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算命周易算命

论易道与中庸之道

2011-10-24 10:13:21 作者:azg168 风水网

  什么是易道?什么是中庸之道?易道与中庸之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作为抛砖,以期引玉。

  一 什么是易道

  什么是易道?用帛书《要》的话来说,易道就是通过审察认识那把握吉凶之门的损益之道以达到顺天地之心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得失、辨别吉凶,运用损益之道,将天道、地道、人道、时道、君道对象化、符号化、神秘化、系统化、整体化、关系化、理想化的产物。因而易道囊括了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上下、时道八卦(寒暑)、君道官府。

  根据《系辞传》,简单地说,易道包括天下之道,由天道、地道、人道组成。具体地说,通行本《系辞传》有“道”字29个。如:“干道”、“坤道”、“三极之道”、“天地之道”、“道济天下”、“昼夜之道”、“阴阳之道”、“君子之道”、“道义”、“显道”、“变化之道”、“圣人之道”、“天下之道”、“天之道”、“形上之道”、“日月之道”、“小人之道”、“为道”、“道”、“天道”、“地道”、“人道”、“其道”、“易之道”。我们可以将这些“道”、简单地归纳为四类:a.天道;b.地道;c.人道;d.易道。天道与地道合而言之曰:“天地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合而言之曰“三极之道”。天道包括日月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地道包括昼夜之道、变化之道。人道包括圣人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易道包括干道、坤道、三极之道、形上之道、阴阳之道、变化之道、天下之道。

  我认为《系辞传》的易道观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

  为了论证《系辞传》的易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观点,我们先对“道”字进行解释,然后再按照《系辞传》“道”字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新的解释。

  “道”之古义有二:行走之路;人之主张。《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道……,古文道从首寸。”“所行道”者,路是也。古文道字“从首寸”者,人之主张是谓也。首,头脑之谓也。寸,尺度、准则是也。头脑中的尺度、准则、则为主张。道之由路引申有方向、规范、规矩、规律、道义等义;由主张引申有运行、学说、道理、方法、引导、倡导等义。《周易》中的“道”字,无非“道”之古义及其引申义而已。

  有了对“道”的上述的理解,我们便有了对《系辞传》“道”字进行诠释的基础。

  干道 坤道 见于《系辞传》第一章。“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吴澄:“干成男者,父道也。坤成女者,母道也。左起震,历离,历兑,而终于干;右起巽,历坎,历艮,而终于坤。故以‘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句总之于后也。”这是从先天卦图的角度对“干道”“坤道”所给予的诠释。是根据上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所作出的推论。孔颖达:“八卦既相推荡,各有功之所用也。鼓动之以震雷离电,滋润之以巽风坎雨,离日坎月运动而行,一节为寒一节为暑。”孔氏将日月与寒暑合而为一,似未通“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文意。当应理解为“运之以日月,行之以寒暑”。艮山为寒,兑泽为暑。其主语为八卦。这样一来,我们就非常容易理解“干道成男,坤道成女”这句话了。这句话与上文文法统一后便可写成: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震道鼓雷,离道鼓电;巽道润风,坎道润雨;离道运日,坎道运月;艮道行寒,兑道行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这里的“道”我们可以理解为“相摩”“相荡”,具有“运动”“变化”的意义。这里的“道”同《说卦》上的“一索”“再索”“三索”的“索”相辅相成,意义相近。“运”“行”“成”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相摩相荡以后所显现的卦象。何楷说:“自‘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因乾坤而推极于变化;自‘刚柔相摩’至‘坤道成女’,是又因腐化而溯源于乾坤。”可见何氏并未读懂“干尊地卑……坤道成女”这一段话。这一段话是讲客观存在同创造八卦的关系以及八卦如何反映天象、地形、人情的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涉及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后一个问题涉及到符号学的问题。这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当然《系辞传》作者是不自觉地涉及到这些问题的。《系辞传》的作者的本意只是讨论作卦与观卦玩卦这样两个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证“系辞”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干道”“坤道”的“道”可以训释理解为“运行”。干的卦象象征天、父、阳、刚。坤的卦象象征地、母、阴、柔。“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意思是:乾卦的阳刚之爻中相交而产生长女卦巽卦。因此“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是天道、地道、人道符号化于易道之中的思维和存在同一的结晶。

