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安阁风水网
当前位置: 风水网 〉中华民俗结婚习俗

侗族婚嫁习俗

2015-09-08 11:27:19 作者:azg168 风水网

  在中国的传统中,世世代代把婚事当成配偶双方一生中的一件大事。那么你知道侗族婚嫁习俗是怎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以下文章吧!

 侗族婚嫁习俗
 侗族婚嫁习俗

  侗族婚俗

  北部侗族居住区域传统婚俗“结婚”(也叫过门)的这一天,在女方家有出门、送亲,男方家有回喜神、圆亲等到内容,还有男方家的三天喜酒,这些习俗中规矩浓厚。

  姑娘出嫁前一天,女方家要办“花筵酒”宴请亲朋,一些亲朋也要送给姑娘“嫁娘钱”。当晚姑娘的婶娘或嫂嫂帮其梳洗,同时用男方家拿来的“五色线”把姑娘面额部的汗毛绞扯干净,意即这一去就不再是毛头姑娘了,并教给姑娘一些新婚知识。出嫁当日,姑娘早早起来洗漱后,婶娘和嫂嫂们就帮她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部换上男方家拿来的嫁衣、嫁鞋等,着装好后坐在床沿上,就再也不能中踩地和触摸娘家的任何东西了,侗家人以为那样会带走娘家的依禄。

  出闺发亲时,鞭炮阵阵、唢呐齐鸣,嫁姑娘由其哥、弟或其他亲人背上花轿,在背出门时,男方家去的一女迎亲客要把红伞打开撑在嫁姑娘的头顶遮着上轿。女方家派的男女送亲客(即房客)分别骑马与坐棚轿护送,男方的迎亲客提马灯领路,吹鼓师、抬嫁奁人等一行迎送亲队伍喜洋洋地出发了。

  迎亲队伍来到男方家大门前时,要暂时停轿举行“回喜神”仪式。回喜神时,男方家在大门前设张桌子,摇上供品、燃烧香纸,由一先生抓一只大雄公鸡,站在一边面对新娘的轿子念一些祈福等等的话,随即把鸡杀了,将鸡血围着轿子滴洒一圈后,把鸡从新娘乘坐的轿子顶上抛甩过去。接着新郎前往轿子边背新娘在屋门口跨过一盆火(避邪之意)才进屋,迎亲客同样撑着红伞在新娘头上遮着,在新娘进屋时,新郎的父母要暂时敝开不要见着面,说是免得今后顶嘴不合。进屋后由圆亲婆(请命好会说的女人当)迎新娘入房更衣洗漱,引领新郎新娘拜花烛,喝“合卺酒”,给一对新人吃团圆粑,接着圆亲婆向送亲客讨要新娘的嫁奁钥匙,用新娘的嫁妆棉被给新郎新娘铺新床。圆亲婆一边铺一边在床上洒些豆子、花生等、一边讲些“豆子上床,儿孙满堂”、“新床新被窝,睡着热和和,生个大满崽,全家乐呵呵”等诙谐吉利的话。接着一对新人到中堂“拜堂”。

