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由来已久,也深的人们的信赖,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都是通过中医来养生来调理自己的身体,那么关于中医养生的理念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中医养生的理念有哪些
关于传统中医养生的理念有哪些
什么是中医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生”的意思就是生命、生存、生长,而“养”则指的是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传统中医养生理念有哪些?
俗话说“医易同源”,养生理念雏形在经书之首《易经》中就已经存在了,比较系统的中医养生理念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下简称《内经》),其中关于养生的论述集中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及《灵枢·天年》三篇,有兴趣又有一定古文基础的读者不妨可以仔细地拜读一下。
《内经》中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上古时代的人,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饮食有一定的节制,起居有一定的时间,不做过分的劳作,所以能使肉体与精神都互相协调一致,而活到其生命能够达到的年龄。
基于此,我们把养生概括为以下20个字: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正气为本、辨体施养。
天人相应
在很多人眼中,“天人相应”似乎是个非常玄妙的修炼方法,与普通人无关。事实上,“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医学用医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材料,论证并丰富了天人合一说,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强调“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内经》)。
所以,“天人相应”说白了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对人体有影响,还有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及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界中,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等对人的生命活动与疾病有深刻的影响,如:季节气候与人体;昼夜晨昏与人体;地区方域与人体。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人的生长病死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理病理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清代医学家徐灵胎更是强调了医生如果不懂得“天人相应”就不配做医生(“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医生治病是如此,我们养生也是一样,所以,人应通过养生等手段,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
形神合一
1977年WHO (世界卫生组织)是这样给健康下定义的: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躯体健壮。这与中医学的形神合一不谋而合。
中医学的形神关系,实际上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形,是指人的形体、肉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神,即神情、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中医养生学要求“形神共养”,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也要重视心理和精神上的保健。就是要求我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追求名利,不要有贪欲和妄想,不乱发脾气、不大喜大悲,即尽量能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内经》说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这对于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功利心重的现代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动静互涵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重要原则。动和静缺一不可,运动能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抵御病邪的能力,所以适当的运动是有益的。但并不表示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
中医养生学强调静养的作用,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才是养生的根本大法,以静养生的原则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彭祖就是典型的例子,相传殷商大夫彭祖活了126岁,其长寿的秘诀就在于静坐。静养主要强调的是心神宜静,心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静养并不是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卧床多睡,而是要求精神专一,摒除杂念。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传统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含静功)等健身运动,也推荐现在热门的由印度传入的“瑜伽功”,这些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运动强度不大,同时能放松心情。
正气为本
中医所说的“正气”即现代医学的抵抗力,正气的强弱,由体质所决定。一般来说,体质壮实者,正气充盛;体质虚弱者,正气不足。《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如果我们人体有足够的抵抗力,邪气即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病毒等就侵犯不到我们。所以说,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保养正气,根本在于保护脾肾。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关系极为密切;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即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强弱也是决定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辨体施养
源于祖国医学的精华之一“辨证论治”,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体现在中医养生学上,就叫辨体施养。因为并非每种方法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并非人人都适合所有的养生手段,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及所患疾病的性质等情况,而采取的适当的方法,即所谓的“三因制宜”——因时、因人、因地。辨体施养正好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价值和特色。
祖国医学的养生理念既有大局观、又强调个体化、更具有操作性,故能起到明显的防病强身效果。
讲解关于中医养生的理念有哪些
1、养心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薄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2、饮食养生
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3、运动养生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4、房事养生
《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5、气功养生
《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的是做气功,“熊经鸟申”指的是像熊一样攀援,象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要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6、药物养生
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7、膏滋养生
传统膏滋是将中药材经过八繁之功:12小时浸泡、3道提取、4次浓缩、48小时化胶,武火3次熬,文火收成膏,经过选、制、洗、泡、煎、秘、滤、收等8道繁琐工序炮制而成,100公斤药材仅仅蜜炼而成6斤膏滋,且一锅就要耗时7天。故常有言到“一勺膏滋十碗药”,膏滋是“补品里的工艺品,工艺品里的奢侈品”!(风水www.azg168.cn)
讲解一些关于中医养生的理念
预防观
1.预防观: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
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
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整体观
2.整体观: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
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平衡观
3.平衡观: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
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
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辩证观
4.辩证观: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
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