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的去享受世界,才能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生保健是必须的,毕竟养生保健能给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那么中医老年养生保健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吗我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老年养生保健的知识
中医老年人养生保健的知识
以德养生 养生先养德。揣几本美德书刊、交几位良师益友、添几种高雅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多几份道德储蓄,使道德养生形成了彩虹般春意盎然的人生风景线。
勤于动脑 “心为君主之官”,中医所说的“心”与西医所说的“大脑”有相通之处,大脑乃生命的活动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才有可能长寿。
动以养生 养生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坚持做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节制饮食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节制饮食,爱护脾胃,脾胃才能不生病,从而吸收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元气,维护人体的健康。
中药保健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中药相对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小。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风水www.azg168.cn)
中医老年人养生保健的知识与要点
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机体调控阴阳和谐的稳定性降低;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整体表现为生命力下降。由于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若遇不良因素的刺激,易于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老年人摄生保健时应注意这些特点,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二、老年养生要点
1、心理调摄: 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明代养生家郑 瑄《昨非庵日纂》中《坐忘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诌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告诫人们保养元气应“常默”勿多言,“少思”勿过虑,“不怒”恐伤神。对此尤其是退位待休者催人醒悟。“不求”、“不执”、“不贪”、“不苟“才能精诚坦荡,心情愉快。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曾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上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说明重视心理调摄 十分重要。可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培养广泛业余爱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保持乐观的情绪;通过练功调息摄神保持心神安宁;勤思考,适度用脑,以保持神机灵敏。
除一般的调摄法外,以下几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老人:
欣赏音乐:不同的音乐可起到不同的作用:庄严的旋律赋予人以丰富的想象;悠扬的曲子能让人安静的休息;轻快抒情的音乐可使人身心愉悦。许多研究证明音乐能通过其旋律、音调和节奏来改变人的情绪。轻快的乐曲、动听的旋律能加速人体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等生物化学物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调整大脑的功能,缓解疲劳,使血压平稳、心律稳定,心情轻快、愉悦。
习字作画:书画能摄心养生,是人精力充沛。练习书画艺术时,必须平心静气,精神集中,消除杂念,举止舒展。所谓“书画之道,先要养心,”即是此意。这对改善大脑皮质功能、 大脑思维的敏锐和沉着能力、调节人的精神活动是很有帮助的。书画活动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它能培养人愉快的情绪和豁达的胸怀。运笔时呼吸与笔画的运行自然地协调配合,达到精神、动作、呼吸三者的高度统一,这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肺等内脏器官均能起到调节作用。所以有人说,挥笔习字作画,既寄托了雅兴,又涵养了情致,是一举多得的养生方法。
垂钓怡情:垂钓是一项我国古老的传统运动项目。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在于怡情养性,调节心神。
2 .饮食调养:人到老年,脏腑功能呈现广泛退行性变化,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尤为明显,牙齿松动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缓慢等,基于这些特点,老年人的饮食调摄至关重要,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具体内容如下:
食宜多样:“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老年人不要偏食,不要过分限制或过量使用某些食品。尤应适当补充一些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以获得均衡的营养。
食宜清淡:“味薄神魂自安;饮食要去浓肥,节酸碱;薄滋味养血气。”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毒,所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谷为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即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宜多吃鱼、瘦肉、豆类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不宜吃肥腻或过咸食品。
食宜熟软:老年人脾胃虚弱加上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差,应该把食物切碎煮烂,肉可以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叶。同时还要注意晕素搭配,干稀相得,色香味俱好,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进食宜缓: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细嚼慢咽,不仅使食物消化吸收充分,且可避免“吞、呛、噎、咳”的发生。
食要限量: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否则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因此应提倡进食八分饱,但要做到食物的营养素合理搭配,使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大体平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
总结老年人饮食“八要”:一要香、二要好、三要好、四要少、五要细、六要烂、七要热、八要淡。
3.起居调摄:老年人气血不足,卫外功能减弱,易致外邪侵袭。故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这是老年养生大要。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关充足、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面宜常洗,发宜常梳,早晚漱口。临睡前宜用热水泡双足。定时大便,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因二便失常而诱发疾病。
4.运动锻炼:年老之人,血气运行迟缓,故多瘀多滞。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老年人应掌握自我监护知识,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就诊,采取措施。
5.合理用药:一般而言,老年人保健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宜多进补少用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药物品种宜少,疗程宜短;用药方式宜偏中不偏西;注重脾胃,兼顾五脏;辨体质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季节变化规律用药,定期观察,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推荐阅读:中医如何养生保健
中医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八大知识
1、悦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2、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大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3、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4、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5、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苫,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恩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6、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陀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7、顺性情: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8、服药饵:人生在世,禀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推荐阅读:中医经络养生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