  三极之道 见于《系辞传》第二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里的“三极之道”,孔颖达解释为“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蔡渊解释为“太极之道”。朱熹谓“三才各一太极”。俞琰曰:“三极之道,言道之体;三才之道,言道之用。”事实上这里的“三极之道”就是“三极之象”。三极之象,意即三极的准则、法则、规则、规律。“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陆绩解释说:“天有阴阳二气,地有刚柔二性,人有仁义二行。六爻之动,法乎此也。此三才极至之道也。初、四、下极;二、五,中极;三、上,上极也。”朱熹说:“六爻: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动,即变化也。极,至也。三极,天、地、人之至理。”不管是陆绩的分类法还是朱熹的分类法,都一致认为用六爻符号来表示天、地、人三才。这就说明了天、地、人变化、运动的准则、法则(或者说规律)是统一于“六爻之动”之中的。无疑这是天、地、人合一于《易》的产物。

  天下之道 天地之道 昼夜之道 道济天下 分别见《系辞传》第四、十一、十三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里的“准”,帛书作“顺”。“通乎”,帛书作“达诸”。“天地之道”,帛书作“天下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帛书作“与天地相校,故不回”。“道济天下”,帛书作“道齐天下”。“相似””相校“”不违“”不回”“准”“顺”都含有“齐一”的义蕴。这帛书《系辞传》的一个“齐”字更加明确地道出了《系辞传》作者“天道”“地道”“人道”合于“易道”的思想体系。所以《系辞传》第十一章写道:“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于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冒天下之道”就是“包含天下之道”。冒,包括。这里的“道”,朱熹解释为道理。《朱子语类》:“古时民淳俗朴,风气未开,于天下事全未知识,故圣人立龟与之卜,作《易》与之筮,使人趋吉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故曰开物成务,物是人物,务是事务,冒是罩得天下许多道理在里。”“读《系辞》者,须要就卦中一一见得许多道理,然后可读《系辞》也。盖《易》之为书,大抵皆是因卜筮以教,逐爻开示吉凶,将天下许多道理,包藏在其中,故冒天下之道。”《易》包括了天下之道,就是说,易道广大悉备无所不包。

  阴阳之道 君子之道 见于《系辞传》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出。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干,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这里的“继之者善也”,帛书作“系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帛书作“成之者生也”。阴阳之道,是生生之易道的核心。帛书卷后古佚书《易之义》开宗明义写道:“《易》之义,唯阴与阳。”全篇讨论阴阳卦象的道理。“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阴阳运行变化太平和合叫做道。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侧重于天道的自然规律及其运动变化法则。这就是宋明道学家所谓道(即理学家所谓理),也即《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的“理”、“性”、“命”的全部内涵。也就是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包含了“天理”“天性”“天命”的阴阳和合。质言之,阴阳之道是自然和合之道,是生生太平之道,人们继(系)这自然和合之道就会具备善良的品德,造成完美的人格,达到富有大业、日新盛德的天人合一的美德境界。圣人根据这种生生不息的阴阳之道创造易,成此一阴一阳生生不息的天象画出乾卦,效此一阴一阳生生不息之法画出坤卦,极此一阴一阳生生不息的关系(数)以预测未来,创造了占卦的方法。这一切都是将阴阳(地天)之道合于人道、易道而创造出来的神妙功用。是对“《易》与天地准”“道齐天下”的具体论述。在这里“阴阳之道”“君子之道”与“生生之道”(易道)完全合一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君子之道就是能够继承天道、用天道造就自我理想的完美的人道。具备这种理想的完美的人道的君子观察分析接受施行天道的“一阴一阳”规律后达到了“善”与“性”合一的境界,而不像“仁者”“知者”那样偏执,更不像“百姓”那样“不执”,而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敢”。潘士藻说:“善者性之原,性者善之实。善、性,皆天理,中间虽有刚柔善恶中偏之不同,而天命之本然无不同。”《折中》案:“圣人用‘继’字极精确,不可忽过。此‘继’字,犹人子所谓继体,所谓继志。盖人者,天地之子也。天地之理。全付于人而人受之。犹《孝经》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者是也。但谓之付,则主于天地而言;谓之受,则主于人而言;惟谓之继,则见得天人承接之意,而传与受两义皆在其中矣。天地人而人受之,其理既然无不善,则其根源虽无不善,而其末流区以别矣。如下文所云仁知百姓者,皆局于所受之偏,而不能完其所付之全。故程朱之言气质者,亦本此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惟《系辞》此语为言性与天道之至。后之论性者,折中于夫子,则可以息诸子之棼棼矣。”胡炳文说:“在造物者,方发而赋于物,其理无有不善。在人物者,各具是理以有生,则谓之性。其发者,是天命之性;其具者,天命之性,已不能不丽于气质矣。仁者、知者、百姓,指气质而言也。上章说圣人之知仁,知与仁合而为一;此说知者、仁者,仁与知分而为二。”他们都忽视了“天道”“地道”“人道”与“易道”合一于“《易》之义,唯阴与阳”的成象效法于“乾坤”模式的这一重大的思想文化现象。

