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

2015-10-23 17:15:26 作者:azg168 风水网

  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是什么呢?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有什么呢?维吾尔族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

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

  烤全羊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其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熟。

  羊肉串

  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是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小吃。

  最原始的羊肉串用的钎子是红柳、红柳是耐旱植物、多生长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广泛分布。红柳枝细长而硬、粗细都差不多、通过炉火的烧烤、会散发出一些特有的香味、而且还环保。现在的羊肉串,除了一般的烤羊肉串之外,还有竹签羊肉串、网油羊肉串,有的还用油炸,原料基本差不多。

  羊杂碎

  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羊杂碎,贵在羊杂碎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着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体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

  烤肉

  “烤肉”选料严格,肉嫩味香,自烤自食,再佐以美酒,独具风味。据说它是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曾被称作“帐篷食品”。它也曾作为宫廷的一种美味而跻身于大雅之堂。

  烤馕

  烤馕是新疆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烤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者曾在古墓出土过古代的馕。

  盆盆肉

  “清汤一盆肉,余味三年香”,说的就是我们新疆的盆盆肉。它汤鲜、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新疆人一年四季常吃的美食。

  马肠子

  马肠子是熏肉中的上品。哈萨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数做马肠子了,他们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马肠,洗净,按马的肋条切成条肉,连同肋骨撤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挂在屋里风干,一个月左右即成。

  面肺子

  新疆盛产牛羊,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食牛羊肉为主。牛羊肉风味小吃名类繁多自不待言,就是以羊的内脏作原料,也能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米肠子与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椒麻鸡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要说用鸡烹制佳肴就不下百种,其中具有新疆风味的“椒麻鸡”,称得上是独树一帜。椒麻鸡是一道流传于西部地区的佳肴,主料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成品麻醇咸鲜,质地软嫩,清爽可口。

  大盘鸡

  大盘鸡的主要原料是:鸡块和土豆。配上辅料:辣椒(青、尖)、红辣椒,调料。经过精心烹饪即成美味的大盘鸡。

  手抓肉

  手抓肉是一种味美的肉食品。羊羔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洗净后放在大锅里煮,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煮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用冷水煮,另一种是先用开水煮,无论哪种煮法,都要捞去浮在汤上面的血沫,等肉快熟时再放盐。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人们常说新疆人“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赋,也是外人艳羡不已的才华。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它融汇了多民族的歌舞语汇和民族风味,这是其它歌舞所不具备的。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享盛名。它继承了古代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分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

  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例如,和田民歌古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喀什民歌节奏复杂,调式丰富;库车民歌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隐隐透露着古龟兹乐舞的乐声舞姿的遗风。东疆色彩区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都同汉族、蒙古族的民间歌曲有许多近似之处。

  刀郎色彩区的民歌风格粗犷,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此外,在伊犁地区,二百余年来由南疆、东疆大量迁来的维吾尔族,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这里多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带有伊犁地方色彩的维尔民间音乐。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维吾尔族民间歌曲内容广泛,数量众多。从内容及其功能来划分,有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及习俗性歌曲4种。其中以爱情歌曲和习俗性歌曲数量最多,渗透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民歌的歌词多数不固定,往往选择能套用歌曲曲调的民谣,每段唱词由2句或4句正词及若干衬词组成。衬词有短有长,起着加强语气,渲染气氛,深化词意,或点明中心内容,展开、扩充音乐主题的作用。唱词多采用比、兴等手法,寓意深刻。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经常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麦西来甫”。麦西来甫一词为聚会之意,是维吾尔族传统的群众性民间文娱活动形式。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主要有:赛乃姆,其音乐由多首歌舞曲联缀而成,热情奔放,明朗欢快。萨玛,用铁鼓与唢呐伴奏,音乐刚健有力。纳孜尔库姆,其音乐急促跳荡。来派尔,音乐轻快活泼。

  维吾尔族的民间说唱形式主要有“达斯坦”、“库夏克”、“埃提西希”等多种。达斯坦是一种有唱、奏、说的叙事套曲形式。库夏克为民间弹唱音乐,边弹边唱,歌词多是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谣体组诗。埃提西希意为说唱。常由1、2人边说边唱些带有嘲讽性的小故事,有的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形式活泼,表演生动,曲调简单。

  

  维吾尔族舞蹈文化

  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干生活。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卜。后称层至古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

  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

  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鹊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维吾尔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维吾尔族舞蹈节奏的基本特征: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维吾尔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

  舞蹈动作擅长运用头部和手腕。通过移颈、头部的摇、挑和手部的翻腕、绕腕、击腕等丰富多变的动作,特别是“先正看而后低首闭目”的眉眼运用,构成维巧充分表现出放鸭姑娘在群鸭中愉快劳动的感情,很是动人。

  维吾尔族的柔软下腰有快慢之分,如著名维吾尔族舞蹈家阿依吐拉表演的舞蹈《摘葡萄》中的动脖子下腰,像雕塑似的,弯下去很软,起来时却韧性十足,柔肩、手腕、腿等的巧妙配合与变化。

  “手鼓舞”是以手鼓伴奏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的特点是,在舞蹈中手鼓随舞蹈者动作变化而即兴伴奏。手鼓可以伴奏,同时又可以直接做为表演工具。因其手鼓的伴奏,烘托了气氛,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手鼓伴奏,这一舞蹈定将大为逊色。可以说,手鼓表演的舞蹈在人们眼里已成为新疆舞的代名词了。

  除以上的所述的表演形式外,还有“萨玛舞”、“拉孜库姆”、“夏地亚纳”、“道具舞”等。总的来说,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舞蹈工作者的不断追求,维吾尔族舞蹈已成为民族色彩鲜明、风格独特、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