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2015-10-24 17:35:2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土家族中最有特色的文化是什么呢?土家族的文化特色有什么呢?土家族化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土家族的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土家族图腾文化

  土家图腾相传,禀君是土家民族开基创业的先行者,受到了极大的崇拜。据《本记》载:务相(禀君)死,化为白虎升天。于是白虎被崇奉为土家图腾,为祖先神。尤以神龛中堂挂白虎以示敬奉。

  但在山大人稀的土家住处,又常遭虎害,有消极躲避者,亦有相对镇摄之举,如土家人建房,户不对白岩,视白岩为虎,有“白虎对户坐,无灾必有祸”之说。如万一因地理条件限制,也有采取在门前加挡白岩的屏墙,或修门楼,置狮头像,俗称“吞口镇白虎”的补救措施。

  这是土家人对“虎”表现出“崇”与“忌”不同的原始信念,沿袭至今。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

  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

  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战时所持的(钅享)钎、戈、剑上面,都铸镂有虎头形或镂刻有虎形花纹。如今小孩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盖“猫脚”花衾被;门顶雕白虎、门环铸虎头。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图腾禁忌。白虎图腾是土家族人民比较普遍的图腾信仰。土家族人以白虎为图腾崇拜,尤以“坐堂白虎”为甚。昔日,户户设坛祭虎神,或在神龛上供坐堂白虎,或挂中堂白虎,现今土家族人的习俗中,对白虎有敬、畏之分,其大体分野是鄂西为敬、湘西为畏。

  鄂西较普遍地信奉“白虎当堂坐,无灾也无祸”,“当堂坐的是家神”,民家堂屋里多设有白虎神坐堂。而在湘西,则多信奉“白虎当堂过,无灾也有祸”,以忌虎为特征,永顺、保靖、龙山县一带,不少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打虎匠”,视白虎为凶神,并忌讳虎字,多以“猫”代之。

  流传至今的土家族虎图腾崇拜,因地域差异,也有不同风俗。具体分为:鄂西土家族敬白虎,湘西土家族畏白虎。渝东南鄂西边土家族,则普遍信奉“坐堂白虎”,有民谚:“白虎当堂坐,无灾也无祸”。农家堂屋里都设有“白虎坐堂”,视白虎为家神。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土家族的独特文化

  “过赶年”即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是腊月二十九,月小是腊月二十八。提前一天过年的原因,主流说法是: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7年),真值年关将近,朝廷传来圣旨,急调土司地区土兵赴苏淞协剿倭寇。军令如山。计算路程,要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不等过年就得出发。为了使这些马上就要离开家乡、开赴前线的土家官兵过了年再走,各路土司王商量过后,觉得提前过年。后来,几路官兵如期抵达东南沿海前线,并立下赫赫有功。土家人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每逢过年都要提前一天,久而久之就成了习俗。与“过赶年”相关,因为提前吃了年关饭就要上前线打仗,吃饭的人多,所以用甑子蒸饭。从此,土家人过年时不管家伙总人多人少,家家户户有用甑子蒸饭的习俗。

  桑植土家族和永定区茅岗一带的土家人杀年猪,则有盖蓑衣的习俗。相传某年年关将近,山寨贫困百姓还没有过年米、过年肉,眼见土司头人家中红灯酒绿,寨内青年悄悄将头人家的一头肥猪抬回山寨杀了,还没来得及开膛破肚,头人带人挨家挨户搜查来了。大家急中生智,将死猪抬上床铺,盖上蓑衣,假意装“死人”,床边围了好些人假装含悲哭泣,骗过了头人。从此,杀年猪盖蓑衣就成了一方习俗。

  土家族聚居的山寨,年事活动主要有打粑粑、做团馓子、插柏枝、贴钱纸、贴门神、吃团年饭、守岁、抢年、送亮、拜年、闹元宵等。除夕,兴炖猪头肉,蒸压甑饭,做“合饭”寓意合家吃“团年饭”;夜晚围坐火坑守岁,叫做“坐年成”;黎明时,争先开门鸣爆竹12课,闻其响声以判断各月光景的好坏。头年嫁出去的女儿,必须接回来“团年”。“团年”后女儿女婿再赶回夫家“团年”。过年也有一些要求和禁忌: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必燃大火,火旺表示财旺人兴;年火蔸不准脚踩和用火钳敲击,以免惊走火神;其中有一根卧火蔸千万不能熄,熄了火就会产生断香火的不好兆头。

  过年时不许吵口,不许打骂小孩,不许打破碗。吃年饭时不许泡汤,否则第二年上山干活会经常淋雨,还会垮田埂。大年初一不许讲不吉利的话,不串门。正月头三天妇女不拿针线,否则这一年都不吉利;不扫地、不向外泼水,扫了、泼了会扫去、泼去财路。大年初一,吃早饭时听到阳雀叫是好兆头,大便时听到阳雀叫不是好兆头。大年初一开门牲畜进屋,会有不同的预兆:“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穿孝服。”农耕社会形成和遗留下来的这些禁忌习俗,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淡出。

  

  土家族中特色文化:傩愿戏

  土家族傩愿戏的由来

  土家族傩愿戏具体从哪年开始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能从一些历史文献中找到关于傩愿戏的文字记载。

  《容美土司史料》载“大二三神,田氏家神也,刻木为三,灵验异常,求医问寿者,往来乡属于道,神所在,人康物阜,合族按户期迎奉焉。期将终,具酒醴,封羊豕以祭之,名曰喜神,不然必居奇祸,祭时鼓钲嘈嗥,苗歌蛮舞,如演剧然,神降必凭人而语,其人奋身勇跃,龁碗盏如嚼甘饵,履赤铁,入油鼎坦然无难色,至今犹然。”这段文字表明了土家族傩愿戏到现在至少有了600年的历史,而且其中的传统习俗基本没有改变。

  土家族傩愿戏的特色

  土家族傩愿戏是从土家族人中的还愿祭祀的仪式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戏种,它是一种祭祀仪式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戏剧表演中又夹杂着还愿祭祀的内容,可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保留着表演艺术由祭祀、歌舞、说唱向戏曲演变过程中的原始面貌。

  土家傩愿戏中充分表现了原始宗教中的人神平等的观念,虽然戏中有宗教的色彩,但是戏中的神已经非常的平民化和生活化。这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的的傩愿戏深受土家人民的喜欢。

  土家族傩愿戏的祭祀顺序

  土家族傩愿戏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祭祀仪式,被称为“24戏”,也叫24堂法事,一套简约的祭仪也要八出,称为“正八出”。傩愿戏在人物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鹤峰的兽皮傩面,是古巴人长期狩猎经济的产物。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用不同的兽皮。在祭仪之间,一般在“邀罡”之后开始插演“正戏”,正戏多为大型剧目,内容自成一套,与傩仪联系紧密,内容为天、地、水、阳“四大团圆”戏。

  土家族傩愿戏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许愿、显愿和还愿。土家族傩愿戏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禁止,仅允许傩愿戏中的“正戏”中的部分曲目以单纯的戏曲的形式演出。到目前为止,能完整表演整套傩祭的傩坛就仅剩下清湖村与江口村的两个。其中,清湖傩坛掌坛师黄茂廷今年已83岁、江口傩坛掌坛师甘松林今年已93岁。

  土家族傩愿戏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是土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尽管为保护这一特色民族文化做了不少努力,但是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本土人民的不重视,以及青年人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的兴趣不高,而老一辈传统文化艺术传人相继离世,这使得土家傩愿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