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暑节气里,最好就是多吃吃一些芝麻或者是山药之类的,而这些也是有着消热通便的功效哦,那么处暑宜忌 处暑有什么讲究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宜忌 处暑有什么讲究
处暑节气需要讲究什么
阴虚体质处暑时节饮食宜忌
(一)处暑饮食
1、适宜:芝麻、蜂蜜(熟)、荸荠、山药、梨、莲子、百合、银耳、木耳
处暑时节,天气由热转凉,风雨适度,燥湿相济。但阴虚体质之人最易感受早秋的凉燥之气,表现出咽干不适、鼻燥口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现象。因此,饮食上以防秋燥为主,减辛增酸,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适宜多吃芝麻、蜂蜜、荸荠、梨、莲子、百合、香蕉、银耳、木耳、山药等柔润食物,以及柠檬、西红柿、山楂、苹果等酸性食物。另外,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平时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并做到少量频饮;而且新鲜蔬菜和水果也要经常吃,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
2、少吃:大蒜、葱、姜、八角、茴香、冰糕
辛辣热性食物,如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羊肉、虾、瓜子、辣椒等食物和调味品,多食会助燥伤阴,从而加重秋燥。尽管白天的气温并不比夏天的低,但处暑仍处于长夏,而“脾主长夏”,为保护脾胃,已经不适合再多吃冰糕之类的冷饮食品了。另外,许多果蔬虽然能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作用,但不能一次过量食用,否则会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
3、忌吃:涮羊肉、烧烤煎炸、麻辣香锅、水煮鱼、猪肺、莼、雁、菱角、生蜜、新姜
在处暑节气要注意脾胃的养护和养阴,因此,涮羊肉、烧烤煎炸、麻辣香锅、水煮鱼尽量不吃,这些食物会让你的阴液耗损得更厉害!另外,另外延续上一个节气的月忌,还是要少吃猪肉、泡饼、新姜等耗伤神气的食物。
(二)小小茶饮助养生
桂花去燥茶:干桂花2克,菊花3朵。适合夏秋交季之时饮用。
怕热的阴虚一定在夏季贪凉吃冷饮、吹空调,形寒饮冷最伤肺,所以取桂花之辛入肺、温散寒。秋季又有燥气,菊花最能祛火润燥
处暑节气需注意饮食讲究
(一)处暑饮食
1、适宜:山楂、丝瓜、山药、冬瓜、菊花、枸杞、黑芝麻、莲藕
处暑节气,蕴有湿邪,且有早秋凉燥之气,一方面要照顾恶湿的脾胃,一方面又要收敛肺气以应秋令。因此,气郁质饮食以疏肝清热,健脾滋阴为主,可以经常吃些山楂、萝卜、丝瓜、山药、冬瓜、菊花、枸杞、黑芝麻、莲藕、大枣、菠菜、茭白、葡萄、莲子、鲫鱼、桑葚、茭白、西红柿等。另外,本来就容易出现大便干结的气郁质,加上秋燥,犹如雪上加霜,所以,平时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并做到少量频饮;而且新鲜蔬菜和水果也不能少,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
2、少吃:瓜类水果、凉茶、猪肉、泡饼
“秋瓜坏肚”,这个节气已经不适合吃瓜类水果了,以免伤及脾胃,加重湿气。而且气郁质也容易上火,在清热的时候不要喝太多凉茶,症状缓解即可停止,毕竟气血同源,血行不畅便会影响气机的运行。另外,上一个节气的月忌,猪肉、泡饼等耗伤神气的食物还是要少吃的。
3、忌吃:油炸、酒、烧烤
油炸、酒、烧烤生湿化热,咖喱、火锅、麻辣烫、膨化食品这些调料放的多的伤肺阴生燥火,最好都不要吃。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新姜。
处暑节气禁忌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天气里,气温由原来的炎热渐渐转凉了,这个节气就是交替的时候,大自然将阳气渐渐的由释放疏泄变成了收敛,人体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着变换而变换。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经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二、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病从口入”,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三、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提示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四、注意胃部保暖。
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五、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不管哪个季节,坚持运动绝对是没错的。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但对于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有所调整,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做一些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