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历史

黄帝的女儿是谁

2016-09-13 15:44:40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大家知道黄帝的女儿是谁吗?而对于黄帝的女儿,在《山海经》中都是有着描写的,而就是“旱魃”,对此黄帝的女儿是谁到底如何?下面一齐来看看吧。

黄帝的女儿是谁

黄帝的女儿是谁

  黄帝有女儿吗?

  有。

  旱魃是黄帝的女儿,原为天宫一神。据《山海经》描写,蚩尤起兵攻打黄帝,黄帝令应龙进攻冀州。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旱魃助战,旱魃阻止了大雨,最终助黄帝赢得战争。而旱魃却因感染了人间的污秽浊气,再也无法回到天界。

  旱魃(hàn bá),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袁大爹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1-2]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1]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 

  黄帝的女儿是

  传说"旱魃"是黄帝的女儿.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山海经>

  大致上的内容讲的是黄帝和蚩尤的大战.皇帝有一女儿叫魃,光头,相貌奇抽,传闻魃张嘴可以喷出火焰,皇帝叫女儿魃帮忙打败了蚩尤,魃却因为和蚩尤的大战中喷火,元气不足,就在赤水养伤,因为魃住在赤水,那里常年都不下雨,魃又叫旱魃,后来魃觉的很羞愧就离开了赤水,传闻中僵尸的始祖就是旱魃,黄帝之女!

  魃,旱鬼也。从鬼,犮声。——《说文》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山海经·大荒北经》

  《诗经·云汉》有句“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朱注云:“魃,旱神”。

  宋人朱YU《萍州可谈》说:“女魃窃其家物以出,男魃窃外物以归。”好笑。

  《子不语》卷一《旱魃》里描写为:“猱形披发,一足行”。与夔近。不过袁枚《续子不语》又说:“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近世所云旱魃,则皆僵尸,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

  另:山东民俗说除旱魃的事:“过去,如逢久旱不雨,突然发现谁家的新坟坟头有湿润泥土,就说这坟出了旱魃。据说旱魃能喝尽天下的水,而且生吃活鸡。所以,出旱魃的新坟不仅坟头湿润,而且坟里藏有很多鸡毛。这也是检验旱魃的标志。如果这两个条件成立,就必须把旱魃打死。打时,先掘开坟墓的封土,露出棺材后立即用一张大鱼网扣住,以免旱魃逃跑。蒙好网,用钻子将棺材打一圆孔,把装好药和沙子的土枪伸进眼里,“轰”的一枪,将棺材轰碎,此时参加打旱魃的人冲上前去,用活钩、锨、镢等铁器将尸体拖出刨碎,然后拖着就跑。据说把旱魃的碎块拖到哪儿哪儿就会下雨。在过去严禁掘人坟墓的时代,打旱魃往往成为某些人报私仇、泄私愤的借口。  推荐阅读:黄帝大战蚩尤  

  黄帝女儿的传说

  在浦江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仙华山是七仙女下凡之地;而在不少旅游介绍中,直接以此为噱头,介绍推介仙华山。近日,浦江当地多名研究黄帝文化的学者一致提出,七仙女下凡仙华山其实是误传,民间传说的真正主角确实是七姐妹,不过是轩辕黄帝的女儿玄修及其6名侍卫。浦江当地研究还发现,关于轩辕少女的传说,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只有浦江存在。

  轩辕少女的传说早有记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浦江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洪国荣说,在浦江,轩辕黄帝以及轩辕少女玄修的传说流传已久,古人就曾对此进行过研究与考证,且在一些志书中都有记载。

  轩辕少女在浦江的传说,可以在《浦江县志》中找到。而历代的《浦江县志》,都引用转载南宋郑缉之所编《东阳志》中的记载:“三皇时仙姑,相传为轩辕皇帝少女,于仙华山修真上升,故山与庙并以仙姑名。有庙旧在山巅,祈祷辄应民病陟降,故筑宫于山麓,宋宁宗嘉泰元年夏旱,吏民相与祷之,雨乃时降。岁以有秋事闻于朝,三年敕赐额曰‘昭灵’。”

  在《乾隆浦江县志》中,收录的宋代陈孔硕《昭灵庙记》一文,提到仙华山轩辕氏传说“图志传疑,他无载记可证”。洪国荣认为,关于轩辕的记载缺乏,可以用浦江当地清代传胪戴殿泗的《登少女峰》来解释:“轩辕一去少女留,王炉丹杵风飕飕。嗣经唐帝画井界,始知此峰落扬州。”该诗句不仅说民间流传轩辕少女是黄帝带到仙华山的,也解答了陈孔硕“无载记”的疑问,因为浦江古为扬州属地,离政治文化中心十分遥远,所以研究浦江的人少,记载它的书也就少了,况且黄帝时代久远,无记载也不足为怪。

