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针灸的注意事项

2016-12-31 15:45:06 作者:azg168 风水网

  针灸是中医常见的养生手法,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舒缓是神经的作用,能很好的释放身体里的毒素,也能很好的改善身体的健康问题,固然针灸养生深的人们偏爱;那么中医养生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针灸的注意事项

  中医养生针灸的注意事项

  中医养生针灸的六大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关于中医养生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调摄任督——大椎关元

  大椎穴多以针刺。用30号毫针,直刺1寸左右,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关元穴多以艾灸,用麦粒大艾住7-20壮,枣核大艾住3-5壮即可;若以艾条悬灸,每次30-60分钟,每周1-2次。拔罐、贴穴、穴位注射、埋藏等法亦可。

  大椎长于疏通督脉,巡络脑系,刺之能通阳静脑,清热除烦,益智提神。关元位居下焦,裹诸阴而长于流通任脉,灸之以鼓舞任脉经气,抑阴振阳,温暖下元,补气生精。两者合用,共达调摄任督,凭条阴阳,对正常人更能起到保健益寿之作用。

  2、温行气血——膻中、膈俞

  二穴均以艾灸为主,用麦粒大艾住20-50壮;或半枣核大艾住5-7壮,每周施行1次,若以艾条悬灸,每穴每次30分钟,每周3次,刺法、拔罐、贴穴、埋线等法均宜。

  对膻中艾灸,既补益肺气,鼓舞宗气,又温补心阳,鼓动血运,一穴关乎心肺两脏;膈俞善行血分,艾灸之,鼓动血中之气。二穴相伍,适用于动则气短,精力不足,失眠少寐,情志不宁,面色失华等。正常人常施此方,可以增气力,提精神,好颜面。

  3、宁神益智——四神聪(百会)、涌泉

  四神聪穴4点各以30号1寸长毫针离心向刺入0.7寸,有轻微胀感即可。非肝阳、心火旺者,以艾条悬灸于百会穴上,既温针四神聪,又温灸百会。神聪(百会)居顶,从上治下,加温针灸,温阳启督脉,升提中气,增强大脑工作能力;涌泉处足底,从下引上,育阴潜阳,协督脉入脑系。两穴合用,健脑益智,适用于因为辛劳过度、房事失节、处心积虑、耗血伤神致健忘眠差、头晕心慌、神疲乏力、短气太息的人。

  4、调养精气——肾俞、命门、太溪、太冲

  本方于深秋后可每周1-2次,春夏季节则半月或1月1次。肾俞乃背腧穴之一,功能为强腰补肾,生精益髓,增进性机能。与命门合用,更能温补真元之气,壮阳健脑。太溪乃肾经原穴,可滋阴润脏。太冲系肝经原穴,平阳柔肝,与肾俞、命门合施,同调下元阴阳之气,合化乙癸精血源液。不仅适用于劳伤日久,精气消耗及病后身体虚弱等因素所致的腰腹酸软如坠,神疲精萎,惊惕多梦,情绪易于波动,经少无子,宫冷不孕,性机能减退,身体疲惫等,对于常人,到了中年以上,常施本方亦能养护精气,润利关节窍道,延年益寿。

  5、容颜三白——阳白、四白、太白

  足少阳经脉行于颌面之住留穴,沿皮刺可以改善皮下微循环,增强肌肤营养,能润肤,紧额,消皱。四白则功能相近而主颜面,与阳白组合可调摄上下睑肌的张力强度。太白,足太阴脾经原穴,取脾主四肢肌肉之意,促进颜面肌肤吸收营养。三穴合用,润泽肌肤,好颜华色,为针灸美容的基本穴方。(风水www.azg168.cn)

  

  关于中医针灸养生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第一大类:非艾灸法

  一、天灸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而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毛莨灸、旱莲草灸、吴茱萸灸、斑蝥灸、白芥子灸、甘遂灸、蓖麻仁灸、威灵仙灸、巴豆霜灸等。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穴位,方可取得预期疗效。

  2、水泡挑破与否均可,但要注意预防感染。

  二、敷药灸法:是用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胡椒灸、马钱子灸、鸭蛋子仁灸、细辛灸、五倍子灸、生附子灸、食盐灸、天南星灸、生姜灸、丁桂散灸、蒜盐灸等。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化学灸法、药熏蒸气灸法、冷淋灸法、灯火灸法、硫磺灸法、黄蜡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叶灸法、药捻灸法、烟草灸法、线香灸法、火柴头灸法、铝灸法、药锭灸法、麝火灸法、电热灸法等多种灸法。

  第二大类:艾灸法

  一、艾柱灸法:

  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

  2、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方法。

  二、艾条灸法:

  1、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3、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

  4、无烟灸法。

  三、其他灸法:

  其他还有艾饼灸法、艾熏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等疗法。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