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山寨也是一处美丽的风景,而且基诺族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对此基诺族的风景特色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基诺族的风景特色
基诺族有哪些风景特色
基诺族卓巴房
卓巴房的5根神柱显现出它的神圣权威,大公房和长房浓缩着基诺人对生活的点滴感受,基诺长廊中铭刻着基诺族丰富的狩猎文化和民间艺术,太阳花坛中的太阳花含羞地表达着真挚的情感,大鼓舞的鼓点与舞式中洋溢着浓厚的原始宗教风味。
基诺族风景特色建筑
基诺族山寨
基诺山寨景区是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是西双版纳旅游北线上的新兴景点,总投资900多万元。景区坐落在峰峦叠障、绿荫苍翠、群山环抱的六大古茶山之首的基诺山,位于景洪市东北部基诺乡巴坡寨,东经100°53ˊ33″,北纬21°53ˊ11″,平均气温18—20℃,距景洪26公里、勐养10 公里、基诺乡政府3公里。这里是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全国唯一一个最全面最集中地展示并以基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是了解基诺文化最重要的窗口。
基诺族又称攸乐人,是1979年6月6日,被国务院确认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的一个单一民族,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基诺乡,总人口只有两万余人。*****对这个民族比较关心,先后有***、***总书记、***总理等*****到巴坡村、扎吕村探望过基诺人民。
原始社会的脚步在这里停留了很久很久,20世纪50年代初期,氏族公社的炊烟仍在这方水土的上空袅袅飘荡。这里有昔日远古的大公房;有残存的刻木记事;有被确定为西双版纳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基诺大鼓舞,由50名基诺族民间演员及16个大鼓组成表演,阵容庞大、气势恢弘;有被列为西双版纳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具有原始狩猎特色的乐器奇科、布姑演奏。基诺山寨景区以巴坡自然村寨为依托,将基诺族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基诺族民居、服饰及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给游客……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
景区主要游览内容有:“牛角字”、“大鼓门”、“牛头路”、“祭祖先玛黑、玛妞”,“奇科、布姑演奏”、“拴平安线”、“创世女神阿膜腰北塑像”、“太阳花坛”、“敬酒迎宾”、 “基诺族图腾柱”、“大公房基诺文化博物馆”、“基诺族成年礼”、“卓巴房及卓巴文化馆”、“织‘砍刀布’”、“基诺大鼓舞”、“打铁”及以展示西双版纳边境土著文化为主题的“土著部落”。推荐阅读:锡伯族的风景特色
基诺族风景特色有哪些
户撒皇阁寺
户撒皇阁寺又称皇阁报恩寺,位于陇川县户撒乡政府北角的金凤山(赖吉山半坡)海拔1470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7年前后)为汉式建筑。为四合院建筑,分正殿、左右厢殿及下殿,正殿建在高台上,厢殿和下庙建于台下,下庙有两道进庙大门,殿四周镶砌石墙。正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等,厢殿为地母殿,原塑有各种神像,下殿是戏楼,是唱戏的舞台。左右厢殿毁于“文革”时期。殿内雕凤刻龙,花草鸟兽、庄重威严,精致美观。
报恩寺在皇阁寺右下方,是由两间平行的平房组成分成上下两殿,上殿塑佛、法、僧三宝等佛像。报恩寺大门前有60级石阶,据寺内碑文记载在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二次重修过,皇阁寺和报恩寺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寺庙,上奘皇阁寺塑着玉皇大帝及诸神像,故称皇阁寺,下奘报恩寺塑佛、法、僧三宝及其他佛像,故称佛教寺。
据传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为当时统治云南的沐英屯兵驻防户撒时所建。为汉式建筑,由上奘皇阁寺和下奘报恩寺组成,皇阁寺大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塑像,其神态庄重威严,端坐龙墩之上;两侧分列手执兵器的凶神恶煞──三十六星宿泥塑,其中有文武朝臣4人。报恩寺建于皇阁寺西下方。其大殿供奉站在龙凤托着的莲花宝座上的地母泥塑像。下皇阁寺已于民国初年倒毁。
1983年动工修复皇阁寺,于1988年4月竣工。其建筑式样基本恢复原貌,但塑像却是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与道教的融合:第一殿供释迦牟尼佛;第二殿供观音三姐妹;第三殿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金身。佛、道两教供奉的至尊融洽相安,共处一寺。推荐阅读:仡佬族的风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