  侗家结婚喜宴请客三天(叫吃结婚膀酒。因为侗家是红喜酒上膀,白喜酒不上膀),新郎新娘也要拜三天。第一天的酒宴叫“迎驾酒”,迎接房客(送亲客)和新娘的到来;新郎新娘第一天就是拜堂。晚上闹新房,年青人向新郎新娘讨糖吃讨烟抽,说些押韵诙谐,欢笑吉利的“四言八句”取乐,如:“走进洞房、来看新娘,宾朋满座、喜气洋洋,红罗帐内、一对鸳鸯,郎才女貌、细诉衷肠,珠联璧合、地久天长,早生贵子、家发财旺!”。第二天的宴席叫“正酒”,即结婚喜酒,男方的至亲长辈和媒人要单独安排席位,开席前新娘子给一些至亲和男方的全家敬送自己做的“长辈鞋”与“满屋鞋”,向长辈敬茶,长辈鞋是给至亲中的长辈和媒人,满屋鞋是给男方全家的每一个人,由圆亲婆一起转给婆婆妈,婆婆妈打发一个红包,长辈们以打发茶钱的方式一并表示了。然后一对新人向其他客人敬茶上点心,客人喝茶后要向茶盘里放“茶钱”,茶钱多少不定,也要看和主人家的亲疏关系;这天是叔伯或兄长领着一对新人拜亲友,受拜的人要打发新娘子“拜钱”。第三天的宴席叫“起马酒”,为房客饯行;这天是圆亲婆带领新娘子在姑娘客的陪同下拜访寨邻。在这三天里,房客(送亲客)是座上宾,有专人相陪,坐席时男女房客不能同坐一桌,要是房客未入席,就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得开席,更不能得罪房客,在当地有“三天房客当知府”的说法。再就是舅父舅母、媒公媒婆倍受尊重,以感木本之情,谢月老之恩。三天届满,房客回程,男方打发每人一件衣服等物品,新郎新娘送行,并带一桌酒席的主菜到岳父家,也就是嫁姑娘“回门”。

  侗族新婚习俗

  恋爱:

  侗家男女青年性格开放,喜欢唱歌,有着传统的谈情说爱方式。男女之间通过赶集“抢带子”和“赶坳对歌”互相了不解,女方如看中男方,就把随身的一件小礼物送给男方,称“送带子”,作为交上朋友的依据。从而约定日子,通过“玩山”或叫游“花园”,互相对歌谈爱,加深了解和增强感情,由朋友变成情人。直到双方都认为对方可以信赖,愿意结为良缘,男方再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

  玩山,即男女双方共同选定日期和地点,进行思想探测和感情交流。时间一般选文王掌推算的“燕子飞去又飞回”的夜晚,即“开”日或“成”日,地点一般选在离女方寨子不远的山上,细草坪或溪边,风景优美而又比较隐蔽的地方。玩山很讲文明礼貌和规矩,双方必须邀至少二人以上的朋友陪伴。在约会的地点或三岔路口做有标记或打草标,确定在一定的位置。一般女方先到,放好标记后就在附近的树林里躲藏起来,男朋友如约而至,他们一路吹木叶或学鸟叫,装着悠闲自在的样子,边走边寻找女友留下的标。找到标记后认定女友已到,就高兴的唱起邀请歌,请女朋友出来。女朋友听到是自己约定的朋友声音,才唱歌出林,然后互相请坐。玩出对歌一般不准男女坐一堆,应相隔一丈远以上。很少对话,约定下次会面的日子或确定双方爱情的程度完全用歌表达。约会到三次,朋友进化成恋人。女方带粑,男方带糖供宵夜用,感情逐步加深。通过一年半载的“玩山”,了解到一定程度,恋爱成熟,两厢情愿,男方才可托媒到女方家说亲。

  说亲:

  今称“求婚”,实则为男方托媒人带礼物(糖果)到女方家求亲。若女方家同意就收下礼物,若不同意则婉言谢绝。如果家中不答应,而女方和男方生死在一起,男方家会请媒人第二次到女方家说亲;女子主动请支持她的族里人去跟父母做工作。女子当面接糖果交给父母,大部分父母只好依从。这样,说亲就算成功了。

  相亲:

  又称“看屋”。婚姻是人一辈子的终身大事,马虎不得。特别是女方,为防止男方花言巧语的诱惑而上当受骗,要对男方进行全面查访、衡量门户、比较人品,落实言行是否一致。女方在姑嫂和婶婶的陪同下到男方家走一趟以探虚实,因为她们有眼力和经验。此行极为关键,弄不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男方早有思想准备,多方迎合,家里扫得干干净净,并设宴款侍。女方通过亲眼察看,便与姑嫂和婶婶商量,思想统一后,如女方满意便入席吃饭,并接受男女的馈赠。不满意,无论路程多远,滴水不喝即转身回程。

  煮小篮子:

