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毛南族乐器有哪些

2015-11-03 09:51:15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毛南族的乐器,大家知道多少?毛南族有个乐器叫锋鼓,那么为什么叫锋鼓呢?对此毛南族的乐器大家有哪些吗?传统的毛南族乐器又是如何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毛南族乐器有哪些

毛南族乐器有哪些

  毛南族乐器盘点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还称岳鼓。瑶语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长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 、黄泥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生活在美丽富饶的祖国西南边陲的壮、瑶、毛南各族人民,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山歌对唱悦耳动听,民间舞蹈绚丽多姿。在广西各地,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时,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穿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高歌欢舞。唱腔原有几十个曲牌,多有散佚,今仅存7个,如〔呼溜亮里调〕、〔呼儿溜调〕等。唱词为七言韵文,一人主唱,以唱为主,并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伴奏乐器除蜂鼓外,还有小堂锣、钹、唢呐等。传统曲目有《莫一大王》、《布伯》、《三元》、《盘古王》、《梁祝》、《三国》等;新编曲目为《老李煮鸡》、《农机迷》、《老李和小李》等。 推荐阅读:塔塔尔族乐器有哪些

  中国毛南族乐器

  历史沿革

  蜂鼓历史悠久,它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它和朝鲜族的杖鼓同出一源。在古代不仅叫作杖鼓,还有拍鼓、正鼓和魏鼓(因北魏时使用普遍)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窑烧之,油画红花纹,以为饰。”周去非《岭外代答》:“腰鼓,静江腰鼓,最有声腔,出于临桂职田乡”。用陶瓷制作蜂鼓由来已久,它源于唐代陶瓷细腰鼓。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临桂职田乡以烧制“腰鼓”腔著名,叫作“窑烧腔”,当为历史上盛产蜂鼓精品之地。在其邻近的永福县及藤县、容县等宋代窑址中,都曾出 蜂鼓

  土了完好的窑烧腔,它与现代民间流传的蜂鼓相比,只是中间的鼓腰略长。北宋陈旸《乐书》对鼓的形状、制作和用途记述道:“……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右击以杖,左拍以手,后世谓之杖鼓、拍鼓,亦谓之魏鼓。每奏大曲入破时,与羯鼓、大鼓同震作,其声和壮而有节也。”在敦煌唐代壁画、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浮雕中,都有敲击细腰鼓的舞乐图,其鼓形和奏法与今日广西地区的蜂鼓极为相似。蜂鼓:困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横置胸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 蜂鼓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其式样和演奏方法与朝鲜族长鼓相似,两者同出一源。蜂鼓在古代不仅叫作“仗鼓”,还有“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时,因而又有“魏鼓”之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蜂鼓形体较小。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推荐阅读:独龙族乐器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