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如陕西神木的木刻版画《老鼠嫁女》的题词是:“老鼠娶亲倒了运,遇见猫儿一口吞”;陕西凤翔的年画上写着:“佳期百日庆回门,胆大老鼠来迎婚;三遇狸猫山后立,一口吞去命归阴。”
湘西土家族织锦《老鼠嫁女》画面上巨猫居于主要位置正神气十足地收受老鼠的贺礼。
鼠婚用于丧葬,目前只见一例是湖南古丈断龙乡胡家坪村吴天顺墓碑上老鼠嫁女石刻,原件是由十三只老鼠组成的送亲队列,右边是一只大猫正哈腰收礼品。
湖南汉族地区流传鼠嫁女的儿童游戏通常有十多个男女儿童参加。选一个头高大.在小伙伴中有威望之男孩担任猫新郎,选一端庄秀丽的小姑娘充当鼠新娘。众男孩充当抬花轿的轿夫和鸣锣开道的仪仗队,女孩则扮傧相。当鼠猫成亲时吹鼓手用双手仿成喇叭形.作吹奏状。两个小轿夫双手交叉成“花轿”,抬着新娘往前走,他们口中一边唱着“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一边往猫新郎方向走去。
安徽临泉的《老鼠嫁女》集中表现送新娘场面,两鼠吹弓,一鼠开道,四鼠抬轿,两鼠打灯,老鼠神态各异,姿势不一,营造出十分热闹的气氛,新娘长得非常漂亮。而湖南邵阳的《老鼠娶亲》则较为别致,画一猫儿当道坐卧,两鼠一抱鸡、一提鱼前来行贿,后有乐司鼠吹唢呐,呜金鼠敲铡锣,鼠新郎骑大马,两鼠打灯,四鼠抬轿,鼠新娘端坐轿中,最后一鼠打彩。老鼠害怕遇见猫儿被囫囵吞下去,耍起小聪明,送礼行贿,让猫网开一面,真是情趣异生。福建漳州《老鼠娶亲》则画老鼠迎亲队伍见了拦路猫,掉头就跑,足见猫的威风。河北武强的《老鼠嫁女》撷采两个镜头,一是吹吹打打送新娘,一是新郎新娘拜花堂,忙碌的全是鼠,新郎新娘却画成了人形,画面生动,情趣横生。
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老鼠嫁女的习俗
石头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