通长,木构架,木楼板,竹壁,瓦顶,两端设楼与外廊相连,正中一间竹壁后退,形成较大空间,为住户日常活动场所。

  景颇族的建筑房子

  景颇族的住房多为草顶竹楼。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猪鸡,大牲畜则另建厩栏。竹楼多为长廊形,房门一般都开在竹楼的一端,进门便有一条较长的过道间。每家的过道间里照例都有一棵木柱,大小粗细不一,根据每家人口、劳动力和房子的大小而异,过去,有的大山官家的柱子,直径达二、三尺。实际上,柱子粗大的程度,成为山官势大小和财富多少的一种标志。在过道间里还放置着杵臼和脚碓,用以舂米。经过过道间,然后才能登梯上楼。楼上的住房分两三间或十多间不等,各间均有门无窗。屋内根据人口多少设置若干个火塘,周围铺篾席作寝塌。

  景颇的竹楼据说是从动物挖巢和飞鸟筑巢中学来的。景颇族族盖竹楼十分注重对地基的选择。按习惯,地基一般选在山梁两边。用“以米试地”、“以水试地”和“以梦试地”选择地基。

  按照景颇族传统的古老习俗,一家盖房百家相助。盖房之前,主人先把这消息告诉给寨子的各家各户和亲朋好友。动工之日,形同节庆,帮工者络绎而至,无论男女老幼,每人都要带上一点东西,以表支助之忱。有的带米酒、粮食,有的带茅草、麻绳,有的带竹子、木料。黎明开始动工,当天必须建成。峻工之后,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新房之外,燃起火堆,敲起铓锣,载歌载舞,庆祝新居落成。推荐阅读:仡佬族建筑特点

  景颇族的建筑特色

  景颇人的村寨大部分都是固定的,房屋的样式依入口和房内的过道的位置不同而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样式,整栋房屋为竹木结构,木头的房屋框架用树杈支承,以藤条绑扎,房顶以山茅草覆盖,墙面和地面均为竹子编织或剖开而成,已很少见;另一种是景颇样式与汉族样式的混合,在房屋的前面有一敞开的小门廊,由此进屋后左右两边各有一二房间,侧面的房间有门通外面;在一些与傣族毗邻地区的景颇族也采用傣族的房屋样式。无论那种样式结构,长方形的房屋都建得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以防潮湿,故统称矮脚竹楼。  推荐阅读:水族建筑特点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