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俗礼仪

苏州民俗风情特色介绍

2017-05-13 14:57:1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苏州是属于中国将宿舍的一个地级市,而在苏州,是中国的首批历史文化的著名城市之一,苏州的传统民俗上就其中有苏绣,而也苏绣也是起源于在两年多年前,在苏州里,不管是苏绣还是昆曲,都是漫步于苏州传统文化的长廊之中,一起来看看苏州民俗风情特色介绍到底如何吧。
苏州民俗风情特色介绍
  苏州当地民俗风情
  苏州,这座历经两千多年历史沧桑的文化古城,以其独特的方式超然存在。她古朴、典雅而又富有生命力。然而一提起苏州的传统文化,我想大家的最初印象应该是唯美灵动的苏州园林了,且慢,古朴而又极富传统色彩的桃花坞年画,让人惊叹不已的苏绣,还有风雅的评弹艺术,是不是让你心动了呢?下面,请跟随我一起走进苏州传统文化。苏州传统文化之苏州园林 每每提起苏州,那苏州园林便不得不提。假山、凉亭、湖泊水景,以其独特的魅力诉说着苏州的故事。所谓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绝非空穴来风。小巧精致的私家园林,每一处景都可爱而又典雅的存在,其灵动之处就在于它的自然活泼.园林以意境见长,强调自然和谐的完美结合,曲折多变,叠山理水,极富诗情画意。不妨去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走走,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魅力。 苏州传统文化之桃花坞年画 源于宋代的桃花坞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不仅反映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对日本的 浮世绘 也有深刻影响。 明末清初,达到繁盛。木板雕刻,使用传统的水印法印刷。色彩明丽,构图饱满,特点鲜明,多以祈福、辟邪、民间故事为题材,表达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事实上桃花坞年画见证了苏州的成长,见证者着苏州文化所发生的悄然变化。
  苏州传统文化之苏绣 作为 四大名绣 之一的苏绣,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太湖流域。纤细的手指,一根灵巧的苏针,亮丽的色彩,清新淡雅的图案,水灵灵的江南女孩,是人们对苏绣最贴切的认识。关于爱情,苏绣则是那种平平淡淡的地老天荒。一切平淡却又真实美好。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苏绣总是以一种小桥流水人家般的姿态徐徐道来着他们的精致可爱。见识一下苏绣的针法,绣一朵白色的水莲花,在纺巷里兜兜转转,感受一下苏绣的浑然天成、独树一帜,实在妙哉! 纵观苏州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极富民俗色彩的桃花坞年画,还是素雅的苏绣,还是沧桑的吴门文化,无论是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还是评弹昆曲,还是苏州各地的节气风俗,都像一曲动人的琵琶曲,没有跌宕回肠,却也扣动心弦。苏州宛若一个温婉的女子,在江南水墨如画、风光旖旎的映衬下缓缓踱步。她秀丽而又极富风韵,活泼而不失涵雅。漫步于苏州传统文化的长廊之中,无论如何都会让你心旷神怡。进入北京旅行社官网查询泰国旅游,欧洲旅游产品和价格。

