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性冷淡就是对性爱根本没有兴趣的人,而在这个社会上,也是确实存在着这些人,而性冷淡其实也是来讲,就是无性向,也正是现在今天我们说的话题中心“第四性取向”,那么第四性取向就是性冷淡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四性取向就是性冷淡吗
第四性取向就是无性向吗
无性向又叫第四性取向,是一种新的性取向类别,与异性向、同性向和双性向分庭抗礼,被称为“第四性取向”,它指的是对性毫无兴趣的个体,或称“无性恋”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使用“无性向”一词,不是不知道,而是更愿意用“柏拉图”一词代替解释,两个词的意思相同吗?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呢?
“柏拉图”一词从国外传入我国后,得到一部分人的共识,既有性能力,却不喜欢性生活的人被称为“柏拉图”,也就是精神恋爱。由此可见,在我国,“无性向”包括“柏拉图”,“柏拉图”代表“无性向”的一部分,“柏拉图”在国外的解释和意义肯定不会如此简单。这里的解释只适用于我们日常交流,仅此而已。
柏拉图恋爱是一种同性间的恋爱。古希腊人流行同性恋爱,哲学家们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柏拉图恋爱就是是指柏拉图本人与美少年们的同性恋关系,只不过这种恋爱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精神交流,但不是完全排斥肉体关系。当然,柏拉图恋爱更不排斥异性性关系,因为异性之间需要的是生育,虽然异性之间不需要爱情。所以用柏拉图来形容无性向不准确。
就像很多LGBT(指性少数派,包括L同女G同男B双性向者T跨性别恋者 ),格雷格在青少年时代就发现自己与同龄人不同。“大概十四岁时,我的伙伴们开始把自己的满身喷满除臭剂,把头发抿的服服帖帖,只要女孩子一来,就开始大声的自夸起来。倒不是说我很邋遢或者不注意自我仪表,但我梳头就只是为了我自己,而并非为了吸引女孩子。”直至十八岁,格雷格尚且还是处男之身。虽然并非自愿,来自周围人的压力还是他觉得非要行此大礼方才能被当成“人”看。“最终我还是找了一个女朋友,她在我工作的工厂做行政助理。真正的性事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我很享受第二天我去上班时,那种终于融入社会的感觉。”
曾经有几年,格雷格不断地结交女朋友,但总有些不顺心。虽然他的性生活完全正常健康,促使他出去找个女孩的动机却开始衰退。“有一次我跟我的哥们去我家附近的酒吧,那儿有一个女孩整晚都在盯着我看。我却在自我反思:我为什么要过去跟她打招呼呢?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越想得多我渐渐就发现,我需要性只是因为它使我觉得自己被需要,而我自己却并不乐于此事。但只要我有性生活,我就是正常人。”有几个月,格雷格决定不再去寻找伴侣,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他遇到了一个自我标榜为无性向者的男人时,格雷格意识到他自己也是
选择第四性取向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仅仅是因为没有那么旺盛的性冲动;另一些人对性冲动的尺度把握得非常恰当,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对他们产生不了吸引力,于是干脆选择了无性生活;有的是出于对性解放和性革命鼓吹的放纵生活的反动,想回归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还有很多人是出于对性病和艾滋病的恐惧,既然很多人无法保证伴侣之外不再和他人发生性关系,既然无法保证对方是绝对安全的,那么他们索性选择放弃性。“无性向者”在网上专门开辟了一个论坛,让世人倾听他们的声音。22岁的戴维·杰伊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密苏里州人,2001年建立了一个面向无性向者的网站。2013年,该网站在全球已拥有1200多名注册会员。除了宣扬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外,“无性向者”还有一个在线商店,提供各种与无性思想有关的商品,希望以此唤醒人们的意识。他们在网站上大声呼喊:“女人不能让我产生快感,男人也不行!”他们甚至在T恤上也印着口号:“我是无性向者,我的爱人也是!”而对于其他动物则往往由于环境的恶劣,比如棉铃虫成虫在狭窄、不透气、食物缺乏环境中对交配不感兴趣,这也是棉铃虫饲养中最难以攻克的问题。
现在社会第四性取向的数目趋势
科学意义上讲,无性通常涉及的是一些植物,蠕虫以及其他不需要性来实现繁殖的生物。当学术团体沉迷于“谁觉得谁有性吸引力和为什么”,大部分科学家都忽视了“不觉得任何人有性吸引力”这个概念。但也确实有一些发表了的关于无性向的研究。九十年代,一份爱达荷州的调查表显示有大概10%的公羊对母羊完全不感兴趣。任何职业牧民也会注意到当公牛被引入牛群时,母牛那种相当漠视的反应。在动物王国中,无性向绝对存在。
数以千计的人现时宣称他们对性毫无兴趣,并“乐于成为无性向者”,而这一“无性革命”发展迅速,牵涉人数直逼同性向者的数目。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约1%的成年人对性完全不感兴趣,与估计3%的同性向者人数相去不远。这一数字比科学家预期的要高,显示“无性”应被视为一种正式的性取向。
如果这一倾向是人类性取向的一种类型,或许它很快便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其中一些活跃分子已蠢蠢欲动,吸引别人注意及呼吁大众接纳无性向者,例如,一个自称“无性视野及教育网络”的组织就在网上开设商店,售卖写有无性口号的T恤和皮带。另外,美国一个无性向者组织宣称他们目前有过千名会员。
无性向是一种正在快速增涨的性倾向。在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宣称性是人生的终极意义的世界里,一部分为数甚众的男男女女,同性向者、异性向者或双性向者开始觉得性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数据证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无性向者,甚至在完全不了解这个概念的情况下!在关于性倾向的调查中,勾选“对任何性别都不感兴趣”的人数从1994年的1%增加至2013的3%。以此增速,不久之后,英国就会有跟同性恋数目同样众多的无性向者。这股新崛起的第四性潮流跟六十多年前的同性恋运动有关。虽不至于遭受早期同志权利提倡者的磨难,但是偏见仍然是无性向者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哥们们认为我有问题,常常向我推荐伟哥!我的父母因为没有孙子孙女而失望。性就好比是巧克力,当你遇到有人说他不喜欢巧克力,你就会说“什么?!不,你怎么会不喜欢!人人都喜欢!”一些宗教领袖也公开表示反对第四性向。一个美国基督教组织近些年开始宣称“性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一篇发表于全国宗教职业会年刊的文章甚至说无性向者根本就“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