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会知道小丑都是一个滑稽、神秘、恶作剧捣蛋鬼之人,但是在这几年里,越来越有人不喜欢小丑了,也有着出现了一些小丑的恐惧症,而对于小丑而产生到的恐怖的人也并非太多,就是很单纯的不喜欢,但是为何会不喜欢小丑的呢?让如果你面对着小丑,你可能会发现到他内心里的黑暗,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会有小丑恐惧症到底如何吧。
小丑属于什么
小丑自古以来就代表着捣蛋鬼、恶作剧者、开玩笑的人、丑角以及神秘狡猾的小人。这些形象出现在各种文明中——公元前2500年侏儒小丑让埃及法老王开怀大笑;在封建时期的中国,根据口头传说,一个叫优旃的宫廷小丑是唯一一个搅和了秦始皇给长城填色的人;美国土著霍皮族有个传统,在重大的舞会中让一个小丑的角色用滑稽的行为来打断典礼;在古罗马,小丑是不起眼的傻瓜,被称为蠢货;中世纪欧洲的宫廷小丑则是一种惩罚方式,用来处置在封建统治下对封建主不敬的人;而到了18和19世纪,在西欧和英国盛行的是哑剧小丑,这种小丑意味着笨手笨脚的滑稽演员。
但小丑总是有阴暗面的。这句话出自天才林林兄弟和巴纳姆及贝利马戏团的导演戴维·基瑟,毕竟,小丑的角色用奇异的方式折射了这个社会。专业人士表示,小丑的喜剧性通常是来自于人们对食物、性、酗酒的贪婪欲望和暴躁的举止。基瑟说:“说白了,小丑的灵魂核心一直都是黑暗的……小丑也算是成年人的形象,他总是很滑稽,但这滑稽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恶意。”
纽约州立大学巴福罗学院的本科院长兼英语教授安德鲁·马克奈·斯托特辩称:“恶作剧”是一回事儿,杀人的冲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是阴暗面的表现形式逐渐改变了小丑本身的涵义。
斯托特写了一些关于恐怖小丑和喜剧的文章,同时也创作了《约瑟夫·格里马迪的哑剧人生》,这是一部在2009年广受好评的传记,写的是一个活在伦敦摄政时期的有名的哑剧喜剧演员。格里马迪算是现代小丑的祖先,可以理解为小丑进化中的直立人阶段吧。就是因为格里马迪的缘故,现在的小丑有时候还被叫做“马戏团小丑”,即便他演绎的小丑仅限于在剧院舞台上而非马戏团里。由于种种原因,格里马迪还是被归类于现代小丑,而东伦敦的一座教堂自1959年以来每个星期天,都会召集人们打扮成小丑的模样举办活动以纪念他。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害怕恐怖小丑
有这么一个词——尽管它没有收录在牛津英语词典或任何心理学手册中——它表示对小丑的极端恐惧:小丑恐惧症(Coulrophobia)。
其实对小丑产生战栗般恐惧的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有更多人,只是单纯不喜欢小丑。在GOOGLE上搜索“我恨小丑”的话,结果的第一条是我恨小丑网ihateclowns.com,这是一个讨厌小丑的人聚集的论坛,它还提供了挂名邮件后缀@ihateclowns.com。在FACEBOOK上,一个“我恨小丑”的主页收到的赞快到48万了。一些马戏团还在工坊中提供相关项目,他们让客人观看表演者如何化妆成为小丑,以帮助客人克服对小丑的恐惧。2006年在佛罗里达的撒拉索塔,一群闲着没事干的家伙们出于对小丑的厌恶,实施了一次犯罪行为——他们损毁了公开展览“环城小丑”中的多座玻璃小丑雕像,并扰乱了向温特黑文城的历史致敬的环游马戏团表演。那些雕像的身体支离破碎,被无情地斩首,还被胡乱地喷漆,甚至有两座雕像被直接拖走,而我们只能站在这里料想它们悲剧的下场。
即便是那些本该喜欢小丑的——孩子们——也恐怕不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在2008年实行了一次被广泛报道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从250名4到16岁不等的孩子们身上得出了一个结论:大多数孩子不喜欢甚至害怕小丑。BBC关于这个研究专门为一名儿童心理学家制作了专题,他声称“很少有孩子会喜欢小丑,他们只会觉得小丑很诡异,觉得小丑来自另外一个次元,看上去一点儿都不滑稽,反而古怪得很。”
但实际上大多小丑没想表现得这么诡异,他们努力希望别人觉得自己蠢萌又可爱,搞笑又欢脱。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何时起,小丑这样一个对儿童来说理应是无害又欢快的娱乐形象,堕落得充满了恐惧和悲伤?小丑怎么会变得这么阴暗?
