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曾子、颜回就是这样的人。《论语•学而》篇载:曾子自述说,他每天都要在以下方面多次进行自我反省:为他人筹划事情是否尽心了?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过了?《系辞》中载:孔子称赞学生颜回说:“姓颜的小子,差不多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了吧?有不对的地方,未曾不知道改正。”
六二:休复,吉。
六二:喜悦地返回,吉。
休,喜悦。“休复”是说人外出办事,喜悦地返回。
六二对应《干》九二。《干》九二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说“见龙在田,德普施也”,表明经过一定时期的修德养能,品德、才能已经可以广泛地推行,因此说“吉”。《象》说“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这是承初九而言。初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修德养能,逐渐接近于“仁”的品德修养目标,正是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三:皱着眉头返回,危险,没有过错。
频,频繁。也有人认为“频”通“颦”,是“皱眉”的意思,也能讲得通。
“频复”是说人外出办事,事情办得不顺利,皱着眉头返回。比喻阳气在回复的过程中遇到麻烦、不顺利。
六三对应《干》九三。在《干》卦中我们说到,阳气的回复到了这一阶段,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而是在与阴气反复交争、较量中曲折上升的。引申到人事之中,表明事情也不会很顺利,需要加倍努力,正如《干》九三爻所说“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如此虽“厉”而“无咎”。本爻也是同理,所以连断语“厉,无咎”也与《干》九三一样。
六四:中行独复。
六四:半路独自返回。
既然说“中行独复”,意味着同时外出的不止一个人。同时外出,有返回的,有不返回的。爻辞以此比喻阳气有回复的时候、有不回复的时候,这也与《干》九四寓意一致。
《干》九四中说“或跃在渊,无咎”,《象》说“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其中“或”为不定之辞,透示出阳气有回复、不回复两种可能性。在自然界中,阳气该回复的时候就回复,这合乎正常的阴、阳循环之道,正如《象》说“中行独复,以从道也”。反之,阳气不能按时准确地回复,那么四时失序,天灾接踵而至。爻辞中虽然未明言吉、凶,而吉、凶自在其中。
六五:敦复,无悔。
六五:按时返回,没有悔恨。
敦,信,引申为按时。《老子》中云:“敦兮其若朴。”其中的“朴”是“道”的一种比喻,“敦”是对“道”特征的一种描述。“敦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外出后按时返回。实际上比喻阳气能遵循自然规律及时、准确地回复。
至此,阳气经过初九的“不远复”、六二的“休复”、六三的“频复”、六四的“独复”,最终及时、准确回复到位。
六五对应《干》九五。如同《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样,阳气完全回复以后,表明人的品德、才能蓄积到了足够的程度,可以有所作为了,所以说“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上六:迷失道路不能返回,凶,有灾害。出兵作战,最终大败。因为其国君而导致凶险,以至于十年之久不能够征伐。
迷,迷失道路。灾眚,灾害。以,因为。克,能够。“迷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在行路时迷失方向。实际上是比喻阳气回复到极点后不能向阴气转化。
阳气的回复到了上六,达到了顶点。阳极生阴,再发展下去,就应该向阴转化了。反之,也是不符合阴、阳循环之“道”。
从人事的角度讲,阳气至极而不能向阴转化,如同人自恃强壮,骄傲自满,一味恃强用壮,知进而不知退,因此说“凶,有灾眚”。以兴兵作战为例,骄兵必败,所以说“用行师,终有大败”;因大败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以至于十年之内再无力兴兵作战,因此说“至于十年不克征”;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否兴兵作战,最终取决于国君,因此又说“以其国君凶”;《象》说“迷复之凶,反君道也”,也把“凶”的责任归咎于国君违反为君之道。
本爻对应《干》卦上九。《干》卦上九说“亢龙,有悔”,本爻中恃强用壮、穷兵黩武的国君正是这样一位“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