  相亲后,男方这时要准备一桌酒菜和礼物,由媒人、家族长辈和兄弟一起去女方认亲。女方把很亲近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妹请来,双方介绍相认,说明来意,得到女方家人的认可,称“开口礼”。同时征求女方父母意见确定煮大篮子的日期。

  煮大篮子:

  叫“讨八字”,又叫“定婚”。这天可热闹了。一般男方要杀一头猪(备八桌酒菜的肉)、一担酒、两斗米、一担“家媒酒菜”、一担开礼的肉和糖、鞭炮等,还要送去4至8件衣料,同时备有一份“鸾书”,“鸾书”上写有男方年庚,到了女方寨子开始放鞭炮,要让全寨的人都知道今天某家女孩定婚。这时,女方的家族老少、亲戚朋友,早已在家门口迎候,放炮迎接。开始操办酒席。酒席过后,男方拿出“鸾书”,文房四宝,放在桌子上,请女方哥哥或弟弟,堂兄提笔,把女方的年庚写在“鸾书”上,男为干、女为坤。这叫“合八字”、也叫“发八字”,写完,兄弟还要讲几句吉语祝贺。男方叩头拜谢用茶盘接过“鸾书”。从此定为亲家,女方就是男方的人了。第二天或第三天酒醉饭饱回家,相互来往也慢慢的多起不。

  报日子:

  煮大篮子定亲后,男方拿着双方的年庚八字找预测先生择定结婚日子。由媒人拿着结婚吉日“课单”(上面写有成亲日子时辰)和礼物到女方家通知成亲的具体日期,同时把“花园酒钱”交给女方的父母,叫“报日子”。

  哭嫁:

  侗族婚礼隆重而有特色,当成亲吉日选定后,姑娘在出嫁前就开始“哭嫁”。一到晚上,寨上姑娘们就去陪嫁(伴嫁),互相用歌倾诉情怀。嫁娘(新娘)唱的多是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离别之情,姑娘们唱的多是对嫁娘的祝福和思念。嫁歌音调低沉,如诉如泣,情真意切,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在场的人们也难免要流下串串热泪。尤其是屈从父母的嫁娘,心想要与心上人永远离别,歌词更加辈切,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哭嫁人。如果恋人在场(部分地区允许恋人在女方出嫁前见面),但家里人必加提防,不使意外发生。男方在婚前几天就要作好新房布置及洒席等准备。 推荐阅读:关于塔塔尔族的结婚习俗

  湖南侗族婚嫁习俗

  湖南侗族婚姻,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他人说合,都得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得到女方父母应允,才择日完娶,也有青年摒弃“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规而自由结合,婚后再给女方父母道歉认亲,个别甚至与家庭决裂。

  侗家男女青年性格开放,喜欢唱歌,有着传统的谈情说爱方式。男女之间通过赶集“抢带子”和“赶坳歌”,互相了解,如看中男方,就把随身带的小礼物送给男方,称“送带子”,作为交友的依据,从而约定日子。通过“玩山”,互相对歌谈爱,加深了解和增强感情,由朋友变成恋人,直到双方认可,愿意结为良缘,男方再托媒人到女方说亲。玩山很讲文明礼貌和规矩,双方邀请二人以上的朋友陪伴,与苗族一样,在幽会地点或三岔路口做有标记,确定位置。一般女方先到,放好标记就在附近树林躲藏。男友如约而至,他们一路吹木叶或学鸟叫,装着悠闲自在的样子,边走边寻找女友留下的标记。找到标记后认定女友已到,就高兴的唱起邀请歌,请女友出来。女友听到是自己约定的男友声音,才唱歌出林,然后互相请坐。玩山对歌一般不准男女坐一堆,距离一丈远,很少对话,约定下次会面日子或确定双方爱情程度完全用歌表达。约会三次,朋友进化成恋人,女方就带粑,男方带糖,供宵夜合用,加深感情。通过一年半载“玩山”,恋爱成熟,两厢情愿,男方才可托媒到女方说亲。说亲今称“求婚”。若女方同意就收下礼物,不同意则婉言谢绝。如果家中不答应,而女方和男方生死在一起,男方会请媒人第二次到女方求情。女子当面接糖果交给父母,大部分父母只好依从。相亲后,男方要准备一桌酒菜和礼物,由媒人、家族长辈和兄弟一起去女方认亲。女方把很亲近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妹请来,双方介绍相认,说明来意,得到女方家人认可,称“开口礼”。同时征求女方父母意见确定结婚日期,民间叫“讨八字”,又叫“定婚”,喝“定婚酒”,男方要杀一头猪,备八桌酒菜、一担酒、两斗米、一担“家媒酒菜”、一担开礼的肉和糖、鞭炮等,送四至八件衣料,同时备有一份“鸾书”,“鸾书”上写有男方年庚,到女方寨子开始放鞭炮,让全寨人都知道今天某家女孩定婚。男方得到双方年庚八字,便找预测先生择定结婚日子,由媒人拿着结婚吉日“课单”和礼物,到女方家通知成亲日期,同时把“花园酒钱”交给女方父母,叫“报日子”。这种过程,与汉族、苗族差不多。

