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知道,千岛湖水下古城已经哟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秘密是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以下文章探究一下吧!
撩开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的神秘面纱
撩开水下古城的面纱
为充分展现水下古城的生动画面,此次直播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和水下摄像机,并以水下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进行。同时,远距离微波、冷光源灯阵等最新技术也运用到了直播中。
第一天,水下直播探访了保存完好的北门区域的狮城城墙轮廓、姚王氏孝节牌坊和周边建筑等;第二天,水下机器人探摸小西门,重点探摸小西门附近的城墙、城门、城楼以及不远处的烈桥;第三天的两次下水拍摄成功寻找到了狮城东门城门和旴江循良坊、民居等探摸目标。
据史料记载,千岛湖水下的千年古城狮城(遂安古城)共有东门、南门、小西门、大西门、北门五座城门,各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楼顶覆盖巨块石板,四面砌之以砖,两侧开拱门,骑在城墙上。城内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直街、横街等主要街道。
最后两天的探摸区域是南门和大西门附近的儒学前区域,水下机器人在这里发现了石磨盘、墙体、大型条石以及一些建筑遗址。据介绍,儒学前区域是狮城的文化教育中心,这里有一座孔庙、一个书院、五座旌节坊、一座龙立坊,还有一棵传说中朱元璋倒插而活的柏树,代表了狮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狮城堪称一座“牌坊博物馆”,1990年编制的《淳安县志》中记载,新安江水库蓄水,淳安、遂安两县共淹没各类牌坊265座,其中遂安老城有21座保存完好的古牌坊沉入了湖底。
打开“时间胶囊”
对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探摸拍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早在2002年,央视《新闻30分》就首次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并对水下狮城作了连续报道;2011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深入报道了千岛湖水下古城;随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组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摄制团队再次潜入水下古城,进行实地探摸并制作了《神秘的湖底古城》专题片,又一次掀起水下古城探秘热潮。
与以往不同的是,前几次报道大部分集中在狮城的北门,主要文物是城墙、城门和牌坊。本次报道成立了前期探摸组对水下古城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文物普查和定位,发现了许多从未发现的文物:东门、南门、小西门保存完好,西门塌陷,西南方向的儒学前(孔庙)发现大量文物,如豸秀坊、龙立坊、古龙柏、佛龛、六角门等。
1959年9月,为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用电需求,新安江水库截流蓄水。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少带旧家具,多带新思想”,古城居民只拿了衣物、铺盖、锅碗瓢盆等日常杂物,就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半年后,始于汉唐年间的狮城、贺城(淳安古城),连同周遭27个乡镇、1377个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都悄然沉入湖底。古城在水下完整保存了其明清原貌,成为沉在水底的一颗“时间胶囊”。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书恒说:“这次发现了不少牌坊、石雕大门、石狮子,可以说明石构建筑在水底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从2001年水下探摸以来,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据本次水下直播前方负责人、央视新闻中心的康锐导演介绍,本次直播可以说是创下了国内电视直播史上的一个纪录。之前国内水下考古电视直播最大的下点深度在29米,而这次最浅的是27米,深的有30多米。
此次古城探秘,也是浙江电视史上首次水下电视直播,是浙江卫视首度连续五天全景式探访水下古城。 推荐阅读:罗彩霞事件
不会冒险开发古城
除了水下拍摄方式,能够完整还原水下古城原貌的,还有一位老人余年春。余年春是地地道道的淳安人,他用十几年时间绘制出了两座古城当年的地图。地图中细致地标注出山脉、河流、街道、城墙、店铺、牌坊等,在街巷两侧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当时居住在此的住户姓名。
随着古城面貌的近距离呈现,一个问题提出来了:水底古城,是保护还是开发?
就在这次水下直播过程中,淳安县各大休闲酒店不停接到游客的咨询电话:“是不是可以下水参观?”
近年来,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开发保护策略一个接一个出来,又一个接一个被否定。潜水参观?水压太大;用建筑将古城围起来,抽取中间的水让古城“水落城出”?一般的围墙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水压;将古城整体搬迁?脱水干枯后的古城如何原封不动搬迁?
一个可下潜50米、专为参观水下古城设计的国内首艘内湖观光潜水艇已搁置7年,但至今我国仍没有潜艇在内陆水域下水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一座“水中悬浮隧道”通到水下古城也仍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淳安县的态度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冒险使用任何可能破坏古城原貌的开发方式。
千岛湖水完整地保存了两座千年古城的原貌,这使得它在轰轰隆隆的现代化建设中尤显珍贵。而淳安县负责人介绍,这次对水下古城的探摸,就是为了给以后的文物保护规划提供更多素材和依据。 推荐阅读:肯尼迪遇刺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