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讲解

2016-12-31 15:41:28 作者:azg168 风水网

  中医养生深得人心,因为中医养生有着显著的效果,且中医养生能有效的改善身体的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医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中医养生的方法与知识人们都较为信赖;那么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讲解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讲解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讲解

  立春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讲解

  首先,春季对应肝,所以,这个时候开始注意这方面问题了,这几天,我体会明显的是,阴虚的人开始出现各种病症了,比如很多人口腔溃疡突然出现,这是阴虚虚火上炎,或者是虚阳浮越,这种阴虚的人,阴液不足,所以在春天会比较难过,叶天士所谓能冬不能夏是也,古代医生诊病很重视这个,他们会根据节气判断一个人的病情转归。此时肝气要生发,如果树木要生长,但是阴液不足,就是没有水了,那么树木就会出问题的。

  尤其是在老年人,需要事先预防,有此类征兆的,要服用些滋阴的方子。

  除了药物,我介绍一个食疗的方子:生地九克、制何首乌九克、猪脊骨一节。这三种食料在一起熬汤,喝汤吃肉,尽量少放花椒等调料,只放一点盐即可,一周可以用两次,适应的人群,阴虚者,一般以舌红,苔薄,脉细数为标准,这是阴虚的舌脉,如果同时总是口干,口渴,心烦,手脚心热(有的夏天热,冬天凉)更可以判断。

  这个食疗汤大冷的天不要用,等天气温暖了,觉得自己的汗开始多了,就可以用了。

  另外,不用长期吃,和做菜一样,想起来吃一两次就可以了。

  这个生地和制首乌是我经常用的对药,生地主要滋养肾阴,制首乌滋养肝阴,两者肝肾同治,我在开方子的时候,每遇到阴虚者,或者担心药物会伤阴的,都会加入这两味药。

  有的时候,我在转方的时候,看到患者舌头变红了,虽然患者说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我会立刻加入这两味药,结果马上病情就好转。

  有人问,不是春天阳气生发吗?为什么会使用滋阴的药物呢?

  这就是中国人的阴阳互生的理论了,阳气怎么生发啊?那是要阴气做后盾的,阴如果不足,阳气就会出问题,如同汽油不足,火燃烧的时间一定短一样,所以这是中国人的思想奥妙,越体会越有道理。

  春天的时候,天气虽然变化多端,但是主要是开始转暖,人体的腠理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也开始不足,所以,此时要注意防护,这几天,感冒又开始流行,我说过,主要就是天气暖了,我们的阳气开始发泄,汗出的多了,此时不注意,出门汗没有散干净,结果就感冒了,这次感冒很多人还很厉害,主要是咽喉肿痛,发烧不严重,但是喉咙处的症状持续不消,甚至有的人开始失音。

  这次,我自己也被感染,前几天拍摄节目,空调从头顶吹下,穿的衣服是单衣服,结果感冒,当时拍摄得太累了,回家就睡觉了,其实如果在第一时间处理,就没有问题了,结果第二天,邪气入里化热,咽喉疼痛的非常厉害,这次,就是自己开始试验自己的方子了,我用了丹栀射郁汤加减(我在前面的博文里介绍过),用了两天,把邪气解掉,这是我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了。这次深切体会,如果自己有了感觉,就要第一时间处理,不能由着邪气深入。我每天告诉别人,很多人都做到了,这次自己却马虎了。

  所以在春天要注意,因为皮肤腠理疏松,所以邪气进入的快,稍有感觉,马上就会入里化热,这也是为什么温病学者认为有个温邪的缘故。大家要加强防范。

  《黄帝内经》里面说,春三月,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是古代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春天万物生发,此时人也应该顺应,要保护生发之性,不能戗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养心的方法,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思路去做事儿了,我们的心境一定是舒畅的,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赏赐别人,不罚;保护生命,不杀,这样大家都高兴啊,而这种高兴愉快的状态,正是肝气舒畅的状态,也正是此时养生的最佳状态,所以,古人有些智慧,他没有直接说养心,人家用了一些行为方式来说明,我们听了,自然心领神会。

  春天,还有好多要说的,比如《黄帝内经》里面说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还有阳虚的朋友们如何保养等。我以后慢慢和大家聊。

  

  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与依据讲解

  一、说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有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软,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风水www.azg168.cn)

  

  中医脏腑经络养生基础理论讲解

  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12条经脉在12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简述如下:

  子时 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 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卯时 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 胃经最旺,有利于消化。

  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巳时 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午时 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 小肠经最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 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酉时 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 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 三焦通百脉,人应该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从每日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侵,或较虚弱所致。不过,由于脏腑互相影响,问题可能出于其他脏腑。

  子时(23点至1点)—足少阳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丑时(1点至3点)—足厥阴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寅时(3点至5点)—手太阴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卯时(5点到7点)—手阳明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辰时(7点到9点)—足阳明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已时(9点至11点)—足太阴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午时(11点至13点)—手少阴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到15点)—手太阳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申时(15点至17点)—足太阳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酉时(17点至19点)—足少阴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戌时(19点至21点)—手厥阴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亥时(21点到23点)--手少阳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