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名城古迹

昌邑名胜古迹

2016-03-17 13:42:22 作者:azg168 风水网

  昌邑的名胜地方其实也都是有很多,而且在昌邑中的文化的遗址也是有很多,对此昌邑名胜古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昌邑名胜古迹

昌邑名胜古迹

  昌邑名胜古迹盘点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在今市区南部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东西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其处东北部略高,与千戈庄相连,西南部略低。大部分为夹沙黑陶,素面。发现瓦足一支,夹沙红陶,铲形足等,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夹沙黑陶器残片,经[1-3]  鉴定属龙山文化,大约4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居。

  高阳候墓

  位于北孟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名胜古迹大全

  鄑邑故城

  周代隶属于纪国。据《春秋左传》载:庄公元年(前690年),齐师迁鄑。乾隆《昌邑县志》载:“鄑城,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海滨,土人呼瓦城,半为水渐。春秋庄公元年(前493),齐师迁纪鄑。”“鄑”即鄑邑城,鄑邑在春秋时为纪国城邑。鲁庄公元年(前493),齐灭纪后,鄑邑归齐。战国时,为孙膑采邑地,曾筑有孙膑庙。《昌邑县志》载:孙膑食采于鄑,曾修庙在此。有古槐两株。明清时,“孙庙奇槐”为昌邑八景之一。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在此置訾亭县,又为县治,后入北海县。境内多庙宇,因上多以琉璃瓦覆幔,明初演变称“瓦城”。鄑邑渔盐诸业昌盛,水陆交通方便,历来经济发达,明初大移民时,沿海村落倍增,鄑邑渐为莱州湾畔的渔盐集散之地。

  鄑邑故城遗址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遗址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米多,被利渔村民拓为耕地。遗址有许多被盐碱腐蚀的陶片,纹饰难辨。近几年,遗址出土大量陶片、瓦当、铜剑、刀币等。较完整的有周代树木卷云纹瓦当,汉代“千万”(残)瓦当、陶罐等。遗址北端还发现古井、古墓、房基、冶铁等遗迹。1979年,被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阅读:兴城名胜古迹 

  昌邑名胜古迹有哪些

  密乡故城

  密乡故城位于昌邑市围子镇古城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遗址出土文物有:卷云纹瓦当、刀币、铜戈、铜镞等。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密乡为“春秋莒密邑,汉置密乡县,为侯国……

  故城在今昌邑东南十五里。”《春秋左传》载:“鲁隐公二年(前721年)十月,纪子帛莒子盟于密。”纪国与莒国在此缔结盟约。乾隆七年《昌邑县志》记载:“汉为密乡县,属北海郡,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改国,属城阳郡。东汉永元九年(97年)重设密乡县,西晋时又废,复于淳于县。”

  都昌故城

  都昌故城遗址,位于今昌邑市实验中学(原昌邑一中校址)、昌邑复习学校(原昌邑师范校址)、市人民医院、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都昌故城,又名邶殿,春秋时为齐邑。《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封晏子都昌,辞不受。”汉朝时为侯国。乾隆《昌邑县志》载:“汉高帝六年(前221),置都昌国,封功臣朱轸为都昌侯。”康熙《昌邑县志》载:“唐废入北海县属青州北海郡。”该城即废。 推荐阅读: 张家口名胜古迹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