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把每天二小四个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戊、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时家奇门是一个时辰一个格局,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每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局,全年的局数则是12×360=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4320局中,实际上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局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局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因每一局重复四次)。即六十个格局,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干(天干)十二支(地支)的六十种结合。阳遁一局是如此,其他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所以全年360日,4320个时辰,因为就格局讲都重复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局类型则为4320÷4=1080(局)。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这七十二局并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为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如果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Go个时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全年所有时辰的倍局。姜太公七十二局中,仍是每局重复了四次,如果去掉这种重复的话,就是72÷4=18,也是十八局。这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也即十八个活盘。这就是所谓的张良十八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已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甲、已日的子时为甲于;乙、庚日的于时为丙子。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无、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结束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中元为阳遁八局,下元为阳遁五局。夏至、白露的上元为阴遁九局,中元为阴遁三局,下元为阴遁六局,小暑上元为阴遁八局,中元为阴遁二局,下元为阴遁五局。其他各节气中局的序数依此类推便可知。如果用图表示便如下所示。
这是把后天八封、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是洛书中的八个数。冬至居坎势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巽卦数四,夏至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
春上元为阳遁八局,春分上元为阳遁三局,立夏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立秋上元为阴遁二局,秋分上元为阴遁七局,立冬上元为阴遁六局。
至于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后面所接的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都可据八个节气的上元局数按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接着冬至后面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那么依次排列.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八局,接着立春的两个节气是雨水、惊蛰,则雨水上元为阳遁九局,惊蛰上元为阳遁一局(洛书数最大为九.依照循环次序接着九的是一)。同样道理春分、清明、谷雨的上元局数分别为三、四、生;立夏、小满、芒种的上大局数分别为四、五、六,都是阳遁。
就阴遁而论,次序是逆推的。如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接着夏至的两个节气是小暑、大暑,则小暑上元为阴遁八同.大暑上元为阴遁七局。立秋上元为阴遁二局,接着立秋的两个节气是处暑、白露。则处暑上元为阴遁一目,白露上元为阴遁九局(洛书数循环逆推.接着—的是九)。同样的道理、秋分上元为阴遁七局,则接着秋分的寒露、霜降,其上元分别为阴遁六局和阴遁五局;立冬、小雪、大雪的上元分别为阴遁六局、阴遁
五局、阴遁四局。这就是所谓“冬至小寒及大寒,天地人元一二三;夏至小暑及大暑,九八七兮还退数”。
在奇门排局时,五天为一局。为什么五天为一局呢?因为每大为十二个时辰.都是从干时到亥时.这是说的时辰的地支;至于这五天之内这一天和那一天问一地支的时辰、天干却是不相同的。如昨天夜半为甲子.今天夜半则为丙子.后天夜半便成了戌子,这样每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就是六十个时辰.正好把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花甲子用完、到第六天夜半的时辰又从甲子开始,这就是五天为一局的道理。
我们知道,一个节气为十五天,五天为一局,一个节气正好是三个局。即上中下三元。这叫“一气三元”。
在同一节气的三元中,只要把上元是几局确定了.中元和下元便有了依据.可以根据上元推知,方法就是将上元局数向前推进六宫.所到的宫数就是中元的局数,中元的局数向前推进六宫,所到的宫数就是中元的局数 这种向前推进的方注,其次序则是阳遁顺推.阴遁逆推。
为什么上元到中元、中元到下元必须向前推进六宫呢?因为一局为五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元即一局正好六十个时辰。这六十个时辰在排局时十个十个为一组,这其实是打乱了天的界限,而五天形成六组即六个旬,这六个旬的旬头为甲子、甲戊、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参看六十甲子表)。在排局时,每一旬(十个时辰)占一个宫,用同一个星(称为直符)和同一个门(称为直使)。十个时辰换一个宫,一局六十个时辰正好
占了六个官。所以一元到下一元也就是一局到下一局,正好是向前推进了六个官,一七四、二八五、三九六等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