  侗族婚礼隆重而有特色,当成亲吉日选定后,姑娘在出嫁前就开始“哭嫁”。一到晚上,寨上姑娘就去陪嫁,互相用歌倾诉情怀。新娘唱的多是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离别之情,陪嫁姑娘唱的多是对新娘的祝福和思念。新娘出嫁当天,新郎家要派出十多人的迎亲队伍到新娘家接亲。女方待迎亲队伍到达屋边时,便将大门掩上,以歌盘问。如“官亲郎”对答不出,就不得从大门而入,但迎亲队伍中有熟练的歌手,是不会被拦住的。进到新娘家后,便享受丰盛的酒肉款待。当晚,举行歌会,称“嫁歌”,伴嫁的男女青年可以嬉戏“官亲郎”,用锅底灰拌水抹“官亲郎”的脸等,以试探其机敏和歌才。嫁歌往往都是一唱一和,对答如流,歌声不断到通宵达旦。新娘卯时出门,新娘在“官亲郎”和“皇客”簇拥下,穿着“露水衣”,顶着布伞上路。出大门时,由其兄弟背过门槛上花轿。“女官亲”提着火把或马灯走在前面,唢呐在后,紧跟新娘和皇客,一路上吹吹打打,迎亲队伍十分壮观。

  当迎亲队伍行至新郎家门时,男方全家都要回避,叫“躲喜”。新娘进门时刻,新郎家的亲人却悄悄躲藏起来,躲在神秘而隐蔽的地方。按照侗家习俗,男方父母和新郎不能过早和新娘见面。认为新人过门时年青气盛,如果过早见面,一来冲了喜气,对新人不利,二来新人与公婆过早见面,以后公媳、婆媳之间会发生口角,伤一家和气。新郎和新娘过早见面,会感情平淡,阴阳相冲。只要躲过一阵喜气临门的高潮,就会化解矛盾,洪福齐天。

  新娘来到大门前,由接亲婆上前收合布伞,启开轿门,将新娘和皇客迎进中堂,打一盆热水给新娘洗脸。换上男方备好的新装,待皇客吃完甜酒油茶,迎新娘和女皇客进洞房挂帐子,取出娘家送的被子铺床,讲吉语祝福“天长地久,早生贵子”。挂好帐子,全家人便和新娘皇客见面。拜堂完毕,新娘进入洞房。当晚,大摆宴席款待宾客,酒歌唱到天明。男家众亲一般要设宴三天,第一天为“迎亲下马酒”,第二天为“家族迎亲酒”,第三天为“皇客上马酒”。三天酒宴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女皇客相陪。宴毕,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转脚”,在娘家住一宿,第二天回到婆家,炖一个猪肚子共餐,叫“合肚”,象征全家和睦团结。当夜新婚夫妻方可入洞房,共度蜜月。推荐阅读:关于赫哲族的结婚习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