  仙华山在当地又称为“仙姑山”,正是因轩辕少女而得名。清康熙时陈梦雷、蒋廷锡等编纂的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山川典》,专门记述了仙华山。著名作家洪汛涛曾赞叹:“天下多少名山未能进入这部《山川典》,而我们的仙华山却上了,而且介绍文字的篇幅相当的大,何其可贵也。”

  值得浦江骄傲的是,洪国荣说,轩辕皇帝及其嫘祖传说在全国各地很多,但浦江轩辕少女的传说在全国绝无仅有,史籍有明确记载玄修的,也是浦江仙华山独有。玄修终身未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浦江就是轩辕少女玄修的第二故乡。这样的情分殊为不易,在全国难寻第二。

  根据洪国荣的研究,在浦江民间传说中,帝女玄修为何来仙华山有两种说法:一是随同黄帝而来留下修真;二是受黄帝之命前来仙华山一带教化百姓。根据古人诗文中所传,玄修应该是随黄帝南巡游历而来。根据有关皇子的传说,玄修应该是受黄帝之命而来。

  轩辕少女玄修在仙华山修真期间,传说以“清虚洞”与“仙坛”为代表。相传玄修到天子山修真时,为百姓除害灭祸,教百姓采麻养蚕织布做衣,她在“清虚洞”(洞中有水,甘甜清凉,故名)中夜以继日勤织苦纺,以帮助无能为力者,同时又利用当地修竹,绞制竹索,牵引木槎竹筏,便利行人航渡。而“清虚洞”因为玄修在此纺丝织布,故得了个“织织洞”的俗名,以纪念轩辕少女的恩德。

  传说包括黄帝一家全国少有

  全国各地有关轩辕氏的传说,大多围绕轩辕帝系,而帝系无疑以轩辕黄帝为轴心。洪国荣说,在浦江的黄帝传说历史文化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黄帝文化以轩辕少女为主体和核心。浦江轩辕少女的传说全国独有,而传说还出现了黄帝和夫人、儿子、女儿一家四人,这在全国除黄帝及嫘祖的出生地与归阴地外是很少见的。

  从各地传说发现,凡是黄帝曾炼过丹的或游览过的山都叫天子山或天子都。如黄山又叫天子都,永康石城山又叫天子山,江西的怀玉山又叫三天子鄣等等。浦江仙华山原先也叫天子山,天子山中有天子洞。轩辕少女玄修俗名仙华,她在天子山修成正果,飞天而去后,人们为纪念她,把她登临飞天的山岩叫“少女峰”,二岩炼丹处叫“仙坛峰”,并在少女峰顶盖庙塑像,尊称“仙姑娘娘”,供人顶礼膜拜,求子赐福。后因山顶行走不便,仙姑庙遂改建于岩麓旷地。更因仙姑庙多有灵验,百姓感恩戴德,便把天子山改为仙华山了。

  轩辕皇子在浦江也有传说。千百年来,浦江民间流传着一首诗歌:“头戴紫金冠,脚踏擂鼓山,东边黄罗伞,西边大旗幡。”据说这首诗说的就是轩辕皇子渊龙在浦江镇守时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情景,诗中的紫金冠、黄罗伞、擂鼓山、大旗幡等仙华山上几块山峰的名字,至今仍能按“诗”索骥,当地人耳熟能详。

  洪国荣说,浦江关于轩辕皇子的传说提到,轩辕黄帝到南方巡视,驻跸在仙华山后,目睹这里虽然天下一统,但毕竟是南蛮区,形势不是很稳定,时有动乱,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为此下决心派一位有能力的皇子来镇守。据《魏书·序纪》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侯,或外分荒服。看来,这位皇子是属外分荒服之列了。

  传说这位皇子大有圣德,他到天子山后平乱治水,励精图治,做了许多对百姓有益的事。他又是个勤奋练武之人,在天子山特辟了一个练武场,作操练兵马与自己练武之用,这就是现在仙华山的练武坪景点的来历。由于这位皇子的功绩卓越,轩辕黄帝召他回都受封,皇子流连这里的天子山,也舍不得这里的子民百姓,迟迟不去。一连几道命令,皇子才慌忙奉命回都,仓促之间,把王冠、战鼓、黄罗伞、大旗幡、玉带都留在了天子山,于是天子山便多了紫金冠、黄罗伞、擂鼓山、大旗幡这几块山峰,那玉带则变成了天子山下的一条溪。

  “浦江仙华山黄帝文化,不是独立一面的,而是由黄帝、黄帝之子、皇女玄修等众多故事群组成的,这就构成了仙华山独特的远古文化背景。”洪国荣说。  推荐阅读:炎帝和黄帝的关系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