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黎族的舞蹈文化

2015-10-27 17:20:57 作者:azg168 风水网

  黎族的舞蹈文化的由来是怎么样的?黎族的舞蹈是怎么样的呢?黎族跳舞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黎族的舞蹈文化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呢!

黎族的舞蹈文化

黎族的舞蹈文化

  黎族竹竿舞的渊源和特点

  黎族舞蹈是黎族人民在海南岛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反抗斗争等等,都可以从舞蹈这个角度上得到一定的展现。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据传,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

  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之为“男女混合打跳”。过去,“三月三”为黎寨的山恋节,现今也增进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

  在黎族传统舞蹈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有祈神求福、驱魔祛病、生产劳动、社交娱乐、婚恋生育、丰收节庆、英勇斗争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从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黎族传统舞蹈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推荐阅读:珞巴族的文化特色

  

  黎族打柴舞

  动作样式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表演方式

  第一式:打平柴式。打柴者将小圆木放到大圆木上平行打击。跳柴者列队在小圆木分合的间隙中逐竿踩踏而过。节奏为“分-合-分-合……”

  第二式:跳跃式。跳柴者的步伐与节奏同第一式;打柴者的打柴方式有变化,一、三对柴分时,二、四对柴合。跳柴者要在柴的空隙中跳过,每一步要跨过两根柴,难度比第一式有所增加。

  第三式:编结儿式。跳柴者的节奏和步伐仍与前面相同;打柴者将小圆木抬高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空中交叉击打后再平放到大圆木上轻击。跳柴者需要跳得高些才能顺利通过此式,否则容易被柴绊倒。难度比前两式又有所增加。因交叉击打木柴形似妇女编织打结,故此得名。

  第四式:小青蛙(树上的腿长凸眼青蛙—笔者注)式。跳柴者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时都与前面有所变化。节奏为三拍,每一条要跳过两根柴;打柴者的打法更为复杂,将小圆木抬高到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向下垂直敲击大圆木三下,再将小圆木紧贴大圆木平行向中间敲击两下,一、三对柴的打法与二、四对柴相反。据村民说,这一式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木柴的敲击声很像当地小青蛙的叫声。

  第五式:大青蛙(田里的大田鸡)式。跳柴者的跳法与第四式相同;打柴也与第四式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当小圆木平行向内侧敲击时,男子打柴的一侧要将两根小圆木交叉敲击。

  第六式:(狗追)鹿式。打柴者蹲式将一小圆木垂直于大圆木方向高举过自己的头部,来回向下敲击另一个小圆木;跳柴者在两根小圆木间模仿鹿跳的动作,伏地而跳。据说,应该是打柴者两两相追逐而跳,前者扮鹿、后者扮狗,但我们当时看到的该村能跳这个动作的只有一位61岁的老人,年轻人都不会跳这个舞式,所以自然也看不到两两追逐的镜头。

  第七式:米筛式。跳柴者的舞步与节奏都和第一式相同;打柴者的打法也和第一式相同,但柴的摆放队形有很大变化,先将一对小圆木取下,将余下的三对小圆木等距放置于大圆木上面,再将取下的那对小圆木垂直平行放置在中间一对小圆木上,这时木柴呈现的整体形状——“井”字形,很像一个筛米的筛子,故此得名。此式打柴者只需要4人,两两相对,分别执中间的一对小圆木相对击拍。

  第八式:猴(偷谷物)式。柴的摆放与第七式完全相同,只不过从地面搬到人们肩上,打法不变。由一人手执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按逆时针方向摆动,诱惑 “猴子”,扮猴者在“井”的下面频频伺机想偷吃“谷物”,当“谷物”移到“井口”时,扮猴者奋力跳起抢吃“谷物”,被关合的柴夹到头或脖子者会引来大家哄堂大笑,能够用手撑住柴,不被夹到头和脖子的人,就是一只成功的“猴”了。

  第九式:乌鸦式。这一式中,打柴和跳柴都与前面8时有很大的变化,打柴者不用打“柴”,跳柴者不用跳“柴”。而是要将一舂米的木臼平放在晒谷场中间,两对小圆木按照井字形放在臼口,再在“井”的四个外角处分别斜插4根小圆木,中间还要垂直再插一根。为了将此造型固定住,小圆木周围要有人坐上或用手扶着。打柴者们要在不损坏柴整体造型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跳柴者由一人攀到竖着的圆木顶端,以腹部顶着木头,张开四肢,模仿乌鸦展翅高飞状,同时还模仿乌鸦“呱呱”的叫声。至此,打柴舞在高潮中结束。

  以上九式跳时的顺序不能颠倒,而且只能在停尸的第三天起跳,一直跳到出殡的前一天止。用来敲击的柴作为舞具是一次性的,出殡时把其作为抬棺材的工具,下葬后弃于公共墓地中,不能带回活人住的村里,以免把“鬼”引回来[1]  。

  艺术特点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时场地上平放两根相距2-3米的长木杆,上面 再横放上4-5对细木杆,相应人数的妇女在长杆两边对面跪坐,两手握住细木杆的两端,在统一的节奏中,合击双手中的杆,或用它即击地面上的长杆,发出规律的声响。过去,舞者均为男子,在细木杆开合的间隙,合着节拍,避开夹击,轻盈起舞,还边跳过模仿青蛙、猴子的动态,趣味横生。舞至高潮,妇女们起身,木杆也随之横于空间,舞者依然不受夹击,轻松地腾越而过,惊险美妙。如今女子也进场与男子同舞,更为别致。而且木杆也多改用竹竿,使音响更为动听,并搬上舞台演出。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推荐阅读:高山族的文化特色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