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民居工艺

关于上海民居的新思考

2009-07-09 22:26:5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在一套色彩斑斓风格迥然的普通邮票“民居”大观园中,最不起眼、最难看、最讨人嫌的也许就是“上海民居”了。一是它的色泽太淡,几乎没有给人什么视觉的冲击力;二是它的形象不佳,整体感不强,人家都是有整幢建筑的模样,而它却好象只是舞台上一堵挖了门窗的砖墙;三是它的印量最大,平信邮资8分年代的后期,它主宰着挂号信;到了20分的年代它更是一副普通信函“舍我其谁”的嘴脸;到了现在80分的时代,它还不肯退出历史舞台,时不时挤贴在邮票阵里。老贴老贴,贴了挂号信又贴平信,难免心烦。说三道四,反正“上海民居”给我的感觉很不好。

  我看过多篇介绍“上海民居”的“邮文”,大同小异,基本是抄录自同一个资料,什么“里弄建筑,外为黑漆石库门,内有小天井,供通风采光,房屋二至三层,底层是客堂、厨房,楼上是卧室,顶层有阁楼和晒台。青瓦坡屋顶。正立面和墙头、大门等处常作简单装修,有其独特的近代建筑风格……”等等,枯干的文字、无精打采的罗列,读来索然无味,与邮票画面的平庸亦步亦趋,相辅相成。唯一的新得是在“上海民居”和“石库门”房子间划上了约等号。

  近日借得一部《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散文卷),读了其中葛剑雄教授的一题《石库门,留得住吗?》,茅塞顿开,从而开始动摇了对“上海民居”的老印象,邮迷自然是性情中人,邮票的模样竟一直随着文章浮显在心头,自始至终挥之不去!

  葛先生开门见山,“石库门房子并没有太大的年岁,也没有很广的分布,它产生于清末的上海。石库门房子不是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西方的建筑,而是中西合璧,不中不西的一种新品种。”邮票上的《民居》建筑纷繁,可“不中不西”的恐怕还仅此一种。特点一点出,随之令人注目。葛先生进而写道:“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不久,……精明的上海人与急于扩大自己影响的西方人一拍即合,一种新的民居建筑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