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中华民族

纳西族的文化历史

2016-01-05 14:04:14 作者:azg168 风水网

  纳西族的人们对于在历史上来讲,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族源,而纳西族是古代的古羌人的后裔,对此纳西族的文化历史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纳西族的文化历史

纳西族的文化历史

  纳西族的历史族源

  纳西族的族源有三种说法:

  (一)“东夷说”:和仕华认为纳西族先民的主体应属于夷系中的东夷,渊源于夏商时期的内蒙古与中原交接地带(大致在今内蒙古凉城一带),与夏商关系密切,保留了好多夏商文化。然后因战争四处迁徙。迁徙路线大致为凉城—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由此认为青海河湟地带只是纳西先民迁徙的一个流点,不属源头。纳西先民主体是东夷,只是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与羌有过交融,故带有羌文化遗迹。到丽江后又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现有的纳西族。

  (二)“融合说”:郭大烈先生则持融合说,即“纳西族源是多元的,有土著的成份,也有羌人的成份,但主体应属夷系,牦牛夷、白狼夷可能是构成纳西族的主流。纳西先民大约在汉晋至唐期间活跃于川西雅砻江、安宁河流域一带,并逐步形成一个民族”。

   (三)“迁徙说”:方国瑜先生认为“纳西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带的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西南至雅砻江流域,又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推荐阅读:侗族的文化历史

  纳西族民居历史沿革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秦汉魏晋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居住帐篷。唐代,部分纳西先民继续南下,抵达丽江,并定居下来,进入农耕时期,以木楞房为居所。明代是纳西族最鼎盛的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积极扶持边疆,亲赐“木”姓,木氏土司盛极一时。木氏时期主张拓土扩疆,移民戍边,如今在澜沧江沿岸的维西县境内、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镇,甚至林芝地区察隅县等地都分布有纳西族。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后,木氏家族的势力逐渐衰落,地主经济迅速发展,手工业繁荣,丽江大研古镇格局形成,当时的纳西族民居建筑以土木相结合的木板房为主。1997年12月,丽江古城(大研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纳西族民居建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在高寒山区,至今保留着少量的井干式“木楞房”、“木板房”,只占少数,如在香格里拉县的三坝乡、玉龙县巨甸镇、维西县攀天阁乡、宁蒗县泸沽湖畔等地依然存留,冬暖夏凉,别具特色;而在丽江坝子的大研古镇、白沙、束河古镇和金沙江、澜沧江沿岸的河谷地区,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房屋,上盖青瓦,粉以白墙,雕窗镂门,自成体系。

  纳西族民居,统称为“纳西雅阁”。纳西族村落民居建筑往往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半山区、坝区山脚的村落民居选址偏重于向阳之地,背面靠山,正房的入口和院落的大门都要面向开阔地带;而坐落在坝区中心的村落民居建筑则虽然。  

  纳西族的服饰历史

  中甸县白地一带妇女,身穿对襟长衫,再系百褶长裙,腰束毛织彩带,脚穿云头黑靴,背披白毛山羊皮,编发盘辫,保有古风。宁蒗县永宁一带摩梭妇女,头戴布料大包头,身穿大襟小褂,系长可及地百褶裙,腰系彩带,美观大方。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则多采用青、黑等色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

  “披星戴月”的纳西人: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推荐阅读:傣族的文化历史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