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的风景之妙,有着一些建筑上的特色和风景上的特色,而其中白汉洛教堂也是独龙族最注重的风景之一,对此独龙族的风景特色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独龙族的风景特色
独龙族有哪些风景特色
独龙江
独龙江:孤悬世外的仙境独龙江古称俅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在中国境内全长211公里,至独龙江乡的钦郎当后进入缅甸,称恩梅开江。
独龙江,如同一个孤悬世外的仙境,遥远、原始、神秘。满眼茂密的原始丛林和苍茫的绿色铺天盖地,彩色的蝴蝶翩翩起舞,不时还能听到蝉鸣。
独龙江既是一条江,又指一个乡级行政区域。独龙江乡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独龙族聚居地,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西侧,北接西藏察隅县,西南与缅甸毗邻,辖区内共有3条通往缅北葡萄县境内的通道。
1998年前,独龙江乡尚不通公路,所有生产生活资料全靠人背马驮从外运来。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有97公里,徒步需3天时间,途中要翻越海拔48000多米的南磨王山。这里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生存环境恶劣,是中国特困地区之一。
过去,“走村三天,过江半月。”现在,江面上修建了几座桥,村民也从高黎贡山的半山腰搬到河谷定居。虽然公路通了,但每年秋季大雪封山之前,贡山县政府依旧要组织车队集中往独龙江峡谷运送物资,以保证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里人们的生活。
独龙族风景特色建筑
白汉洛教堂
白汉洛教堂位于贡山县丙中洛乡白汉洛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建。为中西结合的木构建筑,占地454平方米。门为牌楼式样,用六抹格扇装置,二层明间用拱形窗,三层为钟楼。1905年当地民族举行反洋教起义,烧毁教堂,即“白汉洛教案”,现存建筑为任安守用清政府赔款重建。
虽然“文革”期间,教堂内的许多文物被毁坏,但经法国传教士传播到民间的法国葡萄酒酿酒工艺得以保留。现在,"白汉洛"葡萄酒及利用法国葡萄酒酿酒工艺酿制的各种"白汉洛"野果酒,是到贡山必品的上乘佳酿。 推荐阅读:锡伯族的风景特色
独龙族风景特色有哪些
木垒房
生活在独龙江、怒江流域的独龙族在立寨建屋之前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巢居、穴居、“结房于树以居”的过渡阶段,在历史文献中就有“无屋宇,居山岩中”的记载。被称做是“建在大树上的房子”。如果想尝试一下远古的“巢居”,走进滇西北的独龙江畔,便可以见到独龙族的“建在大树上的房子”,独龙语称为“新阿当”。早在道光年间就有这样的记载“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房屋系随结竹木,栖息树上”。古代独龙族大概受鸟窝的启发,将人的家建在树上或洞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独龙人利用独龙江河谷山高箐深、树木竹林繁茂的自然条件,修建起遮风避雨的竹木房。独龙族的住宅房屋建筑主要是木垒房建筑和竹篾房建筑两种。在北部地区,建房的材料是木头。人们在选好的坡地上把几十根木桩深深打入土中,然后在桩顶上搭起楼板,再用木头垒起墙来,上面用茅草盖顶。在南部地区,建房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人们还是先在坡地上打桩,用竹篾笆或木板作地板,用竹篾笆作墙。有的地方用一种叫做“阿里”树的皮作围墙,房顶用茅草或竹叶覆盖。无论是木垒房还是竹篾房,房门都必须朝着东南方。独龙族人认为,西边是鬼怪的世界,房门不能朝西开。房门多用木板制成,门较小,高约1米,宽不到1米,墙壁间锯一个小洞作为窗子采光,有的设有窗户,有的无窗户。这种被成为窗户的小洞口,是独龙族建筑的重要标志,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传说过去周边的土司经常来独龙族村寨抢姑娘或其它财物,为了防止藏族土司的人从窗子入室,独龙族人家盖房子时便故意将窗口留得很小,任何人都无法从窗口入内。
独龙族人家盖房所需建筑材料的准备工作一般都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准备。他们把松树砍倒劈削成木板,木料的准备是指剥尽砍倒的树皮,削平树干。为了防止水分渗入木板或木料,使之能在短期内晒干,一般不能砍断树梢,树根也必须抬起来靠放在其它树枝上让太阳烤晒。待木板或木料在野外晒干水分重量减轻后再逐次运回村寨,存放在盖房用的田地旁。独龙族有大家帮忙盖房的习惯。在预备材料期间,本村寨的其他男子不用邀请,也会自带粮食主动前来帮助劈削木板或木料,也不要任何报酬。谁家盖新房子都被视为是大家的事情。在男子准备木板木料期间,妇女们则负责收割用来盖屋顶的茅草。待木板、木料和茅草全部准备好之后,就要定下盖房的地点和日期。择地点时,一般由巫师“南木萨”或有丰富经验的老年男子来担任,用谷卜进行选择。等一切准备妥当后,择个晴天,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山头上冉冉升起时就正式动工盖建,雨天不能建盖房子,因为会被认为凶多吉少。新房一般两三天就盖好,最后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主人在新房的新火塘里烧第一把火,待火点燃后,其他人再进门围火塘而坐,主人随即请大家吃饭,晚上还要喝酒、唱盖新房歌、跳舞,以示庆贺。跳舞唱歌有时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推荐阅读:仡佬族的风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