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得
一、易经的内容概要简介
"汉书.艺爻志"班固云:“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的作者,分为:
1、伏羲氏画八卦。
2、周文王演易。文王被纣王囚禁于羑里,在忧患中居幽而演"易"成六十四卦,并作卦辞,透过历史事实、生活的经验,陈述天地生生不息之道。
3、周公作爻辞。
4、孔子则以易传"十翼"的“彖辞上下传”、“象辞上下传”、“系辞上下传”、“文言”、“说卦传”、“杂卦传”来阐释"易经"。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读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十翼"是使"易经"脱离了迷信的占卜书,进而成为道德哲学性的一个转扩点,抛弃迷信,以阐明义理为宗旨。关于重卦是由何人所作,先儒的看法各有不同。郑玄认为是神农氏,司马迁认为是文王,王弼认为是伏羲本人。或许我们不必拘泥于"易经"六十四卦是出自何人之手,正如八卦不必一定源自伏羲一样。"易经"的“八卦”、“六十四卦”、“卦辞”、“系辞”等,皆是不同时代智慧的累积,应非仅仅出于二三人之手,犹如佛经绝非只是佛陀一人的智慧结晶般。"博物志"云:“圣人制作曰经,著述曰传。”传者,进一步阐明经义之作品,因经文简括深奥,理有未明,则作传解释清楚。如"周易"是经,"十翼"都是传。
【易经】
卦辞:文王所作,每卦现象之总括说明。如乾卦:“干,元亨利贞。”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安贞吉。”是为卦辞。
爻辞:周公所作,每爻现象之分析解说。如乾卦中之:“初九,潜龙物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上九,亢龙有悔。”
【易传】
为孔子所作,世传所谓之"十翼",事实上只有七,即"彖辞"、"象辞"、"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文言"等,而其中"彖辞"、"象辞"、"系辞"均分上下传,故得其十。翼者,翅也,取其飞扬大用之意,用以辅助阐明卦象、卦辞、爻辞之精义。孔子生当衰周之世,道德败坏,伦常殆失,诸侯攻伐,弱肉强食。因此以易道立人道,明伦理,重教育,倡文明,求革新,所以赞之以"十翼"。用来开物成务,挽救世道人心,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世界大同为理想。“易”就是变易和变化的意思。"周易"是属于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性哲学著作之一。它的成书,虽然是在战国时代的后期,但它所讨论的阴阳学说,相信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始萌芽。在中国古代,"易经"是正统儒学的经典,当时它的地位处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乐、春秋)之首,是研究古文者必修之项目。在国外,这部哲学著作也受到多方面的尊崇,不但受到日本和朝鲜等邻国的重视,近代传到西方,更被视为东方智慧的结晶来看待。不少人对它感到浓厚的兴趣,他们包括哲学家、文史学家、自然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数学家,甚至还有占星家等等。他们从不同角度,以各种科学方法和现代的理论去分析,企图揭开蕴藏在"周易"内的“秘密”。
"周易"的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份。“经”主要是介绍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和爻辞;“传”则包括十篇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内容,统称“十翼”。"周易"的阴阳学说基本理论,是认为自然界的根源就是阴阳二气,这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宇宙万物的变化与发展。它所谓的“刚柔相杂而生变化”和“阳极则变阴,阴极则变阳”都是这个意思。因此,它认为一切有生机的事物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