也许他们一直都很阴暗。
从心理上分析小丑的恐惧症
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对小丑的恐惧通常是在童年时期开始的,这一点甚至早就被纳入心理学家的圣经《精神紊乱的诊断统计手册》或者叫DSM中了,对小丑的恐惧被归类为儿科恐惧症中特定打扮角色恐惧症(体育吉祥物、米老鼠等)的一个子类别里。“通常在一个孩子两岁时候开始,这时候他们被陌生人包围也会觉得焦虑。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头脑还在发展,小丑总是化妆很混杂,而孩子还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布兰达·韦德霍德博士,一位经营了一家在圣地亚哥使用虚拟现实治疗的恐惧焦虑诊所的资深心理学家这么说道。
她说,其实大多数人都会在心中种下恐惧的种子,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得上恐惧症--成年人中大约有2%的人可能患有小丑恐惧症。成年人的小丑恐惧症来源于对小丑彩妆的不安和对于不能看透小丑脸上情绪的焦虑,同时也是由于他们意识到小丑可能会作出一些不顾后果的疯狂行为。
但说到底,对于小丑的恐惧,这种恐惧的对象最终必然会指向的是:化了妆的人。这一点林林家族的基瑟也认同。
“我觉得我们都见过一些出色的小丑,但我们也都碰到过一些年轻的或者缺乏训练的小丑,他们不会理解别人,他们只会持续表现出粗暴一面不断攻击。”基瑟说,他正在说明有一些小丑会变得具有攻击性以试图逗笑观众。“我们觉得小丑压力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学会懂得去尊重观众的空间。”他说,小丑是一种交流,而不是欺瞒,优秀的小丑会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不是在挡在情感前面的面具--让他们看上去纯洁而非邪恶的面具。
即使如上所说,那些邪恶的、难过的、爱惹麻烦的小丑真的造成这么多危险吗?对于小丑的未来,有两种看法。
斯托特想的是其中一个,他觉得小丑会继续走向它阴暗的小道,“如果我们想象一场暗黑嘉年华,恐怖小丑就会是它的主角,以各异的形式延续伸展,”他指向一些角色,比如辛普森一家里疲惫却有趣的小丑克鲁斯提,或者希斯·莱杰的蝙蝠侠中放肆的反派势力小丑。“在方方面面,小丑并非我们认为的常态的反面,它只不过整理并放大了我们长时间以来习惯的常态。”也有其他作家认为恐怖小丑作为床下的怪物,已经几乎成为了一种常见而被滥用的“破旧恐怖”了。
但也有证据表明,不像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结果一样,其实孩子们喜欢小丑:相关研究表明真实的小丑对生病的孩子的健康能带来益处。2013年1月,《心理卫生杂志》的调研发现,在一次随机对照试验中,在治疗中,面临一些小手术的孩子们事先接触小丑就能减缓一些焦虑的状态。另外一个2008年意大利的研究,在2011年12月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中发表,因呼吸相关疾病而住院的孩子和帮助治疗的小丑一起玩耍后恢复得更好。
基瑟当然不觉得小丑会走任何一点儿下坡路,但维持小丑生机的优秀小丑却总是不够。“如果小丑有一颗温暖、充满爱心而且很幽默的心,并且他努力表达自己的这一面……那么我觉得,我们能够在斗争中战胜恐怖小丑。”他说,“小丑和恶意攻击没有关系,小丑代表的是爱,是当你看着他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在慢慢靠近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地方,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份爱是真情切意,而非虚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