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历史

黄庭坚

2016-12-15 17:29:1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而黄庭坚一生,历尽沧桑,几经政海波澜;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黄庭坚吗?

黄庭坚简介——北宋时期“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简介——北宋时期“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人物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

  宋皇佑三年(1051年),七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皇佑四年(1052年),八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供职京师

  宋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考中进士,任汝州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1]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入京师。五月黄相出生,后任神宗实录检讨官,著作佐郎。

  宋元佑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宋元佑二年(1087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

  流寓江汉

  宋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神宗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受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因避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戎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亲近。他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暮年余晖

  宋元符元年(1100年),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

  宋崇宁二年(1103年),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羁管宜州。

  崇宁四年(1105年), 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宣布命令就客死在宜州(广西宜山县)贬所,终年六十岁。

  大观三年(1109年)二月,门人苏伯固、蒋湋护其丧归葬双井祖茔之西,建炎四年庚戌(1130年)高宗中兴,赠直龙图阁,德佑元年乙亥(1275年)太常寺议谥“文节”。

  

  黄庭坚书法作品赏析

  黄庭坚《花气薰人帖》 纸本 纵 30.7 公分 横 43.2 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气薰人帖》原是附在元佑二年(1087),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懒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可知原诗是为王诜作的,表示难于作诗。用笔刚强挺健,墨色有浓润枯涩的变化,是一件难得的小品。

  此帖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沈周题跋)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草书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

  释文: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局部) 纵32.5厘米 横1822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 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 “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此卷是传世黄书中的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黄庭坚 《题苏轼寒食帖跋》 纸本 34.3×6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题苏轼寒食帖跋》行书,凡9行,59字。书于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至九月间。曾入元、明、清内府,并经张浩、张金界奴、项元汴、韩世能、安岐等人收藏,后流入日本,展转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戏鸿堂法书》、《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晚香堂苏帖》、《景苏园帖》、《宋贤六十五种》、《壮陶阁帖》等收录。

  释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 纸本 纵29.3cm 横3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惟清道人本贵部人,其操行智识,今江西丛林中未见其匹亚。昨以天觉坚欲以观音召之,难为不知者道,因劝渠自往见天觉,果已得免,天觉留渠府中过夏。想秋初即归过邑,可邀与款曲,其人甚可爱敬也。或问清欲于旧山高居筑庵独住,不知果然否?得渠书颇说后来草堂少淹留也。庭坚叩头。

  鉴藏印有“缉熙殿宝”、项元汴诸印、“仪周珍藏”等22方,半印5方。

  《惟清道人帖》中作者记录了惟清道人的操行品质及其与张商英(天觉)的交往。黄庭坚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在江西分宁,从帖文分析,此帖当书于其年夏日,时年51岁。帖中所提之惟清道人在《嘉泰录》卷六中有所记载,俗姓陈,南州武宁(在江西)人,为江西隆兴府黄龙寺禅师,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卒。

  此帖行书行间宽绰而字间紧密,所以笔画多取横势,结体欹侧,左低右高,有峭拔之态,充分体现了黄庭坚小行书的特点,为其代表作品。

  此帖为清宫旧藏,收在《法书大观册》内。乾隆帝题赞“凌冬老干偃蹇岩壑”《三希堂法帖》卷十三可见

  黄庭坚《教审帖》 纸本 27.1 × 43.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亦称《与立之承奉书》行草 纸本 27.1 × 43.1cm。凡9行,81字。书于元佑三年(1088年)左右。钤有“缉熙殿宝”、“友古轩”等印记。《石渠宝笈初编》、《故宫书画录》等著录。《停云馆帖》、《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等收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庭坚顿首,辱

