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居工艺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

2016-01-09 14:07:16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布依族中有两大的特色艺术,就是绣品的艺术和播娜摩簸箕画艺术,而这两样的艺术文化上都包含了当代布依族人的一种手感,对此布依族的文化艺术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

  布依族绣品艺术文化

  刺绣是每个布依族姑娘必须学会的手艺,是布依族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她们往往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绣品,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表达美好祝愿,或作为定情物,表白自己的一片芳心。小伙子找对象时,常把姑娘刺绣手艺的优劣,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

  布依族妇女中有些技艺娴熟的高手,不用图样也可以随心所欲地飞针走线,绣出各种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湖光山色,而且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在刺绣中的针法运用是多种多样的,有平绣、绉绣、辫绣、缠绣、挑绣等等。她们在刺绣时,往往按图案需要和自己的经验来决定针法颜色的搭配,并不断创新、变化,绣出的图案多姿多彩。

  在众多的刺绣品中,布依族姑娘和年轻妇女,把背小孩的背带看得格外重要,把背带视为凝结博大的母爱,象征着幸福、吉祥和布依人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希望。对背带的选择与构思格外慎重,讲求精巧、工整、对称。绣一副这样的背带往往还要拜高师,反复实践和长时间精心制作方能满意。一些有心计的姑娘们,常常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策划、构思、制作这种背带,她们把美好的愿望,纯真的爱情,都通过银针彩线,绣入精心挑选的图案之中。

  走进罗平的八大河乡,布依族妇女奇特的穿戴真叫你眼花缭乱,尤其是布依族姑娘的服饰,更是绚丽多姿,充分显示了布依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多采用自织的土布,这种布被称为“仲家布”。经过蜡染,以色调古朴、文静淡雅,加上图案奇特,显得格外美观大方。布依族蜡染的工艺精细,图案花纹富于变化,以叠染、折染、扎染等方法,多以线条、点状、疏密、深浅,互相映衬,染出的蝴蝶、花枝、兰草,精美淡雅,用于服饰、床单、桌布、屏风、帐沿等,既美观又实用。

  布依族妇女个个都是擅长刺绣的行家里手。  

  布依族具有传承价值的播娜摩簸箕画艺术

  在贵阳市民委举办的首届少数民族农民作品“千人参赛,百人获奖”大展赛中,“播娜摩”簸画首次在贵阳山城露面,就征服了城市观众,使人流连、畅想。

  “播娜摩”簸画是布依族语,汉语意思是:“云雾山里的簸箕画”。

  播娜摩簸箕画是贵阳市的少数民族农民画,播娜摩,布依族语,指雄踞市郊的云雾山。一个个寻常的农家常用簸箕,经生花妙笔将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日月山川、神州传说、人间趣事等绘制上去,便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的艺术品。播娜摩簸箕画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极富民族特色。

  1990年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六月六”这天,

  “播娜摩”簸画是布依族诗人、作家、原贵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弋良俊首创的新颖画。它以奇特的构思,稚拙的技巧,鲜艳的色彩,朴实的画面,浓郁的乡情,令观众视觉一新。  推荐阅读:裕固族工艺品有哪些  

  布依族的舞台艺术文化

  溯源

  布依族民间歌唱舞蹈虽说是布依戏的基础,但布依戏之形成与汉族、壮族、苗族的戏曲有密切的联系。布依族与汉族居住地区毗连,有的甚至杂居一处,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交往。

  据说布依戏有近200年历史。200年之前,安顺地区就流行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因其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安顺地区有"黔之腹、滇这喉"之称,不少村寨叫屯、堡、哨、卫、所、营,而地戏恰好出现在此地。

  传说地戏是明初洪武年间江南一带调至黔镇守的屯军、屯民带来的。据史书记载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的大明王朝为了扫清盘踞在云贵一带元朝梁王,开辟和安定西南疆土,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蓝玉为副将军率30万大军远征云南。云南平定后,又于洪武21年前后从江南移民云贵屯田戌边。这些屯军、屯民从南方家乡带来的戏曲,受军队征战之风影响,不演才子佳人、剑客侠盗、清官公案之类的剧目,而偏重于历朝征战英雄故事,剧目多为历代忠君卫国的,如 《三国》、《薛仁贵》、《杨家将》、《岳飞传》、《大明英烈传》等。所以打斗场面多、舞蹈动作幅度大、演出火爆。为更方便地分出忠奸、正邪、及显示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等,演员面部蒙上青纱、戴上脸壳。脸壳也叫脸子,属戏曲面具一类,用丁木或白杨木所雕,然后涂上颜色和油料,表现出民间传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三国中关羽涂红色,张飞涂 黑色,周瑜涂白色。

  布依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布依族聚居的册亨、安龙、兴义等县。

  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之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调(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演变成为布依族的舞台综合艺术。

  他们先在军营中演唱,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由屯军和移民传到贵州其他地区,自然也传到了布依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演出形式,只是在演唱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脸壳后来改成粉墨勾脸,演出剧目增加了文戏,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流传的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值的还是改编的,都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如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是根据布依族叙事诗歌改编的,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小曲变成布依族的山歌。

  安顺地区地戏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时,演员已分生、旦、净、丑,均由男性扮演。布依族地戏的角色也同样如此分行当,唱腔亦同。据老艺人回忆,当时表演按照一定音乐节拍,旦角台步婀娜,小生台步稳重,丑角台步滑稽,各种角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时对面穿梭,表演朴实、活泼、自由、程式性不强。

  布依戏中还有一种"布依彩调"与广西壮族彩调"板凳戏"有着渊源关系。布依族集居地区之一的黔南与桂北仅一水之隔,在清乾隆前流传在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 、田林、旧州一带的彩调"板凳戏"接受了湖南"花鼓戏"和桂戏影响,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变成了戏曲化的演出。

  艺术特色

  布依戏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各脚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布依戏的各个角色都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脸壳),其面具有木雕,笋壳、竹篦壳几种。主要以红、黑、黄、绿、蓝、紫六色勾画、涂染,雕刻,绘制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藏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成为别具特色的一个民族戏剧的剧种。

  布依戏的音乐由唱腔、器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份组成。由于其处于调整发展中,至今尚无专业组织,很难统一规范,各地业余布依戏队的演唱与演奏多带随意性,因此在音乐上暂归类二种。第1种:正调类唱腔包括〔正调〕、〔反簧板〕、〔大王调〕、〔喊板〕等,正调〔正调〕为主要唱腔,民歌类为辅肋唱腔。第2种:由〔起落调〕、〔浪哨腔〕、〔喊板〕、〔灯调〕、〔苦调〕等组成,〔起落调〕(亦称〔正调〕)为主要唱腔。

  演奏所用乐器有牛骨胡、葫芦胡、二胡、笛子、月琴、包包锣、小马锣、钗、钹、鼓等。有的布依戏队还加入"勒尤"(布依族特有的竹管吹奏乐器)和木叶伴奏。器乐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情绪、表达人物感情中使用,并可作演出过场音乐。打击乐较为简单,主要在创造舞台气氛、掌握戏剧节奏中使用。

  布依戏的唱腔古朴,富抒咏性。布依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五字句、七字句或上下句。布依戏的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华盖,指法、定眼、绕场步、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当中有挡丁、挡巧等。

  布依戏演出活动无舞台限制,演出于"岁终新正"的节日里,其习俗分为"加官开台、扫台封箱"两部份。舞台背景多为具有驱邪祈福、消灾纳吉的"八仙"幕布。服装、化妆较为简单。  推荐阅读:乌孜别克族工艺品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