  “君子之道”又见于第八章。“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道”含有原则、方法等意义。韩伯说:“君子出处默语,不违其中。其迹虽异,道同则应”。君子之道包括君子的行为、语言、交际原则及其方法。其行为原则是“或出或处”,其言语原则是“或默或语”,其交际原则是“二人同心”。施行了这些原则就能达到“其利断金”“其臭如兰”的理想境界。其原则包含着相应的方法。

  道义 见于《系辞传》第七章。“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帛书作“天地设立,《易》行乎其中。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这里的“道义”就是生生之易的阴阳之义。天地设立,即乾坤设立。俞琰说:“人之性,浑然天成,盖无有不善者,更加以涵养功夫,存之又存,则无所往而非道,无所往而非义矣。”项安世说:“此章言圣人体《易》于身也。知穷万理之原,则干之始万物也;礼循万理之则,则坤之成万物也。道者义之体,智之所知也;义者道之用,礼之所行也。”

  显道 出现于第九章。帛书《系辞传》所无。“显道神德行”,朱熹谓“道因辞显,行以数行”,割裂了“德行”。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明道才能使德行完美”。“神”是保持(神佑)的意思。“显道”即“明道”,明白天地人合一于易道,才能取得神灵佑护,使自己达到德行完美的境界。项安世说:“天道虽幽,可阐之以示乎人;人事虽显,可推之以合乎天。明,可以酬酢事物之宜;幽,可以赞出神之命。”项氏斯说胜于朱子。

  变化之道 见于《系辞传》第九章。“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帛书无斯语。变化之道,有四种解释。一、变化的规律法则。二、筮卦法则。三、神的行为变化规则。四、不为而自然。质而言之“变化之道”就是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仁义在六爻之变、三极之道的卦图上的消息、盈虚、承应、往来、上下等变卦法则。这些法则是天道、地道、人道法则的符号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圣人之道 见于《系辞传》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这里的“圣人之道”就是筮卦占吉凶的原则,即圣人创建的占卦之道。所以朱熹说“四者皆变化之道”。但不是“神之所为者也”,而是圣人(筮人)创造出来并必须遵守的占卦的四条原则。何楷曰:“此章与第二章观象玩辞观变占相应。”“言”蹈)必须依据卦爻的变化去进行,不能乱舞瞎跳。筮人的用具筮策筮盘的制作要根据六、七、八、九四象,不能随意制造。筮人的决疑要根据卦爻辞的占语来进行,不能乱猜瞎说。

  日月之道 见于《系辞传》第十三章。“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这的两个“道”字都可以理解为“运行”“运动”,是“贞胜”“贞观”“贞明”是“贞一”的对象。四个“贞”字,帛书均作“上”。“贞夫一者也”,帛书作“上观天者也。”

  小人之道 见于《系辞传》第十六章。“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这里的“道”相当于“政治秩序”。其分别君子与小人政治秩序的标准是“一君而二民”与“二君而一民”。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的理论刍型。而这种君民关系又是用阴阳符号组合而成的阴卦、阳卦来表示的。这就是“易道”与“治道”(人道之一)的合一。

  为道 见于《系辞传》第二十、二十一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二与四同功页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朱子语类》:“《易》不可为典要,《易》不是确定硬本子。扬雄《太玄》排定三百五十四赞当昼,三百五十四赞当夜。昼底吉,夜底凶,吉之中又自分轻重,凶之中又自分轻重。《易》却不然,有阳居阳爻而吉底,又有凶底;有阴居阴爻而吉底,又有凶底。有有应而吉底,又有有应凶底。是不可为典要之书也,是有那许多变,所以如此。”“为道也屡迁”是指《易》道原则的灵活性。“柔之为道”是指阴柔之爻的变化。为道者行道也。