  教审

  侍奉万福为慰。承

  读书绿阴,颇得闲乐,甚善甚善。

  欲为索儿录数十篇妙曲作乐,

  尚未就尔。所送纸太高, 但可书大

  字,若欲小行书,须得矮纸乃佳。

  适有宾客,奉答草率。庭坚顿首。 

  立之承奉足下。  

  黄庭坚 《行书华严经疏卷》 花绫 25.1×115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华严疏卷》是黄庭坚写给化缘僧人换取银两的。整卷运笔沉凝浑厚,笔势遒健,刚健中含妍媚。颇得颜真卿的遗韵,是他盛年时行草书代表作。此卷曾经明韩世能、清汪日章收藏,钤有“古心堂”、“雷氏裕之”、“钱唐汪曰丞迟云氏图书记”等印记。《真迹日录》、《壮陶阁书画录》等著录。嘉庆七年李廷敬刻入《平远山房法帖》,《海山仙馆藏真》、《宋四大家墨宝》也有收录。1962年,文化部文物管理局拨交上海博物馆。 

  释文:

  * 门抽顾颂,衲僧眼皮重。眼皮七八量,雷车打不动。打不动,抽顾颂,时念弥陀三五声,追荐东村李胡子生天,西山里孟八郎强健,福田院里贫儿叫唤,乞我一文大光钱。

  巽上人为华严作佛事,又持此轴来乞作小疏,予以为鹭鸶股上不胜下刀,可持此字去,有能以百千助缘事者与之。鲁直题。

  黄庭坚《杜甫寄贺兰铦诗》纸本 草书 纵34.7厘米 横6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捴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言居(此字点去)俱异域,饮啄几回同。寄贺兰铦。

  鉴藏印钤“内府书印”、“归来印”、“希之”。

  该帖系《宋元宝翰》册中的一开。笔法圆劲,笔势连绵,如龙蛇飞舞,达到心手两忘的境界。尾“寄贺兰铦”四字写作行楷书,矫拔精健,与前草书诗文的飞动气势相映生辉。虽短短八行,却是黄庭坚的草书佳作。此诗帖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庭坚《花气诗》帖堪称双美。

  《吴氏书画记》卷五、《平生壮观》卷二、《石渠宝笈初编》卷二著录。(风水www.azg168.cn)

  

  黄庭坚的诗总汇

  1、《清平乐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鹧鸪天 》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3、《望江东 》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4、《卜算子 》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

  试问得君多少怜,

  管不解、多于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5、《步蟾宫 》

  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

  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

  也须胜、风尘气味。

  6、《采桑子 》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

  杨柳藏鸦。又是无言飐落花。

  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

  分付谁家。把酒花前试问他。

  7、《采桑子 》

  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

  燕寝香残。画戟森森镇八蛮。

  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烟霭楼台舞翠鬟。

  8、《采桑子 》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9、《采桑子 》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拼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10、《采桑子 》

  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

  深锁三关。不要樊姬与小蛮。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

  11、《采桑子 》

  樱桃着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闻道开时。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醉玉东西。少个人人暖被携。

  12、《采桑子 》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

  待约新醅。车上危坡尽要推。

  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

  个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13、《丑奴儿/采桑子 》

  济楚好得些。憔悴损、都是因它。

  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

  你管又还鬼那人唦。

  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

  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

  怎生申报孩儿。

  14、《捣练子 》

  梅凋粉,柳摇金。微雨轻风敛陌尘。

  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

  15、《蝶恋花 》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

  仙籍有名天赐与。致君事业安排取。

  要识世间平坦路。

  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

  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耕南亩。

  16、《定风波 》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

  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

  溪声今古有休时。且共玉人斟玉醑。

  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

  情似长溪长不断。

  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17、《河传 》

  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

  似扶着、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

  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

  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

  好杀人、天不管。

  18、《贺圣朝 》

  脱霜披茜初登第。名高得意。

  樱桃荣宴玉墀游,领群仙行缀。

  佳人何事轻相戏。道得之何济。

  君家声誉古无双,且均平居二。

  19、《寄黄几复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0、《浪淘沙 》

  忆昔谪巴蛮。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21、《青玉案 》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正在人愁处。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

  同卷西山雨。

  22、《清明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