  苏州民俗文化概览
  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苏州评弹有说有唱,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苏州评弹如今已经成为苏州城的一个文化符号。
  昆曲
  又名昆山腔、昆剧,是“百戏之祖”,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昆曲诞生于元末江苏昆山千墩,盛行于明清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昆曲是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昆山腔融合北曲与戈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于一炉,以曲牌体为主,其音乐特征“流丽悠远、婉转缠绵、一唱三叹”。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称号,并荣获榜首。
  苏剧
  苏州地方戏。前身称苏滩,即苏州滩簧,原名对白南词,俗呼打山头,本是一种戏曲清唱体曲艺,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轻柔委婉、圆润幽妙的艺术风格,曾经广泛流传于江南吴语地区。所唱曲调来自昆曲、南词、滩簧及民歌小调,有数十种。苏剧作为一个戏曲剧种步上舞台,始于30年代。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是目前全国唯一上演苏剧的专业艺术团体。
  吴歌
  吴歌是流传于吴语方言区域的民歌,俗称山歌。其曲调高昂而悠扬,清而不靡,一般用篪、箜篌、筝等管弦及金石丝竹乐器和之。其体裁都为赠答之辞,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其题材多为男女恋爱,或反映战乱离别之苦。著名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它州"曾经风靡一时,脍炙人口。
  缂丝
  缂(Kè)丝(英译: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纺织英文辞典:K’o-ssu,K"o-ssy),又称作“刻丝”、“克丝”或“尅丝”,文异音同。旧时又“长刻丝”、“刻丝作”、“刻色”等。缂丝在海外也有其他名称“缀锦”、“缀织”、“织成锦”等。《玉篇》说:“缂,织纬也。”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称“刻丝”。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 “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苏州节令民俗及其文化内涵也特别丰富。一般都会有相关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并附有相应的传统节日娱乐活动和节令风味小吃。如,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上元(清明)"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龙舟竞渡"、六月甘四"赏荷观莲"、七月十五"虎丘中元庙会"、八月"山塘灯船"、"石湖串月"、"虎丘听歌",九月"阳山观日出",直至十月朝"看元祀会"等等。苏州人素有种花、爱花的习俗,花神庙仅虎丘一地就有两座。每至二月十二日花神生日这天,苏州人尤其是花农会早早赶到庙里去庆贺,供上三牲干果,焚香点地入夜,众人手提花灯,抬了花神,在虎丘、山塘一带游行,往往要"闹"到天亮尽兴而归。
  轧神仙
  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的生日,他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神仙。苏州阊门内中市下塘的福液观奉祀吕祖,俗称神仙庙,据说吕纯阳生日那天要化身乞丐、小贩,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因而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这样你挤我挤的,叫作“轧神仙”。 轧神仙原先只是民间宗教活动,后来变为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届时,神仙庙附近小摊林立,各色小吃、工艺品、花鸟虫鱼,应有尽有。苏州市政府为保留这个民俗节日,修复了神仙庙,重建了南浩街。目前,南浩街已成为苏州传统风味小吃、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品、日用小商品以及花鸟鱼虫、古玩绣品等“苏”味极浓的市井文化集萃地,承载了历代苏州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南浩十八景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是苏州旅游的新热点。
  打春
  指立春那天用鞭子抽打泥做的春牛(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七夕乞巧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 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送财神
  “送财神”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钱铺地。”主人则答曰:“靠富”。
  闹花灯
  岁逢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源于我国西汉时期,是张灯结彩、欢庆大团圆的节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美好良宵。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夜、元夕,俗称“十五夜”。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热闹最“放夜”的灯火通明时光。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洁,而且千家万户灯火璀璨,闪闪烁烁,故又称“灯节”。清·同治元年(1862年),有诗云:“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
  苏州船菜
  民俗往往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带有极强的个性,正因如此,民俗文化也就以其最具个性化、最具平民性的特色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苏州多水,苏州人爱作水上游,苏州的船菜、船点也就在船上发展起来了。相传吴王夫差曾与爱妃西施江湖宴游,开了船菜、船点之风。到唐代,山塘河开挖后,溯七里山塘而游虎丘,成为千年不衰的习俗;到石湖看月,胥江放棹,游船大多"艄舱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指"。像近几年,苏州日益兴旺起来的"太湖船菜品尝",便是苏州旅游经济中一碟独具地方特色,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佳肴",或谓吴地风俗的现代新版本。群山耸峙、碧波环绕的苏州光福镇窖上村的"农家乐一日游",让一批批海内外旅游者带着对恬淡纯美的精神追求,走进吴中民间的日常家居生活,走进农家栽果养花宴饮品茶的民俗氛围。这多姿多彩的吴中民俗应该还是开发旅游文化的丰富宝藏。

  苏州的特色民俗风情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苏州的昆山、太仓一带,自明代隆庆、万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昆剧由于得到革新而迅速兴盛,其时在苏州城镇、乡村,人们对昆剧迷恋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组织业余班社,举行唱曲活动,一年一度的虎丘曲会,几至“倾城阖户”,“唱者千百”。在昆剧鼎盛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其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独霸剧坋二百余年。昆剧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传奇剧本。如昆剧《牡丹亭》、《窦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于2004年4月重新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场,场场爆满,并且登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为昆剧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剧《醉归》、《窦公送子》,京剧《李慧娘》,滑稽戏《满意勿满意》等。
  苏绣
  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不过现已遍布很多地区,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苏州婚纱
  大家知道苏州的婚纱也是一绝,苏州虎丘婚纱位于苏州城北,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虎丘是苏州专业从事婚纱制造、批发的生产基地,为中国二大婚纱大型生产基地之一。
  乞七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