  道 见于第二十章和第五章。“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陆绩说:“天道有昼夜日月之变,地道有刚柔燥湿之变,人道有行止动静吉凶善恶之变。圣人设爻以效三者之变动,故谓之爻者也。”这里的“道”是指易道。陆绩说得很清楚,易道是对天道、地道、人道的摹写(“圣人设爻以效三者之变动”)。

  形上之道 见于第十二章。“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个“道”,朱熹也将其解释为“道理”。《本义》:“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朱子语类》:“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则就是规则、法则、原则、准则。

  其道 易道 见于第二十三章。“《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南轩说:“既惧其始,使人防微杜渐;又惧其终,使人持盈守成,要之以无咎而补过,乃《易》之道也。”高攀龙说:“一部《易》原始要终,只是敬惧无咎而已。故曰:惧以终始。无咎者,善补过也。《易》中凡说有喜、有庆、吉、元吉,都是及于物处。若本等只到了无咎便好。”其道甚大,就是《易》道甚大。这主要教人如何运用易道以保幸福平安。

  天之道 见于第十一章。“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此处的“天道”,朱熹解释为“理”。《朱子语类》:“圣人既具此理,又将此理就蓍龟上发明出来,使民亦得前知而用之也。”

  天道 地道 人道 见于第二十二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朱熹说:“三画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为天,中二爻为人,下二爻为地。“项安世说:”言圣人所以三才而两之者,非以私意附会,三才之道,自各有两,不得而不六也。“将阴阴两个符号分别组合定位在六个自下而上的位置上,用来象征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运动,这就是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理论。可以这样说,《系辞传》的“易道”是对天道、地道、人道进行对照、比附、类比、综合后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的特点是:形式化、规则化、符号化、系统化、简单化、抽象化、关系化、有序化、整体化。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哲人的思维特点和能力。是我们研究解释学、哲学、符号学、信息学、系统论、控制论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昼夜之道 见于第四章。“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林希元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只是通知昼夜之道。盖幽明死生鬼神,其理相为循环,昼夜之道也。”姜宝说:“昼夜之道,乃幽明死生鬼神之所以然。”其实《易》上所说的“昼夜之道”就是时间变化的规律。

  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想在帛书《易之义》与《二三子问》《要》中更为明显。在《易之义》中,是易义与天义,地义、人义(文臣之义、武将之义)、物义合一。义犹道也。而这种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想在帛书《要》中尤为集中。《要》云:“《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又(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勿(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以亟之,变以备其请(情)者也,故谓之易;又(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不问于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以志善。能者由一求之,所谓得一君(群)毕者,此之谓也。”天地人的阴阳、柔刚、上下、变化 都用《易》的符号语言刻画描绘出来了,这就是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维模式。

  问题是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要创造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的思维模式来创造《易》呢?关于这一点,《系辞传》第十六章作了简要的回答。“《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我们的祖先既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又有浓厚的乐天情怀,他们为了天下和平,为了保合太和,为了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为了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了顺性命之理,为了与时偕行,为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的幸福大吉,创造了《大易》,为我们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创造了与天、地、人和平共处的易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益在子孙,惠及全球。

  《周易》的易道观在《彖传》《文言传》《说卦传》中都有程度不同的阐述。

  《彖传》云:“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文言传》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干:元、亨、利、贞’”。“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为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天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这对于易学家来说,十分明了创造易道就是为了让人们通过学习、研究、运用《易》以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以达到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和平共处,创造太平和合的境界。但对于非易学专家来说,如何使自己达到易道与天道、地道、人道合一呢?为此,子思承传家学,作《中庸》,阐明了中庸之道。

  二 什么是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简述如下。

  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着《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着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3.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4.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戒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5.检验标准

  中庸之道的检验标准有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两种。抽象标准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和。具体标准就是至善。至善就符合中庸之道,不善就不符合中庸之道。至善包括至仁、至诚、至德、至道、至圣等内容。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又是检验善与不善的尺度。偏、倚、过、不及乃是不善的现象。因此抽象标准与具体标准密不可分。质言之,中庸之道的标准就是中和至善、太平和合、团结友爱、和平共处。

  《中庸》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所以《中庸》第八章引孔子的话:“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孔子赞扬大舜善于认识中庸, 回能够选择施行中庸,是因为他们都掌握了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和和至善。

  孔子叹息中庸之道不明、不行,是因为人们没有掌握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不懂得辨别善恶。所以他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道出人们不能认识和实行中庸之道的原因是人们没有掌握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鲜能知味也”)。

  6.知行方法

  怎样才能认识和实行中庸之道呢?也就是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是什么?简单地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具体地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有三条。一是用锲而不舍的方法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二是用至诚的方法修养达道、达德、达孝。三是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为什么说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呢?首先,《中庸》所赞许的圣人施行中庸之道便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圣人是“不勉而中,不思而行,从容中道”的诚者。其次,《中庸》在谈到天下的五种人际关系凭借三种品德去推行的时候,谈论了一段认识中庸之道、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中庸》是怎样用锲而不舍的方法坚持知行合一的呢不通《中庸》在第二十章中指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首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认为,只要坚持中庸之道,人人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德行,人人都可以实现文王武王那样的功德。虽然人们具有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区别,但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是一样的。只要人们坚持至诚的方法就能调节好五种人际关系,培养好三种美好的品德。也就是说五达道依靠三达德来实现,三达德依靠至诚来推行。所以至诚这一中庸之道的原则又成了推行达道、达孝、达德的方法。同时,还应指出中庸之道的知行方法论原则是损益原则。

  7.主要途径

  达到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是礼教。用礼教来陶冶人的美好情操,铸就人的品德意识,规范人的品德行为,使人们达到中庸之道。

  《中庸》第二十七章揭示了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其文云:“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这就告诉人们推行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是礼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礼教是要那真下懂得中庸之道的人利用、去施教于民。所以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礼教是达到中庸之道的主要途径。施行礼教,推行中庸之道的具体途径有五条:第一是“尊德性而道问学”,第二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第三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第四是“温故而知新”,第五是“敦厚以崇礼”。

  以上我们从七个方面论证了什么是中庸之道。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我们对中庸之道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使我们初步认识到中庸之道在培养人的素质,加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加强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中庸之道的那些合理成份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建设。

  那么易道与中庸之道究竟有哪些具体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这是本文的第三个问题。

  三 易道与中庸之道的异同

  易道与中庸之道有许多相同之点。其中最主要的相同点是共同的目标。

  易道与中庸之道的共同目标主要表现在创造太平和合的幸福美好境界。易道的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易道的终极目标是教导人们如何创造保合太和、天下和平的幸福美好境界。这一幸福美好的和合境界包括了人际关系、地际关系、人天关系、人地关系、人时关系、人鬼关系、人神关系、人易关系的和合。

  中庸之道的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于中庸之道的终极目标同样是教导人们如何创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并育而不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太平和合的幸福美好境界。这一幸福美好的和合境界同样包括人际关系、天际关系、地际关系、人天关系、人地关系、人时关系、人鬼关系、人神关系的和合。所以《中庸》盛赞孔子所求的和合境界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溥渊泉,而时出之。溥溥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郑玄在注释“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时道出了中庸之道的太平和合境界。他说:“假,大也。此《颂》也,言奏大乐于宗庙之中,人皆肃静,金声无有言者,以时太平和合无所争也。”

  但仔细研究,易道与中庸之道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虽然易道与中庸之道的方法论原则都是损益之道。但易道与中庸之道在达到幸福美好的和合境界和使用损益之道的途径上有很大的差异。易道告诫人们达到幸福美好的和合境界,运用损益之道依赖的是《易经》;中庸之道告诫人们达到幸福美好的和合境界,运用损益之道依赖的是自我,尤其依赖于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易道虽然讲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借助的却是《易》,依赖的是至精、至变、至神的数、卦、爻,是神灵的启示;中庸之道讲至诚尽性以至于命,依靠的是自我的率性、修道、慎独、内省,是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觉悟、自我完善。可见易道与中庸之道同归而殊途。易道的天地人合一,系合一于易道;中庸之道的天地人合一,乃合一于自我,是自我合外内之道。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